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叶病虫害的四种防治技术

2019-01-07 06:26田开忠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防治病虫害

田开忠

摘 要 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要求不断提升,无公害茶叶种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的机遇。茶叶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由于无公害茶叶栽培管理与传统茶叶栽培管理存在很大差异,需要种植户及时转变传统防治理念,综合应用多种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控技术,在保证不影响茶叶品质的基础上,减少茶园病虫害发病率。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论述了四种无公害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望对广大同行有一定帮助意义。

关键词 无公害茶叶;病虫害;防治

1 农业防治

无公害茶叶栽培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农业防治的理念,通过注重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发挥茶树的自然抵抗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病率。在整个茶园生态系统当中,包括了有害生物和有益生物,生物群落之间相互平衡才能够有效抑制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因此应该做好茶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1 及时清理茶园

每年的10月份到第2年的2月份是茶树的休眠期,这个时间长达4-5个月,同时也是病虫害农业防治的关键时期。冬季12月到第2年的1月,将茶园当中的各种枯枝败叶、病虫害枝清理出去,堆积发酵或者焚烧处理。通过对土壤进行有效的翻耕,施入有机肥,能够有效控制茶尺蠖的蛹、刺蛾的虫茧,减少田间地下害虫数量。在茶树越冬之前,选择使用晶体石硫合剂150倍液进行一次统一防治,能够有效消灭茶园当中的越冬害虫。

1.2 茶树修剪

在茶树生长过程中,对于管理比较粗放的茶树,适当进行疏枝、重修或者台割,能够达到优化树冠,提高茶园通风透光率的作用,增强树体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对于茶园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生长比较衰弱的茶树应该进行重剪或者台割改造,及时将茶树中下部位的枯枝败叶,生长较为纤弱的枝条、病虫害枝条去除,该项工作完成之后,全园喷洒一次波尔多液,这样能够有效防范致病菌从剪口侵入[1]。

1.3 科学施肥

无公害茶叶种植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学为辅,田间增施有机肥,做到化学和有机肥合理适用,有条件的地区应该进一步加大生物有机肥的推广应用。基肥施入过程中主要以农家肥、沤肥、堆肥、并非为主。进入冬季之后,在茶园开沟深施,通常情况下,每亩追时商品有机肥100kg或者完全腐熟的农家肥500-100kg。根据土壤条件配合追施适量的磷肥、钾肥,严格控制氮肥的施入量,避免因为氮元素投入过量而导致茶树徒长,影响到田间的通风透光率,加速病虫害的滋生繁殖。在茶叶开采前15-20天,将肥料混合均匀之后开沟施入。

1.4 适时采摘

在无公害茶叶种植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茶叶品种的生长情况,生育周期,兼顾茶园多种病虫害的有效防控,应该及时采摘茶叶。在茶叶采摘过程中,应该做到采留结合,兼顾采摘质量,减轻茶园病虫害基数。当年春季温度较高时,应该提前开采。夏季应该少留叶采摘,秋季由于田间病虫害较多,可以适当推迟封园的时间。

2 生物防治

无公害茶叶栽培过程中生物防治是最常用也是最经济节约的一种防治手段。在防控过程中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环境,注意保护和利用好茶园的草龄、瓢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等有益昆虫,减少人为因素对害虫天体造成的危害。在进行茶园耕作修剪时,一定要给害虫天敌,有一个过度休养生息的缓冲带。另外在进行人工修剪过程中,应该及时将病虫害危害的枝条叶片去除,集中收集起来之后,先堆放在茶园的附近,等到天敌羽化飞回之后再进行集中处理。另外在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还应该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百僵菌、辣椒碱、苦参碱、赤霉素、链霉素等,这些生物制剂在防控茶叶小绿叶蝉、茶黑刺粉虱、茶尺蠖方面有着很好的防除效果,同时也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另外在茶叶常见病害防控过程中,通过积极推广植物微生态制剂,在有效防治茶叶病虫害的同时,还能够改善茶叶品质,提高茶叶产量。

3 物理防治

无公害茶叶栽培过程中物理防治手段是另外一种节约高效的防控手段,它主要通过利用害虫的趋性,或者采用人工器械方法捕杀害虫成虫。结合某些害成虫虫的趋光特征,通过在茶园挂设振频式杀虫灯,杀灭害成虫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另外还可以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防除病虫害。结合茶园中某些害虫的假死性特征,6月中旬在树冠下用簸箕或者塑料薄膜放在茶树下,震荡茶树可以将假死的成虫集中消灭,降低茶园成虫数量。对于某些虫害危害较为严重的茶园,可以人工摘除受感染的患病叶子,摘除害成虫卵,虫茧等,减少多种病虫害的威胁,保证防控质量。

4 化学防治

无公害茶叶栽培过程中对化学防治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通常情况下不能够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要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准则,严格按照农业部制定的行业标准,和相应的防治指标体系,选择低毒低残留,广普高效的化學农药。在药物防治过程中,要坚持主要病虫害和次要病虫害兼治的原则,积极推广应用一药多治或农药合理混用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按照化学农药的适中性原则。确定化学农药的安全使用标准,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量,确定合理的用药周期。为了防范茶叶病虫害造成大面积传播流行,应该不断做好常见茶叶病虫害的预警预报工作,抓住病虫害防治关键期。结合不同茶叶病虫害的发生时期,确定最佳的防治关键期。根据不同害虫的种类和茶园病虫害的发生量,确定最佳的防治对象。另外在化学农药防治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引导种植户使用安全合理的药物使用技术。严格掌握药物的稀释倍数,注重加水方法,准确的使用称量工具,称量药液和固体粉剂,积极推广超低容量喷雾技术。按照病虫害的流行特点,采用挑治、点治、行间喷雾等方式,在提高防控效果的同时,减少用药量。

参考文献

[1]陈金磊,沈宝涛,杨柏云.无公害茶叶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J].福建茶叶.2017(11).

猜你喜欢
防治病虫害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浅谈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核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