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德宏职业学院,云南 芒市 678400;2.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德宏地理位置特殊,地处云南西南边陲,辖五县市:瑞丽、梁河、盈江、陇川、芒市,东与缅甸、印度接壤,南与越南、泰国毗陵,是我国与东亚,东南亚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交流的窗口,新时期,国家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和大兴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1],傣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宏是我省傣族的重要聚居地,原来传承下来的很多傣医药典籍都烧毁,导致德宏傣医药的传承受损,傣医药的发展亟待振兴。在国家战略决策的引领下,如何结合德宏在重大战略中所处的区位优势和傣医药现存问题,振兴傣医药产业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德宏傣医药发展现状进行思考,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德宏傣族属于傣呐支系,从滇北经金沙江支流、黄河上游、澜沧江支流、怒江,翻越高黎贡山迁徙而来。公元三四世纪以前,傣族有着的自己原始崇拜,这种崇拜贯穿于德宏傣族人民的世俗生活,影响着傣族社会政治制度的形成,规范着傣族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2]。德宏傣族受汉文化的影响,分为汉傣和水傣,汉傣来自于“南京应天府”“河南上蔡”等地,现多居住于德宏州北部地区,如盈江县、梁河县等,而水傣则居住在德宏州的南部地区,如瑞丽、陇川等地,来自“贺宏陇勒”,即怒江源头上方的莽莽森林。德宏傣族接受佛教(印度小乘佛教)教育的历史大约开始于公元三四世纪,在寺庙中以仪式、诵经的方式进行,大约在 13 世纪后,在德宏傣族地区兴盛起来,15世纪后得到广泛发展[3-4]。傣族人民长期在自然、疾病博弈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医药经验,佛教医学理论传入后,相互融合,形成了以四塔、五蕴等为核心的傣医药学。总的来说,德宏傣医药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1 傣医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高学历人才缺乏 德宏傣族教育主要经历了寺庙教育、传统的儒学教育和现代学校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和寺庙教育在德宏傣族教育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根本,傣医药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直接影响着其发展速度。德宏处在祖国西南边陲,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水平滞后,受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傣族医药人才队伍呈现出总体素质不高、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特征。
1.2 医药文献资料不够完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大量古文献丢失,文化传承受到严峻挑战 刘世龙等[8-10]研究表明,德宏地区共记录有野生种子植物 227科1432属4937种,高等植物 318 科,1886 属,6032种,其中,药用植物数量达1248种,实际药用植物比上述记载的要丰富得多。傣医药古典籍有传说中德宏傣医药学的始祖神医季瓦戛撰写《天下人民快乐》、《医药·咒语》以及《傣医用药药典》、《傣药验方集》 (1)、《傣医傣药》 (1) - (3) 和 (5) -(6)、(9)、《盈江傣医傣药》、《八种致病原因》、《卫利亚苏哈》等,解放后编辑出版的《德宏民族药志》 (德宏州卫生局药品检验所,1983)、《德宏民族药名录》(德宏民族出版社,1990)、《德宏傣药验方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等专著[6],这些古迹材料受语言、文化、翻译水平的限制多元文化的影响,内容研究缺乏特色,且这些典籍部分已被烧毁,急待整理现存古籍民族医药典籍,以便能更好地传承。
1.3 文化差异突出,学术流派较多。由于德宏地理位置特殊,大约公元八世纪,印度小乘佛教、西方基督教、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等传入云南德宏,原始崇拜与外来文化思想经过相互抵制、斗争,最终形成了相互容忍、接受、让步的互融关系,形成了多种信仰与傣族之间的融合,造就了傣族独特的多元信仰格局[5],其中,以南传上座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影响着德宏和德宏傣族的文化、经济、社会、政治发展。这些因素造就了德宏傣族以汉佛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并存的独具特色的德宏傣族文化,进而影响到德宏傣族与相邻地区傣族对经文的解释,尤其是傣医药经文解释出现差异,导致本地傣医之间、德宏傣医与其他傣族地区傣医之间乃至于东南亚傣医之间学术观点分歧较大,存在不同的学术流派。
1.4 其他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傣药资源没有科学规范引种和种植,得不到较好的保护,乱采乱挖现象突出,资源日渐减少,部分药物面临无药可用,无药可寻的窘境,现用于临床的各种制剂科技含量不高,生产工艺方法传统,制剂质量难以保证,缺乏质量标准和验证方法,创新不足。
