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雨
【摘 要】抑郁症作为发病率不断升高的一种精神系统疾病,运用传统中医药进行治疗的方式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在临床上,针灸、中西医结合和中药方剂治疗效果显著。经过相关文献的探讨,本文综述逍遥散及其类方抗抑郁机制研究,从不同方面,阐述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的发挥。
【关键词】类方;抗抑郁机制;逍遥散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3--01
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范畴,尽管在《内经》中未给予明确提出这一病名,但其阐述了五气之郁的治疗。逍遥散始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薄荷、生姜、炙甘草为组成,是疏肝解郁的名方,能发挥解郁效果,现代临床运用也证实其在抑郁症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1 单胺类神经递质
抑郁单胺是受多种因素影响所引起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去肾上腺素、多巴胺濃度和活性等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引起抑郁。周好波,姚璐,路腾飞等[1]在研究中表明,大鼠脑内的5-HT(5-羟色胺)、NE含量增加,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对NE以及5-HT(5-羟色胺)的摄取,在大脑神经元突触间隙内,神经递质的浓度也得到提升,保证突触间递质传递作用的发挥,加强抑郁症的充分预防。逍遥散是单用石油醚部位、石油醚部位以及浓度为95%的乙醇部位联合运用,抗抑郁的效果理想。在调节大鼠行为学、NE和5-HT(5-羟色胺)方面效果十分显著,但在乙醇位置发挥的治疗效果还不够理想。5-HT(5-羟色胺)水平会受到5-HT1A、mRNA的影响,逍遥散会提升血清单胺类神经质水平,基于对5-HT的调整,在神经治疗和睡眠阻碍治疗中,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不会给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带来很大影响。DA(多巴胺)脑内分泌神经递质和人的情绪存在很大联系,随着人体内DA(多巴胺)含量的不断提升,NE含量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刘欢,陈磊,孙海峰等[2]在中研究表明,逍遥散能促使大鼠海马和皮质DA(多巴胺)含量的提升,和NE含量存在很大影响,能发挥有效的抗抑郁作用。同时,逍遥散的应用,在对篮斑-交感-肾上腺髓系调整中,都能对已经受损的神经元进行修复,保证NE和DA分泌的增加,加强兴奋交感神经的抑制,以促使抑郁作用的发挥。
2 通路和受体的表达
通过对逍遥散的实验和分析,在多种通路、受体蛋白、基因表达方面,会产生神经营养因子,改善突触可塑性,以影响神经元状态,保证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发挥。抑郁症状的产生,将导致人体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甚至出现再修复障碍。李晓娟,陈家旭,周雪明[3]等通过研究表明,在Nothel信号通路上,逍遥散通过对jaga蛋白的提升,能有效改善神经元细胞状态。BDNF/CREB信号通路在逍遥散抑郁作用研究中具有重要方向,能促使海马部位表达量的提升,加强神经元的修复工作,也会发挥有效的抗抑郁作用。逍遥散也能对大鼠海马的各个区、杏仁核多种受体、相关蛋白表达能积极调节,也可以加强神经活动功能的调节,促使其抗抑郁作用的发挥和实现。
3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抵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抑郁症神经内分泌的主要内容,当某个通路被激活后,可以促使应激性抑郁症的形成,外周、代谢产物等含量都不断提升,分泌节律性不断改变,无法保证负反馈,带来明显的海马性损伤。逍遥散的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对下丘脑的调节,降低血浆内的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CORT(高浓度皮质酮)含量,增加GR(糖皮质激素受体)分泌,促使负反馈的调节。同时,逍遥散的应用,对因为慢性应激带来的负性刺激积极保护,对突触传递功能积极调节。同时,在甘氨酸和NMDA受体研究中,对其过度激活,也将给神经细胞细胞带来很大影响,会增加神经元的凋亡。在以上这些探讨中,发现逍遥散可以有效抑制模型大鼠内的甘氨酸含量,也是抗抑郁的主要机制。
4 肝组织代谢
基于中医学方面的分析,抑郁症的病位主要在肝,肝脏的疏泄功能发生异常,带来病症的产生。受到炎症反应,给患者的肝窦数量、功能带来很大影响,逍遥散的应用,在肝脏组织代谢、功能作用方面,都会在炎症因子影响下,给肝窦内皮血管化带来抑制作用。通过张颖,陈宇霞,黄世敬等[4]的研究表明,逍遥散能有效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含量,避免TNF受体和的结合,也会抑制肝组织内的内色氨酸,保证抗抑郁效果的发挥。在大量研究中,发现抑郁抑郁症的引起多为肝郁脾虚,所以,使用逍遥散能提高肝组织内的基因表达,降低肝细胞的凋亡,保证细胞膜通透性的积极改善,促使抗抑郁效果的发挥。
5 结论
临床上,逍遥散已经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主要药物,能有效对患者的失眠、胃肠道不适症状等积极缓解,发挥疏肝理气的作用。近几年,在对逍遥散抗抑郁机制研究中,给出单胺类神经递质、HPA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为主的抑郁症研究,在现代科学技术水平提升下,通路和受体研究也在逐渐产生,基于分析了解到,逍遥散在一些通路内,能达到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调节作用,对突触可塑性存在有效的抗抑效果。对逍遥散干预抑郁症的今后研究,经过通路和基因组学研究,促使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发挥,但是,因为缺乏抑郁症动物模型多样化和逍遥散证型之间的关系,对中药复方的研究复方也较为单一,很多仅仅分析中药复方的粗提取药理,无法完全分析出中药的物质基础以及化学成分等,无法更为有效的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念体现出来,在一些分子生物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方面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周好波,姚璐,路腾飞等.逍遥散及其类方抗抑郁机制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7,10(2):253-256.
刘欢,陈磊,孙海峰等.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逍遥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46(2):160-165.
李晓娟,陈家旭,周雪明等.逍遥散抗抑郁和抗焦虑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19(8):1300-1306.
张颖,陈宇霞,黄世敬等.柴胡及柴胡类复方的抗抑郁研究现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9):985-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