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暖暖爱如电,长卷漫漫绘巨变。
小时候,总爱提问题:夏天的云彩咋像袖口露出的棉花?冬天的玻璃上为甚会有好看的冰花?我的小名儿咋就叫个“光明”?妈妈说:自从生了你,咱家一天比一天好过,生活充满了希望,眼前一片光明……后来觉得,可能就是这个小名儿,让我与“电”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8年春天,伴着初升的太阳,我出生在冀北山区一个偏远的农村。那时候,电还没有“参与”到村里的日常生活。白天,妈妈拉着风匣张罗着一日两餐。夜里,哥哥的作业在油灯下写得昏昏暗暗。
记忆中,每逢大年三十儿,大人拉着小孩儿,小孩儿提着灯笼,都会堆在孩子们的欢笑声,织就了山村人追逐光明的梦……那一刻,我“四爹”绝对是村里最风光的人物,没有之一!待人群散去,磨坊里唯有“四爹”,整夜守着柴油机的四爹,守护着全村老小的欢乐与祥和。
这样的欢乐是短暂的,发电用的柴油是要花钱的。过了“破五”,爸爸就会站在炕沿上,把头起的灯泡慢慢地拧下来交到妈妈手里,妈妈小心翼翼地捧着这颗没亮了几回的“夜明珠”,装进小纸盒,藏到一个我一年都找不到的地方。这时候,只剩下一个黒乌乌的灯口,吊在那里晃来荡去的,让我久久地望着、盼着……满眼的失落会一直耗到来年。
忘不了1998年的秋天,毕业回到家中,跟妈妈说我分配到变电站上班时,妈妈满眼泪花拥抱我的温暖!紧接着开始的全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把沿用了几十年、可靠性极差的“两线一地”全部换成了“三相四线”,角落里那台10千伏隔离变压器永远退出了我的视野。从单主变到双主变,从2万千伏安到10万千伏安,从单电源到双电源,从刀闸进线到开关进线,从充油设备到干式变压器、真空开关,从大块头的继电器到薄薄的芯片,从就地操作到遥调遥控,从有人值班到无人值班,从1站配7人到7个人管着10个变电站……作为电网人,我亲历了一座变电站、一张局域网20年的深刻变迁!
难忘2008年的秋天,我和我操作班的同事们,有幸参与了超长周期的“奥运保电”。铭记2018年的秋天,随着中国电力、中国标准在国际电工领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从跟随者到引领者,我国电力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从集中烧油燃煤到分布式清洁能源,从“一村一策”到全国互联、国际互联……成长在新时代,我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力工业迅猛蓬勃的发展!
步入不惑之年,回首那些与电和光明、温暖有关的记忆,虽是点点滴滴,却依然历历在目,就像刻在老屋门框上那一道道成长的年轮,从来不曾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