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千万条,古代交规知多少

2019-01-07 06:25孙菽阳
畅谈 2019年24期
关键词:官员

孙菽阳

虽然我国是古代最早实行人车分流、行人分行的国家,不过直到唐朝,才有第一个规定了左入右出的交通法规。此外,还有很多详细、严格的交规,古人一旦违反,重则是要坐牢的。當然,如果冲撞了皇帝、官员的仪仗,后果可能更加严重。另外,在古代如果迷路或迷航了怎么办?用土堆做路标是里程碑的发端,而馆舍驿站则是指引方向、供人休息的常见处所。

“靠右行驶”起自何时

古人出行需要出示通行证。周代出城,或者来往于两个宗亲地界,需要向朝廷申请节或者授,到期注销,需要时再申请办理。这就是最初的通行证。到了唐代,通行证上面要有外出事由、目的地,沿途经过哪些关口,申请人以及随从的姓名、身份、年龄、籍贯,携带物品的名称和数量等。一式两份,一份存档,一份供申请人使用。

我国是最早实行人车分流、行人分行的国家。战国时期的古籍《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序三门。三门,即王城外有三门,内有三途,男子由右,女子由左,车由中央,即人车分流。”这是我国有关人车分流、男女分行的最早记载。主人在路的左边迎接客人,史称左迎。军队在路上相遇,士兵右肩扛着矛或剑,只好把左面让给迎面而来的军队,然后靠右边行走。不过,各地没有统一的标准。

直到唐太宗贞观年间,出行仍然没有左右之分,朝廷“金吾晓暝传呼,以戒行者”,即派专人在街道上疏导交通,维持秩序。后来,在初唐改革家、中书令马周的倡导下,颁布了出入城门“入由左,出由右”的法规,这是我国第一个对交通来左去右的规定。后世出入宫殿、房屋、校场、庙宇等都按此行事。

清朝末年,朝廷成立巡警部,洋人做顾问,颁布的交通规章把靠左行驶变成了靠右行驶。晚清兰陵忧患生的《京华百二竹枝词》写到北京的交通:“靠右边行分两旁,章程订立本周详。马车自有通融法,飞走中间亦不妨。”说明很多人并不遵守新规。

此外,以右为尊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也体现在乘车的时候。古代乘车,如果是战车,靠右的是长官,靠左的是车夫。如果是日常出行,坐在右边的是尊长。

古代也有“驾照”“超速”“交通肇事”

古人违反交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秦朝的《除吏律》规定,御人技术四次不过关,撤销驾驶资格,罚四年徭役并处罚金。唐朝沿用了《晋律》中“禁马众中”的法律规定,禁止车、马在城内及人口稠密的地方高速行驶,否则将被用竹板或者荆条打50次脊背,后来改为打臀部。有公文传递、朝廷命令发布、有病求医、急于追人等特殊情况的,交钱赎罪。出现严重的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对照斗殴杀伤人的罪行减一等处理,造成牲畜财产损失的要赔偿。唐朝对客船、商船也规定了超载处罚,超50斤货物或者一个人,打船主50板子,超100斤或者两个人,打100板子,以此类推,最严重的坐牢2年。《大清律例》规定,因为天气原因骑马撞伤人的,赔偿医药费和坐骑;造成人员死亡的,打100大板,坐牢3年,赔偿死者家属丧葬费,官府没收坐骑。

和普通人出门相比,帝王出行规矩更多。记录仪仗等级和规格的文件称为卤簿,汉代蔡邕的《独断》记载:“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卤簿包括仪仗和安保两方面的内容,规格分为大驾、法驾和小驾。汉代大驾由公卿引导,大将军随车护卫,太仆驾车,属车八十一乘,备车千乘,护卫骑兵万余人。唐代大驾由导驾、引驾、车驾、后部鼓吹、后卫部队等组成。导驾即先头仪仗队,其中有两队骑兵及六行步甲队组成的清游队,负责清道。某些朝代还设有专门的清道使,负责出巡道路的规划和清理。乾隆要求尽量走直路,少走弯道,路面要平整,还要备好水缸,沿途洒水避免尘土飞扬。

