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 黄泽林 曾锐
【摘 要】:为观察超声清创在肛周脓肿手术后创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采用超声清创后予以生理盐水纱条进行肛周脓肿术后换药,观察其愈创疗效,并与同期采用传统生理盐水清洗后予以生理盐水纱条换药的对照组各36例进行比较。发现超声清创能明显减轻肛周脓肿术后换药疼痛程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超声清创用于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治疗是可行的。
【关键词】:肛周脓肿术后;超声清创;创面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3--02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肛门直肠周围间隙的急、慢性化脓性感染疾病的总称,简称肛周脓肿,属中医学“肛痈”范畴,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病之一。临床表现为肛周局部肿块伴红肿热痛,或伴有畏寒发热、坐卧难安、排尿困难等,目前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联合术后换药为主。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由于其术后创面所在部位、局部解剖特殊等因素致使创面愈合缓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我们将72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用超声清创后予以生理盐水纱条换药治疗,对照组用传统生理盐水清洗后予以生理盐水纱条换药治疗,观察两种方法在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自2016年8月~2017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肛肠病区符合纳入标准的肛周脓肿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6例,所有患者充分了解本次研究的相关内容(探究目的、过程及治疗方法)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两组患者在基本信息(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及脓肿部位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 2012 年版《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诊断标准如下:肛门肿胀、局部形成结块,或伴有发热、心跳加速、肢体倦怠乏力等全身症状;肛门指检扪及肿块,或可扪及波动感,肛门镜检多数可发现内口。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腰腧穴麻醉下,取截石位,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或放射状多切口挂浮线内口挂线引流术治疗。术后第二天开始,对治疗组采取超声清创进行创面治疗后予以生理盐水纱条换药,对照组采取传统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予以生理盐水纱条换药,每日2次;术后第7天起两组患者均换用紫草油纱条进行换药直到创面完全愈合。
1.4 评价指标 观察并记录每位患者术后换药的疼痛程度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进行配对样本均值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则进行非参数X2检验及秩和检验。采用双侧检验的假设方法,以P<0.05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學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病例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实验组,见表1。
治疗后,治疗组病例的换药疼痛程度时间明显轻于实验组,见表2。
3 讨论
创面愈合是机体遭受外部力量打击,组织发生离断或缺损后的修复过程,其受生长因子的调控,本质上是纤维蛋白合成重组、组织细胞增生与塑形。由于肛周脓肿术后由于创面位置特殊、局部解剖复杂,炎性分泌物的影响【2】,换药时疼痛刺激致使医患配合欠佳等因素致使术后创面愈合缓慢。
超声清创使用频率介于20kHz~1MHz之间的超声,利用超声空化效应将创面中坏死组织及病原微生物快速乳化分散后使之与健康组织分离,达到彻底清创、通畅引流的目的,符合“腐去肌生、肌平肉长”的中医愈创规律,同时通过减少因疼痛刺激产生的儿茶酚胺、加速创面周围血液循环,促进创面肉芽生长速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3-5】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使用超声清创后创面渗出较少,换药时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能明显加快创面愈合速度,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ZY/T 001.7-94,中医肛肠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徐利,葛琼翔,林国强.内托生肌散促进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J].中成药,2016,38(03):712-714.
刘文清,李晓洁,张胜威,邓业巍.超声清创治疗仪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1):59+62.
赵自星主编.实用肛瘘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2-143.
夏萍,曾攀,徐岩,张波.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06):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