文/图 黑龙江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陈晓光 马猛
在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的办公室里,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院长陈柯正带领科研人员,用最新的BIM技术替代曾经枯燥的图纸、量尺,实现设计的技术升级,带上VR眼镜就可以身临其境地走在设计好的公路上。设计之变只是黑龙江交通跨越发展的一个注脚。40年来,黑龙江省不断完善三大路网体系,技术工艺紧跟前沿步伐,黑龙江公路实现了从线到网、从慢到快、从人海战术到全机械化的飞跃。公路的嬗变提升着人们出行的幸福指数,前进的车轮迸发出时代的进步强音。
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只有国道和省道。由于汽车级别不高,跑不出速度,经常可以看到各种马车、牛车、人力非机动车和少数机动车混行的场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根据交通运输量,重新细分了公路的投入,从单一的国省道增加到国家级高速公路、省级高速公路、普通国道、普通省道四种类型。
田林,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处长,作为曾在建设一线工作的交通人,他对交通的发展历程记忆犹新。“在黑龙江省的交通史中,不能不提的是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田林说,为了使哈尔滨江南、江北之间的出行更加顺畅,1983年至1986年间,黑龙江省交通厅举全厅之力,建设了松花江公路大桥。这是建国以来,黑龙江省新建的第一座跨越松花江的特大型公路桥。大桥建好后,独特的剪刀造型让人们眼前一亮,也成为了哈尔滨最重要的地标,并获得了鲁班奖。“无论是技术难度、工程规模、管理团队,在当时都是全国先进水平。”田林说。
经过这次建设,黑龙江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开始逐步向高等级公路发力。56岁的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副院长刘国峰,曾参与设计了黑龙江省第一条高速公路。他告诉记者,20世纪90年代初,为提高公路运输效率,黑龙江省开始启动高速公路建设。1992年,开工建设了哈尔滨至阿城全封闭、全立交四车道的一级汽车专用公路,它具备了高速公路主要功能,成为省内高速公路的雏形。
1997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哈尔滨至大庆二级汽车专用公路扩建成高速公路项目启动,这也是黑龙江省境内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为做好设计,我们吃住在野外,条件特别艰苦,技术手段和现在没法比,全靠人工拿着皮尺、花杆,每50米测量一次,但大家一想到这是黑龙江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干劲儿特别足!”刘国峰对记者说。
虽然已经过去几十年,但肇东市安民乡大榆村70岁的姜喜德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时的场面。“村里的人都去路边看热闹了,就想看看高速公路是什么样,确实又宽又平,车开得也快。”姜喜德回忆道。
除了宽阔平坦,哈大高速公路更大的意义是提高了运输效率、带动了经济发展。刘国峰说,哈尔滨到大庆只有100多公里,过去早上从哈尔滨出发,中午要在昌五镇吃顿饭,下午两三点才能到大庆,哈大高速公路通车后,只要1个多小时就可以抵达。与此同时,周边的节点城市,像安达、肇东等地,都开始调整城市布局,将经济开发区向高速公路方向靠拢。
自此,黑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正式起步。
田林告诉记者,哈大高速公路建成后,黑龙江省相继开工建设了哈尔滨至拉林河、哈尔滨至绥化、哈尔滨至佳木斯、哈尔滨至牡丹江等一批高速公路。到2007年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044公里,全省13个市(地) 中哈尔滨、大庆、绥化、佳木斯、鹤岗、牡丹江6个市通高速公路。
2008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出了公路建设“三年决战”的重大战略部署,决定用3年多时间,建设高速公路3042公里,全省高速公路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截至2011年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100亿元,相当于建国以来省内公路建设投资的总和。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300公里,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到2017年年底,黑龙江省高速公路4512公里,覆盖除加格达奇外的12个市(地)和36个县(市),形成与吉林、内蒙古等相邻省区临省的6条省级高速公里通道,连通了绥芬河、同江、抚远、黑河等国家一类口岸,连接了五大连池、亚布力、镜泊湖、兴凯湖等重点景区,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覆盖除加格达奇、黑河以外市(地)的3小时经济圈。
6月14日,“工匠杯”全省普通干线公路养护技能大赛在尚志市举行,养路工人们以工匠精神迎接黑龙江省第25届养路工人节。比赛现场,看着四通八达的国省干线,黑龙江省公路局(现已改革为“黑龙江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养护处处长季井满感慨良多。
回首黑龙江省交通发展历程,国省干线注定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之一。40年前,黑龙江省有国省干线6700多公里,道路等级多是三级路、四级路,甚至是等外路。
“春天翻浆,夏天水毁,冬天雪阻。那时候国省干线以砂石路居多,还有部分渣油路,夏天太阳照在路上,渣油容易晒化,人走上去直粘脚,汽车时速到60公里就要‘飞’了。”提到过去,季井满记忆尤深。
组图:黑龙江第25届养路工人节技能比武现场
