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祁鹏
电视新闻节目具有时效性强、关注度高、影响大等特点。电视新闻节目要经过前期的拍摄以及后期的剪辑、配音、制作、包装、合成等一系列工作才能够正常播出。目前,电视新闻主要采用广播级或者专业级的高清摄像机(以下简称专业高清摄像机或摄像机)和数码单反、微单相机两种类型的设备对新闻现场进行拍摄。新闻现场不可再现的特殊性对新闻拍摄人员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拍摄过程中不能有大的差错。这就需要拍摄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在平时工作的过程中掌握摄像机和数码单反、微单相机在新闻拍摄过程中的优势与局限,掌握一定的使用技巧,以应对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的新闻拍摄任务。
现在很多数码单反、微单相机都具有高清以及4K视频拍摄功能,并且在便携性、景深、感光度、宽容度、价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很多影视作品都是用这类设备拍摄的,因为相对摄像机而言,它的机身、镜头以及拍摄附件都便宜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其拍摄的效果还好于摄像机,而且镜头群要比摄像机丰富得多,镜头表现力更为丰富,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能够取到大型摄像机无法取到的视角。其次,数码单反、微单相机机身、镜头不断升级之后,防抖和高感光度已经趋于成熟,出色的高感光度也让低照环境有了更多拍摄的可能,省了很多照明的需求。对相机的高画质镜头来说,它的优势更为明显,每支优秀的镜头在不同焦段上都有特别出色的表现,比如大光圈的控制让景深和色彩更趋近于商业视频。不过,对于电视新闻外采,还有一些纪录片、专题片拍摄以及体育类竞技项目的拍摄,广播级、专业级高清摄像机的优势还在,如瞬时的捕捉和成熟的摄录系统。尤其是摄像机17倍左右的变焦能力还是强于数码单反、微单相机。除此之外,在讯道类、转播类的录制中,广播级、专业级的高清摄像机还是目前市场上的主角。这也说明了摄像机的特长在于其“可靠性”与“可操控性”。因此,在拍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拍摄的内容来决定到底选择专业的摄像机还是数码单反、微单相机。
数码单反、微单相机不是摄像机,相对摄像机而言其在拍摄视频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需要使用者多加注意的问题。比如电池的续航问题,一般摄像机具备更长续航的电池电量,连续录制1-2个小时都属正常;而数码相机一般只具备1个小时以内的视频录制能力,且录制时间因自身发热、行业限制等因素,一般单次录制时间会限制在10-20分钟之间。虽然说数码单反、微单相机可以拍出浅景深的视频,但毕竟不是专门为视频拍摄而设计的,因此相在进行录像时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这也是感光组件在录像时的通病。当拍摄运动镜头、快速左右移动时,画面会出现一种波浪感,严重影响成像质量,因此在拍摄时移动镜头一定要缓慢,避免快速平移。而摄像机则没有这种现象。鉴于新闻现场是时刻变化且不可再现的,因此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跟拍记者更注重新闻拍摄的纪实性,聚焦和录制等工作往往需要同步进行,这就要求拍摄设备具有超强的可操控能力和可靠性。在可操控能力方面,摄像机能够快速适应复杂的环境,其参数控制迅速、有效。比如,摄像机上不同的滤镜就是为了适应复杂的光环境,迅速完成参数调整。数码单反、微单相机虽说体积小,但也有自己的缺陷,比如视频的设置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在25 帧/S,如果小于这个数值,拍摄出来的视频就会出现拖尾现象。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数码单反、微单虽然具备4K码流,但是很多电视台还没有配置大量的 4K视频编辑的设备,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后期编辑的时候进行转化。
综上所述,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拍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不同设备的性能特点以及其在新闻拍摄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以便在新闻拍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