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展 责编 杨鸣旭 摄影 王彦达
“邬老,我们来看您了!”《新天地》杂志总编辑杨鸣旭和几位养老界的同仁,在这个夏末秋初的午后来到中国人民大学邬沧萍先生的家。
下午三点,温和晴朗的阳光透过窗户照了进来,97岁的邬沧萍先生气色很好,柔和的脸上泛着淡淡的红光。他条理清晰、声音洪亮、说到兴奋处振袂而起,全不见耄耋老人蹒跚之态。邬老幽默又带些自豪地说:“我这一辈子没有因病住过医院,我身上的零件除了牙都是原装的,没换过。”
治学为民 研学为精
邬沧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人口学家和老年学家,是我国现代人口学和老年学的重要开创者之一,在世界人口学和老年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在邬老过去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用师表才情著述了杰出文章,用道德精神书写了温润如玉的人生。邬老的为人与治学之道,值得后辈敬仰和学习。
邬老有着炙热的爱国情怀。1951年,他响应祖国的召唤,毅然决定从美国回来,用自己所学知识报效国家。自回国后来到中国人民大学,邬老就一直坚持在教学与研究的岗位上,教书育人。邬老从最初的统计学教学与研究转到人口学,就是因为国家的需要。邬老说:“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从这句朴实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到邬老始终坚持的最基本的治学原则,就是“治学为民,立学报国”。邬老在人口学、老年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他心系家国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四十多年前,邬老就开始专门从事老年学和老龄身心健康的研究,是中国最早从事人口学、老年学这两门学科研究和教学的学者之一。邬老开玩笑道:“因为我有英语基础,因此被选入参加联合国召开的世界第三次人口会议的准备工作,才接触到老龄问题。”在参加人口学国际交流时,邬老看到西方国家的老龄化问题,他敏锐地意识到人口问题将是我国最为突出、最为特殊的社会问题,中国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要重视老龄问题。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逐渐转向老年学研究。在邬老的提议和倡导下,我国成立了老年学学会,建立了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专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质变。
此后,邬老在扎实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系统地提出了应对我国人口问题的理论观点,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人口控制论。他的人口控制论对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制定,起到了很大影响。为了让国家有科学的政策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邬老积极倡导和推动老年学研究,由他主编的《社会老年学》成为我国老年学建立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二十世纪末,我国的人口结构已发生重大转变。重新审视这一新形势,邬老最早提出“未富先老”及“健康老龄化”的理论观点,呼吁社会各界重视老龄化问题。他认为,我国是后发国家,要先吸取先发国家的经验,积极推动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
邬老提出了很多有影响的关于应对人口问题的理论观点,为政府决策及学界广泛接受和认同。2017年我国有关部门印发《“十三五”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助力实现健康中国这一战略目标;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为应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做准备。
邬老说,他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与发达国家相差不大,但是健康预期寿命与之还有较大差距,这反映在我国老年人失能半失能比例远高于发达国家这一事实上。他认为:“老年人不应该是社会的包袱,而应该是社会的财富,所以不仅要让老人健康,还要发挥他们的社会功能,发挥他们的正能量,让老人在生产、科技、教育、商业、市场上发挥作用,也可以在志愿服務、家庭服务等方面对社会起到促进作用。”他透露这一理论已经总结成新作《老年价值论》,即将付梓。
说到兴致盎然之处,邬老恳切地说,老有所为,不仅仅指的是精英老年人对社会的贡献,一般“草根”老年人,特别是女性“草根”老年人也能够有所作为。老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要在社会保持自己的角色和价值。在倡导独立、参与的国际老年人原则下,对老年人而言,当前要强调自我养老意识和终身健康意识。他郑重其事地写下“存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人的健康长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几句箴言,与全国的老年朋友共勉。
勤奋豁达 充实生命
邬老自己就是“健康老龄”理论的“活招牌”。他83岁才离开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的办公室;94岁高龄还招收了最后一批博士生;退休后平均每两年都会有新书问世。
邬老认为,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复杂,遗传生理、医疗和生活条件的作用虽很重要,但社会性的因素也有很大影响。人们常看到“仁者寿、善者寿、智者寿”的现象,说明怀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保持健康的身体起到很重要的影响。
邬老之所以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并始终保持旺盛精力,他给我们概括了一条经验,那就是“勤”。他说:“人活百岁,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有一条是绝对共同的,那就是勤。一个懒人,脑子不动,五体不动,永远不会健康长寿。”所以勤奋是邬老始终坚持的治学之道。
邬老为人开朗豁达,乐观向上。邬老认为,人要健康长寿,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在为人处事上,要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他倡导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尽管少年正值战乱,中年历经浩劫下放农村,晚年老伴瘫痪在床,但邬老总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没有耽误学习和工作。他说:“要把坏事看成是好事,生活中就没有坏事了。”
在邬老的书房里,堆着满满当当的书籍,他面前的写字桌上放着厚厚一摞报纸,还有一把剪刀,他坚持每天六到八小时的读书写作,眼睛花了,就拿着放大镜看;外文原版资料上,到处都是他用各色彩笔做的批注。邬老在身体力行着他的老年价值论,即便足不出户,仍旧事事在心;著作等身,只争朝夕。在邬老的身边,让人总能感受到阳光和力量。
邬老极重礼仪,临走时,他还不顾大家的再三阻拦,坚持把我们送到走廊门口。从邬老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学者的大家风范,始终坚持着治学为民、立学报国的精神,始终坚持勤于治学,求真务实的原则,始终坚持虚怀若谷,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看到邬老身体如此健康,我们都由衷的高兴,祝愿邬老幸福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