1995年,“网化工程建设”正式启动。从1995年到2005年的10年间,大规模的路网改造、等级提高,让黑龙江国省干线得到了跨越式发展。2008年,随着全省公路建设“三年决战”启动,国省干线建设再获突破。到2011年年底,国省干线路面铺装率达到89%。
“现在我省的国省干线已经超过2.79万公里。道路的等级也以一级、二级、三级为主,从哈尔滨出发到任何地市级城市都可以当天到达。养护能力的提高,大型设备的使用,天气不好就放杆禁行的现象已成为过去。”季井满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也加大了服务“一带一路”国省干线的建设。
2003年,黑龙江省公路局时任总工程师王牧和建设队伍来到饶河时,对俄口岸只有一条汽车压出的路。虽然道路不长,但由于都是沼泽地,山多取土难,工程进行了三年,“以前车经常陷进土里,路建完后,笔直崭新的公路直接连到口岸边检大厅,俄罗斯车辆明显增加了。"王牧说。
在建设饶河口岸公路的同时,跨境通道正助力黑龙江稳步迈向对俄发展前沿。
2016年12月24日,历经28年筹建的中俄首座跨黑龙江公路桥——黑河至布拉戈维申斯克黑龙江大桥正式开工。大桥建设项目从黑河市长发屯跨越黑龙江,终点位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布哈公路,路线全长19.9公里,是我国北方高纬度寒冷地区第一座斜拉桥。大桥建设确定了中俄双方成立合资公司、由省州政府与合资公司签订特许合同的新模式,由合资公司负责大桥的统一设计、同步建设、共同运营。截至2018年6月末,中俄双方境内工程进展顺利,中方境内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俄方境内工程累计完成投资8.3亿元。大桥整体累计完成投资11.5亿元,占总投资的47%。大桥预计2019年10月交工通车。黑龙江大桥项目总经理黄云涌告诉记者,黑龙江大桥建成后,将形成新的国际公路大通道。同时,中俄双方还将建立临桥、临港经济区,通过大桥国际共管段形成跨境经济合作区,加快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东宁、洛古河两座界河桥也在积极推进中,建立了中俄定期会晤工作机制,成立了双方联合工作组,形成了建桥协定草案,以及建桥模式、融资方式等关键内容。
1991年,巴彦县天增镇时任副镇长的王广瑞要到天增镇庆盛村去了解农业生产情况。由于刚刚下过雨,泥泞的田间道让王广瑞的自行车胎沾满了泥巴,无奈之下,只能推着车子走着去,20公里的乡间路,他走了7个多小时。
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农村公路建设在全国一直处于落后地位,多数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路面状况差,通达、通畅水平低。到2003年年底,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3.3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97万公里,沥青水泥路4492公里,路面硬化率只有13.6%。
为尽快改变落后状况,从2003年开始,黑龙江省克服底子薄、基础差、里程长等不利条件,抢抓国家加快发展农村公路的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
经过10多年的集中建设,全省农村公路路网规模持续扩大,通达深度、覆盖广度稳步提高,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三农”成效进一步突出,农村公路成为全省三大路网的重要组成和基础支撑,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亮点。
如今已是黑龙江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计划处副处长的王广瑞,经常会想起当年走着下乡的往事,但更多的是感叹农村公路的变化之大、之快。
据介绍,到2017年年底,黑龙江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1.9万公里,较2003年新增8.6万公里,增长2.6倍。全省等级农村公路达到10.3万公里,比2003年增加7万公里;沥青水泥路8.52万公里,比2003年增加8.1万公里,路面硬化率由2003年的13.6%提高到71.4%。全省931个乡镇和9121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畅,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制村通畅目标,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公路通,百业兴。王广瑞说,农村公路的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没有公路,农产品就无法进入市场。路好了,农产品也卖上了好价钱。农村公路通达程度的不断提高,增强了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拉近了农村与市场中心的距离,农业成本特别是运输成本降低,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2018年黑龙江全省交通建设投资180亿元,已开工4个高速公路项目,其中京哈高速哈尔滨段拟进行扩容,从现在的双向四车道扩容至双向八车道。
凭借着不断升级的设计水平,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已经获得了安徽、广西、新疆、内蒙古等外省区的设计订单;节假日里,王广瑞也会开车到农村去看看,整洁的硬化路面、不时驶过的汽车,让他惊叹而兴奋;田林他们早已开始规划未来黑龙江省的路网结构,“两环、八射、六横、六纵”的省域高速公路网将助力龙江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40年来,黑龙龙江交通实现着跨越发展,并不断为黑龙江省经济注入源源活力,而下一个10年又会是怎样呢,他们已经开始期待。
黑龙江省公路科学研究院针对省高速公路养护维修现状,开展了《黑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规划决策方案研究》。
黑龙江省设计院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体系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