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文、图
近代科学的最大贡献之一,在于打破时间与空间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例如铁路的出现,快速高效地连接起了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甚至是一个大陆之间的国家与国家。而人类在通信领域的突破,亦有力地促进了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全球之间便捷的信息互通成为可能,令“地球村”的畅想逐渐变为现实。
今天,人们谈起“电信”,可谓家喻户晓,但若要细问一句:何谓“电信”?则恐怕应者寥寥。最初,国人所称的“电信”一词专指电报。而随着电信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电信”逐渐将电话、传真等内容包括进来。
上海是中国电信业的发祥地之一。百余年前的1871年4月,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未经清政府同意,擅自从香港敷设水线登陆上海,并公开经营电报业务,拉开了电信在中国发展历史的帷幕。1882年3月,该公司在上海开办电话业务,既侵犯了我通信主权,但客观上又将电话这一新的通信方式引入了中国。
而迥异于外商虽“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在中国布局通信版图的企图,彼时的清政府却是一味地守旧,一度对设立电报线采取回绝、抵制的态度,这种愚昧的不作为导致中国民族电信业的起步晚了整整10年之久。1881年3月,官办的上海电报局成立;同年12月,其与天津电报总局共同组织建设了中国大陆第一条公众电报线——津沪电报线,正式开通并运营。1902年,上海商办的南市电话公司开办电话业务。1907年,官办的上海电话局开业。
上海的电信业从1871年到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步履蹒跚地走过了78个年头。它在中国民族与列强的斗争及国内诸多矛盾的种种纠葛中艰难成长,历尽千辛万苦,从单一的国际电报发展到国内电报、市话、长话(国内和国际),并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有线、无线结合的上海电信网。但同时,也留下了带有半殖民地特征的市话“一城两网”。这期间,上海电信员工和许多仁人志士既为争取通信主权同西方列强进行了不屈斗争,又从西方先进的通信技术和管理理念中汲取了有益的经验,为确保上海的通信畅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1978年,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上海电信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从市内电话到长途通信,从移动通信到数据通讯,从CDMA制式到5G移动网络,她的每一次华丽转身,市民都有最切身的感受。
弄堂口的公用传呼电话亭想必是几代上海人的共同记忆。“楼上302室曹阿姨,侬屋里厢亲眷来电话了,叫侬明朝去吃喜酒……”“501室刘家爷叔,那倪子长途电话来了,奥扫下来听。”多年前的上海里弄里,经常穿梭着一群阿姨爷叔,手拿扩音喇叭,奔走通报着各家最新的来电信息,他们是“公用电话传呼员”。通过他们的“二次传递”,传递出了多少老上海里弄文化中的温暖人情。
公用电话亭开始普及于20世纪80年代,随后兴起的还有“大哥大”和BB机。其中,在上海率先面市的是摩托罗拉8800X型号大哥大,这种通常在一公斤以上的“重量级”移动电话,厚实笨重,状如黑色砖头,因被众多企业老板所青睐,“老板机”之名也不胫而走。
1989年11月12日零时,上海电话号码六位升七位割接成功,上海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统一的、等位的七位电话号码制城市。这在上海电话史上具有跨时代意义,既关系到上海通信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上海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快,1995年11月25日零时,上海电话网八位拨号工程割接再一次成功。上海成为继巴黎、东京、中国香港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实现电话统一八位拨号的城市。
如今,家中的光网电话,联通着世界各地;端坐沙发观看IPTV可朝闻天下,全球大事尽收眼底;手持移动电话随时在线……从随处可见的移动支付到屡创新高的网络交易额;从高效便捷的电子政务到安全亲和的智慧社区,国家网信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2018年,上海实现了“千兆宽带”全覆盖——这也是全球首个“千兆宽带”全覆盖的城市。由上海电信打造的百兆起步、千兆主流的“城市新光宽”标准,随着上海电信全国首个5G示范商务区启动建设,“双千兆”也将成为新时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新标杆。
上海电信博物馆坐落于延安东路34号,系192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外滩建造的电报大厦。馆内陈列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由电报通信、市内电话通信、无线通信、长途电话通信、综合荟萃组成。陈列品以史料和实物为主要载体,展示从1871年第一条电报线进入中国后,上海电信业100多年来所走过的历程。展示手段除实物、照片外,博物馆还运用了绘画、场景以及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营造出感性直观的观展氛围。展厅内还有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科普项目,供观众动手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