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楷模都贵玛 情系草原爱无疆

2019-01-08 16:58本刊编辑部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9年10期
关键词:楷模孤儿牧民

国家荣誉称号,是国家最高荣誉,授予在经济、社会、国防、外交、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领域各行业作出重大贡献、享有崇高声誉的杰出人士。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都贵玛“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她是我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人。都贵玛是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牧民。20世纪60年代初,年仅18岁的都贵玛承担了28名上海孤儿的养育任务,用半个世纪的真情付出诠释了大爱无疆,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都贵玛自学蒙医药和妇产科知识,先后挽救了40多位年轻母亲的生命,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母爱无声,抚养28名上海孤儿

20世纪60年代,我国连续3年遭受自然灾害,全国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粮荒。在江浙一代的农村受灾地区,许多家庭将幼年子女遗弃到上海等大城市,上海孤儿院收留了比正常年份多几倍的弃婴。但由于食品严重不足,一些孤儿因营养不良患病甚至夭折。在周恩来总理和乌兰夫同志的安排下,3000多名上海孤儿被送到内蒙古大草原。这些“国家的孩子”经过严格的体检、治疗后,先后被送进各盟市的保育院照料,等他们逐渐适应了内蒙古的气候环境,习惯了当地的水土、饮食后,再由牧民领回自己家。

1960年的一天,牧羊姑娘都贵玛被招进内蒙古四子王旗临时建立的保育院工作。那一年,她18岁,尚未成家就负责抚养旗里刚刚接收到的28名上海孤儿,成为这些孩子的额吉。

“当时28个孩子中最小的刚刚满月,最大的才6岁。他们就像嗷嗷待哺的小羔羊,等待着草原宽广的胸怀去接纳。我负责照顾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可抱孩子、喂奶、换尿布这些事儿我都不会,只能一点一点地学。”都贵玛说。这个未婚姑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孩子们照顾得很好。

都贵玛也是一个孤儿,她4岁那年父母就去世了,由姨妈带大,因此都贵玛对这些孤儿有着特殊的感情。“按照我们蒙古族的传统,我给他们穿上新衣服,意味着这些孤儿将在草原上重获新生。”这些上海孤儿没有一个因病致残,更无一人夭折,在那个缺医少药又经常挨饿的年月,这是一个奇迹。

“为了让这些南方来的孩子逐步适应草原生活,先在旗里集中抚养6个多月,又在苏木集中抚养9个月,然后才让牧民接回自己的蒙古包。”都贵玛回忆,每养壮或养大一个孩子,别人就接走一个,她经历了28次痛苦离别。她将这些孩子抚养大,自己却是孑身一人,但是她说:“母爱让我的生命变得充实而幸福。”

勤奋努力,成为妇产科名医

都贵玛家所在的杜尔伯特草原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不少牧民年过半百就已疾病缠身,而分娩更是横亘在当地妇女面前的一道“鬼门关”。

1974年,都贵玛遵循自己的意愿,率先参加了旗医院的学习培训。接受现代医学知识对于文化基础极差的都贵玛来说,远比战暴雪、斗狂风困难得多、艰辛得多。别人一天学会的东西,她得花费2天甚至更长时间,她一边放牧一边学习,把方圆百公里内的妇科大夫请教了个遍。

功夫不负有心人,都贵玛逐步掌握了一套在简陋条件下接产的独特方法。十几年来,她先后挽救了40多位年轻母亲的生命,成为当地妇女心中的“保护神”,得到了群众的衷心爱戴。

寒来暑往,都贵玛已年逾古稀,但她在岁月中愈积愈深的博爱情怀从未改变。

关注蒙医药,推动蒙医药传承

蒙医药学是蒙古民族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原创医学。

内蒙古地区农牧民生活环境相对较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导致妇女疑难杂症较多,诊疗比较困难。都贵玛向当地人取经,学习了解蒙医的相关知识,在简陋的条件下尽力救治年轻产妇,逐渐积累了自己的治疗方法。

身为内蒙古人,都贵玛时刻关注蒙医药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她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地区医疗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关注草原乡亲的身体健康,关心当地医疗水平的提高。

面对“人民楷模”这一国家荣誉,都贵玛老人说:“我这辈子做的这些事情,其实都是我应该做的,党和国家给了我荣誉,我非常荣幸。人的一生总有忙不完的事情,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

猜你喜欢
楷模孤儿牧民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商人买马
完美楷模
【时代楷模】
孤儿
孤儿也感到好幸福
爱国奉献的楷模
孤儿在这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