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辉
(丹东市第一医院120急救中心,辽宁 丹东 118000)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起病急,病情凶险,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导致患者的残废甚至死亡。因此,患者入院后的急诊护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1]。本研究旨在探讨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病患中的抢救效果,以期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
1.1 研究对象: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64例。病例的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均经MRI、CT检查确诊,发病时间在5 h以内。病例的排除标准:排除近3个月内由脑梗死病史者,排除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梗死后渗血、脑实质出血等患者,排除合并有恶性肿瘤、感染、自身免疫性病者。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60~80岁,平均(65.59±3.82)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60~80岁,平均(65.56±3.85)岁。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表示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1.2 方法: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及时予以吸氧、监测生命体征等护理。观察组施以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干预,具体如下:首先成立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神经内科医师、急诊医师、检验科医师、影像科医师、急诊护士等组成。研究前,首先对急诊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主要培训成员专业的急诊护理知识,并制定全程优化急诊流程。接到120电话后,在5 min内初诊,15 min内赶到现场,在去往发病现场的途中,医护人员应以电话的方式了解患者的情况,并指导患者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例如予以心理指导等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和恐惧感。到达患者现场后,首先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予以心电监护,同时予以低流量鼻导管吸氧处理,帮助临床医师采集患者的病史,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采集血液标本,遵医嘱用药。与此同时,及时安抚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待现场处理结束后及时转运至医院。在搬运的过程,主要动作要轻柔。在急救车上应保持患者处于仰卧位,并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注意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在医院的急诊医护人员一听到急诊车的声音应快速将平车推到急诊中心门口接诊,及时将患者推送到抢救室,并做好交接工作。由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急骤,患者极易出现不安、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在患者救治过程中进行全程心理疏导干预,并稳定好患者的情绪,增强患者的信心。若患者需进行溶栓治疗,应耐心的将溶栓的目的、方法及疗效告知患者,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做好溶栓手术器材器械的准备工作。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总时间、静脉采血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分析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P<0.05则表示统计结果有意义。
对照组的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总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分别为(2.54±0.31)min、(63.36±5.64)min、(9.75±1.15)min;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总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分别为(0.59±0.12)min、(36.64±2.56)min、(4.43±1.02)min;经t检验,观察组研究对象的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总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有P<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研究对象的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总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干预可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在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中,将接诊流程、网络系统、抢救流程、交接工作等均进行了优化,明确了急救小组各成员的分工,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减少了护理的盲目性,使护理操作更具针对性,有效提高了护理效果,有效缩短了急救时间,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2]。此外,在研究开始时首先加强患者的专业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使患者在急救时可作出及时、准确的诊断,从而有效协助了临床医师的急救,保障了患者得以及时抢救[3]。
综上所述,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干预可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