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翠霞
摘 要 我国社会在不断发展中,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水稻种植和产量的压力与日俱增。想要全面提高水稻的年产量,就需要加强对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水稻种植高产技术的相关意义,然后探讨水稻栽培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等,最后提出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方案,希望能为我国水稻高产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水稻;高产;种植;技术
水稻不仅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十分常见的粮食作物,全球水稻的种植面积已达到谷类作物的24%。据统计,全球有100多个国家都在进行水稻种植,已有50%的人口以大米作为主食。我国的水稻具有高产优质稳定的特点,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水稻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为此,深入研究水稻高产技术对水稻的潜力进行挖掘,是保证人们日常生活水平,推动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
1 注重水稻种植高产技术的相关意义
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农业产业所起到的作用占比极大。水稻在我国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占到了1/4,其产量占到我国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传统水稻种植方法和种植地生态环境、生产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栽培技术等关系较大,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水稻产量的提高。因此,加强对水稻的生产管理,提高水稻产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粮食作物增产增收,对于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更为明确的说,提高水稻种植高产技术,对水稻种植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2 水稻栽培前的准备工作
2.1 水稻品种的选择和壮苗
应该以优质性、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作为选择水稻品种的标准。首先,根据北方地区不同情况,选择适合该地区的优良品种,该品种具有较强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其次,所选用的品种应该产出质量优良的大米,品种的综合抗性要有所保证,同时其对于土地的要求较低,特别是对地区内容易发生的病虫害抗性要好。最后,选用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同时辅助以综合性较好、待审定的品种。
为了延长优良品种的使用寿命和生长安全,在一个种植地区内,至少要有3到4个不同类型的品种,起到搭配种植的作用,避免一个地区内因品种单一影响产量。壮秧过程中,稀播种是保证壮秧的基础,足肥是培育壮秧的保证。想要达到水稻高产的目的,除了选择优质的品种以外,施肥技术、栽培技术、培育壮苗技术等也十分重要。
2.2 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要点
直播水稻直接将催好芽的种子撒入大田,较移栽水稻缩短缓苗期7-9天,且种子入土浅,分蘖节位低,分蘖早生而快发[1]。直播水稻由于省去了育秧、移栽环节,因而省秧田、省工。综合以上因素,北方当地直播稻面积越来越大。但是直播稻与杂草共生,杂草防除难度越来越大,造成严重减产;而且直播稻根系入土浅,若管理不善,极易造成倒伏。
因此,选用符合地区气候条件和地域特点的品种,最好是分蘖性偏弱、穗型偏大、抗倒伏、耐高温,综合形状优良品种。以选用早中熟水稻品种为宜,从而确保旱直播稻田产量增高。根据地块情况,最迟应在每年的5月15日前完成整地播种,每667平方米播种量最多不超过20kg。相关实验证明,播种量过大会导致水稻后期发生一连串灾害,比如容易产生倒伏、发生稻瘟病等病虫害、空秕率高等情况,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旱直播水稻时,正值五月芒种时期,气温适宜,水稻种子萌发较快,生长速度也较高,所以其田间管理应该以促进为主,在播种后1-2天内必须浇水,促使种子萌发。2-3天后除草,可采用扫弗特或农思它防除杂草。
3 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方案
3.1 改良土壤环境
对水稻的研究发现,其在土壤含肥量较高、土壤颗粒疏松平整或PH值较低的弱酸性土地上种植,能达到产量最大化的目的。如果不能满足先天的土地种植环境条件,也可以自行配置提供土地种植环境。比如:在每年稻田秋深翻时,可以使用无人机增施有机肥菌剂;在水稻种植之前,在该地区内加入浓度为20%左右的草炭混合物,或者加入浓度为5%左右的完全腐熟的鸡粪,将其混合均匀之后静置五天,然后再将种植地区中的杂草、土块完全清除,配合适量的床土混合均匀搅拌,以满足绿色水稻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土环境。
3.2 完善栽培技术
在我国绿色水稻栽培技术中,经历过多次改革创新,最初有矮秆水稻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经过不断发展后,现在主要以超级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为主。水稻栽培技术的改革创新中,绿色水稻产量在不断增加,说明我国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有效进步,并在实践中加以证明。但现如今,对于某些地区绿色水稻的产量和预想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说,绿色水稻栽培技术的改革和创新仍需进行。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现并改进实验栽培技术中的问题,开展专家研讨会等方式提高水稻产量。
3.3 加强病虫害防治
在水稻的栽培过程中,病虫害关键防治点以水稻幼苗期、拔节孕穗期及分蘖性为主,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的是稻瘟病、病毒病、稻飞虱、稻蓟马、稻象甲等,以往采取化学防治,现在逐步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有机结合的绿色防控[2]。其中,农业防治主要以选择抵抗力较强的水稻品种为主,实行冬耕晒垡,适期春耕灌水,清除杂草等田间管理为辅。生物防治在水稻拔节孕穗期,通过赤眼蜂对鳞翅目害虫的卵块寄生,从而减少田间害虫的虫源,降低鳞翅目幼虫的危害;还可通过稻蟹共生、以蟹治虫。物理防治以色光板、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害虫起到防治效果,这一防治方法也能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量,避免药物污染产生。
想要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保证农业生產的效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改善水稻种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从目的地的水稻实际生活习性入手,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等条件,才能保证水稻高产技术的正常实施,保证水稻产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建胜.水稻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58.
[2]刘坤.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