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立
中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卫生保健资源。在生命科学长足发展和人类回归自然的条件下,因中药在防病治病、康复保健中的功能作用得到国际社会的日益重视和认可,中药材及中药产品的国内外销售与日俱增,给中药材生产带来了新契机。为满足中药市场需求,近年来,许多地方利用林地空间与区域小气候,积极栽培林下中药材,促进了中药产业发展,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河南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适宜林下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多,加快林下中药材培育对于发展中医药事业、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河南自然条件优越。河南地处中原、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是我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年平均降水量477.8~1167.3毫米,年平均日照1468~2246.6小时,年无霜期207.9~271.7天,适宜多种植物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全省拥有中药材2733种,其中植物类达2299种。
2.中药材栽培历史悠久。河南是传统中药材生产大省,栽培历史悠久,中药种类和产量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3.可用林地面积较多。全省林业用地面积7530万亩,主要集中在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以及黄河故道区、黄泛区;其中农村集体林地6788万亩,家庭承包率71%,为发展林下中药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和制度保障。
4.具有药企开发依托。有宛西制药、豫博药业等数十家医药加工企业,开发加工能力强,可就近收购综合加工利用。山茱萸、杜仲、地黄等10多种中药材特色加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60多种中药材成为大宗中药材主流产品,生产规模及产品销量全国领先。
林下中药材生产的发展,不仅对中医药事业繁荣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且为山区、林区经济增添了活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林下中药材规模稳步增加。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在林下种植连翘、丹参、冬凌草、柴胡等有市场的中药材,既改善了土壤条件,同时又提高了林地利用率。全省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0.6万亩,年产值达42.8亿元。
二是林下中药材品牌意识增强。为提高林下中药材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各地树立品牌意识,鼓励创品牌、进行产地认证,形成了一批特色突出、品质优良的林下中药材,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林下中药材的综合效益。
三是林下中药材助农增收突出。利用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发展中药材已成为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选择。如南召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优势,实施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涉农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发展20多个地道中药材种植基地。同时,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110多家,入社社员2500多户,带动6000余农民实现稳定增收。
近年来,河南林下中药材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受培育基础、生产技术、市场因素等影响,存在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和扶持力度不够的问题。针对林下中药材生产中的问题,为促进全省林下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组织协调。发展林下中药材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增长点,是提高林地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的意见》和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河南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立足各地实际,把发展林下中药材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加强组织协调,制定实施方案,设立激励办法。林业、中医药等相关部门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加强发展规划、典型示范、产销预测、质量监管、市场流通等指导服务。
2.扩大基地建设。多年实践证明,发展林下中药材,需要建立基地,相对集中连片,这样才便于集约经营、科学管理、保证质量。依据我国药用植物的生产现状及市场需求变化,加强林下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在生产模式上,乔灌草相结合,草本和木本相结合,深根性与浅根性结合,一般药材和珍贵药材相结合,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股份制生产经营,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加强科技创新。开展产学研科技合作、协同创新。积极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对品质不优、效益较差的中药材,有计划进行更新改造。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采用优良品种、实行精细整地、合理密植、科学抚育等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缩短林下中药材生产周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加强优良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和实用技术推广,重视药用部位产量技术研究,推进林下中药材产品认证、产地保护和认证工作。
4.增加资金投入。积极协调利用农业、林业、科技等专项资金和基金,落实道地中药材种植以奖代补资金,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农民、企业和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争取财政、金融、税收等相关扶持政策,采取政策引导和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林下中药材发展。探索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林下中药材的政策和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采取股份制和承包、租赁等方式,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下中药材。同时,将林下中药材保险纳入农业保险试点统筹安排,降低林下中药材的生产经营风险。
5.完善服务体系。要发挥林业、卫生健康、中医药、科技等部门的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和业务技术优势,完善林下中药材生产的社会化服务,加强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质量管理、市场信息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指导,完善生产技术服务网络,构建生产信息服务平台,搞好与贮运、开发、加工、经销等组织企业的业务对接,提高林下中药材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