“肃静、回避”,等级森严

关于帝王出行时的回避制度,地方官员既要约束百姓,不得惊扰圣驾,又要组织他们于道旁跪拜。这种交通管制叫出警入跸,肃清道路,行人禁行。晋朝人崔豹的《古今注·舆服》记载:“周礼跸而不警,秦制出警入跸。”可见出警入跸始于秦,而跸,即封路警戒,则始于周朝。百姓冲撞仪仗叫犯跸,要遭治罪。北宋时期,都城汴梁商铺、摊贩遍布,朝廷便缩减了仪仗规模,上至皇帝,下至百官及仪仗队伍,都混在人群中,“士庶观者率随扈从之人,夹道驰走,喧呼不禁。”

官员出行,也有相应的回避制度。《周礼》记载,周朝高官上街,吏役在队伍前面“掌执鞭以趋辟”。汉代以后是喝道。清代鸣锣,次数与官职高低有关,州县官打七棒锣,意思是军民人等齐闪开;道府官打九棒锣,意为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提督巡抚打十一棒锣,意为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闪开;都统以上官员打十三棒锣,意思是大小文武官员军民人等齐闪开。

经济富有、略有地位的庶民出行,只能让一两个仆役随行,不能喝道或令一人骑马在前充当引马。

此外,东汉有车骑导从制度。宋太祖赵匡胤规定:“大小官员相遇于途,官级悬殊者即行回避,次尊者领马侧立,稍尊者分路行。”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朝廷下诏令京都开封及各州,在城内主要交通路口悬挂木牌,上书《仪制令》作为交通规则,还在两京诸州要道刻榜公布“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的四避诀,即平民百姓给官员让路,年轻人给长者让路,轻装车给载重车让路,出城的给进城的让路。

明清时的官员仪仗,有对旗、对锣、对牌、对伞、对扇、金瓜、月斧、朝天镫,对牌写有官阶名和回避、肃静等字样。明朝的避轿制度规定,官职低的官员乘轿出行,碰到官职高的官员,停轿避到路边,还要迎着上级官员的大轿挺身长跪,对方过去后方可重新上路。清朝规定,军民人等在街市遇见官员,立即躲避,不许冲突,否则将被治罪。

“路标”多种多样,防止迷路

古人如果迷路了怎么办?其实古代有很多指路的方法。《尔雅·释宫》记载:“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人、车常走的地方叫道或路,宽阔的叫康、庄,岔路多的叫衢、逵,小路叫径、蹊、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还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冲则指的是交通要道。走过路或者知道路的人,会建立指路标志。

东汉开始,按一定里数用土堆的方法作为固定的里程标志,土堆称为堠,按堠记数的里程称为堠程,是里程碑的发端。《后汉书·和帝纪》记载:“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堠。”还可以在道路两旁种树作为路标,多为杨树、柳树、榆树、槐树等,重要的干道上植松、柏、梧桐或植果树。《国语·周语》记载:“列树以表道。”中原地区流行杈子,古称梐枑、行马,俗称拒马叉子,阻拦行人车马通行。湖南、两广等地,在村寨岔路口立小石碑指明方向。土家族在歧路口用草标指路,在寨子的道路上设指路碑,称为挡箭碑,正中刻“开弓断弦”,两旁分别刻往左和往右方向的地名。

古代的道路上还有馆舍指引方向,馆舍又称为亭,最早是供使者和官员休息的,有人看管,备有粮柴。后来,有了长亭、短亭的区别,不再提供吃喝住宿。宋代柳永的《雨霖铃》写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可见,后来亭只是供人歇脚的地方。(资料来源:《每日新报》)

猜你喜欢
官员
聪明的官吏
十八大后遭“断崖式降级”的官员
带病提拔自有病根
丘琼山巧对官员
有的官员
“搞”艺术的官员们
官员的“形象危机”
目睹之现状
谁上谁下皆由我定
官员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