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飞
(常州市武进区淹城初级中学,江苏常州 213000)
众所周知,化学这门学科起源于实验,发展于实验,成就于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是化学知识的主要源泉和洞察化学世界的窗口,化学概念、定律和理论大都是在化学实验中试验、研究和发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基础的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而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是化学实验,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开展化学实验研究。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我市在中考化学学科测试中增加了实验操作考试。这不仅使化学学科考试更加贴近素质教育,而且对普及实验教学也是一种促进。近年来我市的实验操作考试进行得比较顺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就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改革发表一点个人看法。
这些年本市在中考中已经加入了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的题目,而且有逐渐加重比例的趋势。并已经连续开展多年的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希望借此促进化学学科中实验教学的开展,促进各校的实验设施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实验能力的全面提高。实施过程中却有违初衷,被人诟病,流于形式走过场,华而不实,叫好不叫座,这就使化学实验能力操作考试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个中原因本人经调查和分析大致为有以下几点:
实验操作考查一般为中考前2个月,适逢学生的英语人机对话考试以及体育中考,时间非常紧迫。因而各校在分析近几年实验操作考试具体操作方法后,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临考集训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验,而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应的变成背实验步骤,背实验结论,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这已成为一种有效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考试成绩的方法。与此同时部分学校平时却将大部分实验内容削减,只要不是考查范围的实验就不开,一切围绕考查的实验在进行反复的强化,使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了厌倦感,完全成为另类的应试教育。
对于实验操作考试方法,现行的实验操作考查试题根本无保密性可言,这也就造成实验操作考试只可能是验证性,重复性实验,无法真正有效地考察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强弱。实验能力绝不仅仅是规范的操作习惯、基本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所能涵盖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同样可以取得高分,可他对实验原理,实验的设计等等同样一无所知,这样的考试与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完全是背道而驰。
我市在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早早固定了试题范围,并且印制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发给学生。学生在本校内进行考核,且本校教师监考,考核结果分“合格”和“不合格”两个标准。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过关,除去极个别情况。这样也带来一些消极的东西,即让实验考试流于形式,名存实亡。学校不重视,教师不重视。大部分学生也认为,实验考查是走过场,从来没人“不合格”,最多只要考前突击一下就可以了。很多学生放松了平时实验素养的养成,甚至一些对实验有较高兴趣的学生也在这样的考试结果中变得平庸,因此这种考试评价方式对优秀实验素养的学生是不具有激励性的。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是化学知识的源泉和洞察化学世界的窗口。人们的许多化学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化学实验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对学生创设情景、拓展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化学思维习惯。我们不是为考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是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听教师讲授,能够记住10%-20%;学生如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够记住30%;如果学生既能听教师讲,又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50%;如果学生看到实物或现象,自己又描述过,便能记往70%;如果学生既动手做过,又描述过,则能记住90%。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又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最后自己归纳出化学概念和规律。显然,这样的学习过程属于上面所说的最后一种情况。可见,经历实验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实验,能够对化学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化学概念和规律。那么在这里学习的就不是知识,更重要的学习了这种探索事实根本的方法——实验。
目前,学生普遍感到化学“难学、没劲”,其原因之一就是化学教学中缺乏实验。课程标准不再硬性划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出发点是给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留有一定的空间。常州地区使用的沪教版教材设计的学生自主完成的“活动与探究”有60项,比旧人教版教材中安排的学生实验高出近6倍,学生自主实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但从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因为没有硬性标准,实验基本都是靠演示实验来完成,学生实验反而比以前少了许多。而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他们非常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如日本初中化学的课时数只有75课时,但安排的学生实验却有20个,演示实验有130个,并且绝大多数都是研究性实验,基本形成以实验为中心的课堂体系。可见,他们的学生在实验方面得到训练和能力培养比我国的学生多得多,他们学生的实验心理素质比我国中学生强。因此,在当前我国中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我们对化学实验教学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因此实验的操作考核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近年来中考化学试卷对实验的考查,已从简单的背诵实验知识转向考查对实验的思想、原理、方法的理解上,重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而实验题的失分率是最高,尤其是探究性创新实验题。这就恰恰反映了目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弱化甚至取缔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无疑都是因噎废食。因此有必要深化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进一步革新实验操作考试方法,改变现在实验操作考试重复性,低层次特点,让实验考试真实考察出学生实验能力。
另外实验操作考试可以提高学校、教师、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实验操作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给实验教学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主动、自觉地开展实验教学提供了条件。通过实验操作考试,有效地推动了“重理论轻实验操作”的旧的教学观念的转变,促使教学或革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手段,加大实验教学力度。
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应该:了解实验目的,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化学大师所做的化学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探索知识。
中学化学实验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对知识的正确与否加以验证,巩固和加深对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认识。但是,对学生在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方面不能得到锻炼,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化学规律的能力而探索性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到的作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真理的探索比占有更加宝贵”。
因此,在考查中可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变为探索性的实验。要尽量再现实验的设计过程,让学生用实验探索和理论探研两种方法自我进行推证,在推证过程中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对核定的研究对象、成立条件、使用范围、注意事项搞得一清二楚。让学生由学知识变为主动探索自然规律,对知识学得更扎实更牢固,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
首先,彻底改革化学学科中考命题的形式,将化学学科命题分为笔试与实验两大部分,都由市教育部门统一组织与考核,像英语人机对话考试或体育中考一样,不断规范考核工作过程,力求做到客观、公平、公正。不再有走过场的仪式感,而是实实在在总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当然,要保证实验考核的公平公正,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为了国家的科学发展,为了学生的人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一点投入是应该的,相对于常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可以做到的。
其次,在制订实验内容时应综合考虑,尤其是应该考虑到化学的真实和有用,综合命题才是实验考查的总体方向。以生活中的素材为实验考察内容,如“粗盐提纯”,可以考查固体的取用和溶解、液体的取用,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同时,试题应更多关注个体自主选择性,可以给考生2-3个可供选择的实验内容,由他根据实验器材状况、自身实验设计的情况进行选择确定。一般设计一组三个实验,三个实验的难度系数相当,他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进行选择。例如气体制取中,设计"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可以提供U型管、带孔塑料板、玻璃纤维、漏斗、破试管、单孔或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小试管等,让学生在自主的情况下自由发挥。这样的考试形式难度大,但是学生的创造性将会得到极大的调动。
真正的实验操作考试应该是兼顾实验思想、实验能力、动手熟练度、真实场景中的驾驭能力于一身的考试。只有规范和改革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才能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