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2019-01-07 06:26阳忠平李金刚吴配文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集约化水产养殖污水处理

阳忠平 李金刚 吴配文

摘 要 众所周知,集约化水产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但污水之中含有较多的有机微生物,因而如何对其进行处理,现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重点关注的课题。基于此,本文围绕集约化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技术展开详细分析,以具体分析物理、化学、物化结合技术做法为切入点,为我国水产养殖业更好实现养殖目标奠定基础。

关键词 集约化;水产养殖;污水处理

1 集约化水产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污水问题

一提到集约化水产养殖,最先想到的就是水产养殖过程密度较高的特点[1]。除此之外,集约化水产养殖过程中对养殖环境以及温度湿度也具备一定的标准。例如,在给鱼虾等养殖对象喂食高蛋白饲料后,这些鱼虾会产生一些排泄物沉淀于水中,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长时间过去这些排泄物就会逐渐溶解于水中,为水体带来一定的污染,进而影响到鱼虾等水产品的正常生长。

众所周知,大部分鱼虾等水生物适宜生长在水体溶氧值在每升3毫克到5毫克左右的水中。若水环境溶氧值低于每升3毫克,鱼虾类水生物则会出现倦怠,停止饮食等问题。而若水环境溶氧值低于每升0.8毫克,鱼虾类水生物就会死亡。目前,在我国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者对于此类问题的应对措施多表现为勤换水,殊不知此种做法不但治标不治本,反而还会浪费大量水资源,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2 浅析集约化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技术

2.1 物理处理

水产养殖污水物理处理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污水之中存在的漂浮物以及少量油脂分泌物,对水质和水量起到一定的优化与调节作用[2]。水产养殖污水物理处理技术凭借着较强的可操作性与便捷性,现已深受广大水产养殖者的喜爱与支持。在集约化水产养殖过程中,污水处理环节只要是对水体中鱼虾未食用的饵料以及排泄物进行清理,因而可以运用重力分离法这类物理处理技术对污水进行有效治理。

重力分离法可以细分为两部分,即上浮法与沉淀法。这两部分虽做法不一,但结果相同,都是借助水体中漂浮物在废水之中存在得密度差值,利用重力的物理原理,收集污水中的沉淀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针对此类方法,在实际操作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合理利用净化设备,其中包括上浮设备、沉降设备、沉沙池、浓缩池、隔油池以及气浮池等,做到设备与设备之间相互配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集约化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与水量在不同阶段会呈现出差异化的特点,结合这一特点应注重设置调节池。在水产养殖中,调节池的作用能够有效调节水质水量,对产生的污水进行及时处理。当水质环境PH值过大时,调节池能够及时进行感应,平衡水质酸碱度,改善水体之中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为水产养殖带来一定的帮助,同时也为污水物理处理技术提供先决条件。

2.2 化学处理

水产养殖污水化学处理技术,主要是基于物理处理无法彻底根除的基础上设立而来的。如水体中溶解物质交替无法运用物理技术去除,可以通过化学的手段,改善水质环境。可以说,化学处理技术是物理处理技术的进阶版本,二者之间存在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方面,当前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化学混凝技术能够使得水体之中存在的胶状物质凝结沉淀,然后再通过物理处理技术等手段进行根除。化学混凝技术主要通过在水体之中喷洒专用化学药剂,使得水体之中胶状物质失去稳定性,此种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水中的浑浊度,将污水之中的有机物质分离出来,改善水体环境[3]。

另一方面,臭氧水处理新技术还能对污水中酸碱度进行调节,主要手段是通过在水体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机理,杀灭水体中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菌微生物,将污水之中的有害物质彻底进行清除。在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过程中,臭氧水处理新技术是化学之中氧化还原实验最成功的一次尝试,臭氧在氧化过程中释放出强大的杀菌因子,不但能够杀灭污水中的细菌,同时对其他病菌及有害菌类也具有超强的杀伤力,彻底消除水中的异味。此外,之所以称臭氧处理技术为新技术,主要是因为臭氧具备快速氧化的能力,在氧化过程中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真正做到站在环保角度有效治理水产养殖污水问题[4]。

2.3 物化综合处理

集约化水产养殖对于污水处理问题除运用物理处理技术以及化学处理技术外,还可以运用到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技术手段。我国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过程中,常见的物化综合处理技术包括:膜分离技术、生物膜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以及活性污泥处理技术四种类型。

膜分离技术。主要运行原理是借助高分子膜的通透性,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与分离。当前常见的膜分离技术有:反渗透技术、热渗析技术等。此类技术具有超强的水体净化特征,运行成本较高,一般被运用于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水产养殖之中。

生物膜处理技术。生物膜处理技术又称为生物过滤技术,主要利用固体物上附着的微生物对污水环境进行适应,因为微生物附着于固体表面,本身就具备稳定的生存空间,减少水体之中污染物质的存在几率。因而生物膜处理技术处理过程是最为省时省力的,但同时弊端也是存在的,此类技术对环境要求较高,需要依靠自然风为水体提供有氧的环境,因而相较于其他处理技术而言,污水处理效率并不突出[5]。

生物处理技术。此类技术运用起来较为繁琐,需要人力辅助,主要是通过在水产养殖设施中为水体微生物创造有利环境,加快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再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处理,从而实现水体净化的治理目标。此类处理技术主要针对的是水体中的胶体有机物质,并且利用氧化分解原理进行生物处理,具备良好的处理效率,污水治理能力强,深受广大水产养殖者的认同。

第四,活性污泥处理技术。活性污泥是一种微生物聚集体,包含了污水中各类有机物与无机物。因而活性污泥处理技术就是通过利用活性污泥中蕴含的各类微生物,使其氧化分解,有效吸附污水中的杂质,将其转化为有机物,从而达到污水净化的效果。

3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之下,集约化水产养殖要想全面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就必须认清集约化高密度养殖背后出现的水质问题,及时找出问题成因,并借助科学技术手段制定优化措施,加以防治,从而提升污水处理效率。为我国水产养殖业更好实现养殖目标并且更快获取经济效益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笑蕾,胡正义,刘莉,等.基于肥水资源化的河网区镇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系统的构建:以太湖地区新建镇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9,35(05):582-592.

[2]代彪.集约化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技术及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9(12):160.

[3]王丹薇.水产养殖中的污染及防治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0):50+52.

[4]王黎颖. 小球藻对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及响应[D].天津科技大学,2018.

[5]赵铭武,刘青.枯草芽孢杆菌与腐植酸鈉合剂净水效果的研究[J].腐植酸,2017(06):50.

猜你喜欢
集约化水产养殖污水处理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AO+MBR工艺在某医院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地铁车辆段污水处理工艺及过程控制研究
简述环境工程污水处理的几点思考
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带来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基于SDN的IP RAN网络智能路由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保险企业运营集约化运营模式研究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集约化育苗助推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