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澳门三大名园遗存的成因

2019-01-08 06:17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999078
大众文艺 2019年2期
关键词:唐家花园澳门

(澳门城市大学 创新设计学院 999078)

澳门,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岸,为岭南文化的南部区域,其现存园林有着岭南庭园的流派特色,又兼并了葡萄牙殖民时代的南欧风格,其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对后世研究澳门近现代园林、城市建设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所谓澳门的近现代园林,大致时间可以划分到鸦片战争(1840年)至今。岭南园林在澳门的发展与兼收殖民文化的延续,与澳门近现代的城市发展变迁的步伐是一致的。

经过调查研究澳门三大名园的历史发展,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属性特点、在现在的保存程度等,浅析得出其遗存的成因,引发出对历史文化遗产园林保护的思考,激发起大众对港澳地区近现代园林的关注。

一、澳门三大名园的历史发展

谈及澳门三大名园,一般指的便是唐家花园(唐丽泉花园)、张家花园(张仲球花园)和卢家花园(即现在的卢廉若公园,旧时又称娱园)。澳门的三大名园均建在近现代,主要是清末至民国时期,且最开始均为私人宅园。

唐家花园又名唐园,园主人为香山唐家湾俊彦、港澳著名富商唐丽泉,清朝末年时,他在望厦村农田菜地附近购买土地,用来建造花园和大宅,作为退休之后避世的居所。唐氏父子篆刻、书法作品在至今仍有收藏拍卖。但唐家花园现在已不复存在。

张家花园又名张园,园主人张仲球居士,为佛教冶开法师的皈依弟子,法名观圆。1891年,他曾与同宗族侄子观本法师(张寿波)在澳门创办了原生学堂,以教学认真、藏书丰富著称。园主人其它具体生平事迹至今记载不多。《澳门杂诗》曾提及到旧时的张园,张园内组织“陶社”诗会,众多文士常聚园中,“徵尚斋诗稿”有“题因树园图”:“结园三亩宽,百年乔木在,听夕相盘桓。有堂可载酒,有池可垂竿,茂林与修竹,畦菊兼畹兰,漾漾胃绿烟,凉碧生画寒。”不仅描绘出张园旧时花木繁多、池湖秀美,还表达出了当时文人雅士聚会于园中的场景。遗憾的是,张园至今也没有保存下来。

卢家花园在旧时又称娱园,在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被当时有“澳门第一代赌王”之称的富商卢华绍从龙田村的农田菜地购入用作私人花园,并由其长子卢廉若聘请香山造园家、书画艺术家刘兴谦设计,仿照苏州园林的特点来建造,但又融合了当时澳门受到葡萄牙殖民文化影响的南欧风格。其规模之大可谓是当时澳门私家园林之最。据考究,最初建园的园址为2.28公顷,属于岭南较大的园林,但现存的卢廉若公园据实际测量仅有1.13公顷,已不及当年一半的面积。现有可查资料之中,记载澳门三大名园的并不多,其主要属性特点见下表1。

表1-澳门三大名园基本概况

二、浅析澳门三大名园遗存的成因

纵观澳门近现代的园林发展历程,时间不长,不足两百年的时间内,所营建的并称为澳门三大名园在旧时均为富商或者有一定社会地位人士的私人宅园。然而能保留下来,供人游赏、探其历史文化内涵的却只剩下卢廉若公园了。

而在卢廉若公园的发展历史之中,也是曲折坎坷。当时的澳门还属于葡萄牙的殖民地,在卢华绍和其长子卢廉若先后去世的时间里,家道开始衰落,家产变卖,已无暇顾及卢家花园。1973年只好经由澳葡政府收购,修葺、整治之后成为“卢廉若公园”,并于次年9月对公众开放。虽然面积、景色已经无法跟当年的卢家花园园址相提并论,但卢廉若公园在澳门众多园林景观之中依然是有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因此也在1992年被评为“澳门新八景”之一。

回首时代更远一些的“澳门三大名园”中另外两园——唐家花园和张家花园,现存记载不多,多为园主家族后人经营不善,亏损钱财,不得已变卖家产,因此在时代的浪潮之中这些私家宅园被逐渐湮没,现世之中,后人只能从寥寥几笔的典籍整理资料、杂谈诗歌之中探寻其历史变迁与造园的艺术特色了。

反观保存较为完整的卢家花园,如果没有澳葡政府的修葺整治,估计我们今天也看不到在寸土寸金的澳门半岛闹市之中还有一处江南园林风格的公共园林,我们也无法领略体会到岭南园林在澳门是如何融合葡萄牙殖民所带来的南欧风格延续发展的,或许它的命运也会跟唐家花园、张家花园一样,均毁于一旦,被时代的浪潮冲击,仅留下寥寥几笔的史书描述与为数不多的书法篆刻珍藏品。

图1 卢廉若公园一景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三、浅谈当下对保护澳门历史名园力所能及的行径

对于目前已毁于一旦的澳门历史名园,我们无力去恢复其历史遗容,更多的是尽己之力,收集整理好相关资料,避免这种文化的断层。当然,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历史文化结合VR或者Sketch up和Lumion建立模拟的三维模型,进行更直观地展示其园林风格。

对于一个还在就读的学者而言,可以通过现存为数不多的园林里面,探寻其原本的造园背景和受到葡萄牙殖民影响下的风格流派演变,推敲出对岭南园林体系的历史影响,为以后的学者尽一丝绵薄之力来提供参考。

而作为高校的大学生,更应该出于对文化知识的保护,珍视我国的园林景观类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把这种近现代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文化更好地宣传开来,例如,可以通过历史名园实地考察结合高校实践教学的方法,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讲座、专题展览、摄影比赛、园林衍生的工作坊(如多肉、盆景的制作体验)等,让更多的人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了解到它的历史变迁和独具艺术特色的一面;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模式,结合城市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园林、历史学或者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教学,加深对其的学习研究,或投身到澳门现存的近现代园林仅存的古典园林相关管理机构的实践活动之中。

最后,也希望政府能加大对仅存的名园保护力度,加强对其的管理,提高对其修缮、整治环境等的资金投入,同时也可以尝试主办一些活动,唤起起市民对历史名园文化艺术的保护意识,带动起他们的参与度;更希望到访的游客可以在游览历史名园、感受其文化内涵的同时,能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文物,尽己之力去保护、传承园林文化。

猜你喜欢
唐家花园澳门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读书乐吟
为了你,我愿热爱整个世界
志怀高远
夜晚的花园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澳门回归日
网络作家唐家三少自传体小说新作出版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