2.1 加强傣医药文化交流 ①政府牵头,加强傣医药省内、国内、国际文化交流。发挥区位优势,制定傣族医药文化交流的发展规划,发动傣学会、傣医药学会等政府和民间组织,在州内乃至国内开展傣族医药文字翻译、傣医药博览会等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傣医药文字规范使用和互通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傣医药文化。②积极研究国家“一带一路”、大健康中关于民族医药国内、国际发展战略,利用华侨傣医药学会内外互联,打通德宏与缅甸、印度、泰国等南亚、东南亚国家语言学、佛教医药学、傣医学的沟通交流渠道,开展交流,互相学习借鉴,去伪存真,不断创新、完善傣医药理论知识体系,取长补短,促进德宏傣医药理论与国际接轨,走出国门。
2.2 加强傣医药人才培养建设,构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建设是傣族医药事业发展要突破的关键问题。首先要强化傣族医师、药师传承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搭建名老傣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交流和继承工作平台,定期开展新技术技能、新思想活动交流,与德宏本地高校联办傣族医药专业,将具有傣医药特色临床经验丰富,诊疗技术高超的老傣医请进教学课堂,传承傣医药文化理念,教授傣医药技术技能,使得傣族医药传承后继有人;其次要建立符合傣族医药自身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人才培养机制,按照《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结合傣族自身民族民风,在体制机制、经费、傣医药人才培育方面加大对傣族医药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强傣族医药的教育、平台交流、卫生系统构建三方建设,使三方形成一个体系,既有理论教育,又有实践和检验,从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再次,结合傣族文化特点,着力加强傣族医药人才激励机制,用政策、经费吸引人才,培养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带头人、专科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傣族医药创新人才团队建设。
2.3 加强发掘整理和科学研究,提高民族医药继承创新能力 继承是民族医药发展的基础。传统德宏傣族以口授、手抄经验,有些载入佛经,有些经过整理以古文献的形式继承着傣医药文化。要解决好傣族医药的继承问题,首先应做好傣族医药文献搜集、整理和翻译工作。开展傣族医药的发掘整理研究,探明尚不完整的医药理论体系,发掘独特的用药经验和具有独特疗效的经验方。另外,创新是民族医药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傣医药创新方面,应重点强化五个方面:①组织傣医药学科带头人系统编写科学、完善的傣医药书籍,以保持傣医药的传承;②重视宣传现存傣医药经典古籍的现代翻译和出版,让国内外更多的医务工作者了解博大精深的傣医药文化;③与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合作,借助国内一些前沿科研项目,加强基础性研究,特别是对傣医诊断、辨病的基础理论、民族药药性理论、组方用药规律进行深入研究;④借鉴版纳傣医药标准化建设体系,加强德宏傣族医药标准化建设,主要包括临床诊疗标准、技术操作规范、临床疗效评价、药品管理标准、药材质量标准、药材种植技术标准、药物资源指纹图谱等标准体系的建设;⑤加强科研机构与平台建设,尤其要加强傣族药物研发中心、药理与药效研究中心、制剂工艺研发中心、药物安全评价中心及临床药理研究基地的建设[7]。
2.4 加大傣医药资源引种种植和保护力度 ①加强药用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调研工作,对各种资源分类定级,并制定相应傣医药资源保护措施,明确保护植物资源种类,坚持从源头上对傣医药的药材资源进行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限制资源不合理开采和使用,并同时加强药材替代品研究。对于紧缺、濒危、作用明显的药材,应与行业企业相互联合,积极主动探索其生长的适宜条件,包括土壤、温度、海拔等,开展种质资源引种种植,加强资源库建设,有必要设立特殊、濒危民族医药种植基地,加大种植研究力度,大力发展傣医药材种植业、驯养业,有效保存傣医药药材遗传资源,对于作用特殊的傣医药为傣医药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以便解决野生药材供应不足的问题;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法、专利法的宣传力度,保护傣族医药知识产权。德宏傣族医药不乏疗效独特的秘方和传统疗法,但由于当地傣族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全,再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知识产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难以调动傣族医药开发的积极性,相关部门应与法律部门联合,加大相关法律的宣传力度,完善傣族等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傣族医药知识产权相关人才的培养,重点强化对傣族医药专利、商标和地理标志、商业资源等方面的保护。
2.5 加强傣族医药产业链建设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举措发展健康服务业。”在国家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背景下,傣医药产业也迎来了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产业创新和融合,将傣医药和其文化融入到农业、教育、文化、旅游、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等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加大傣医药种植、研发、生产和销售环节,形成一条有头有尾的产业链,并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7]。
德宏傣医药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存在人才不足、文化差异突出、学术流派多、傣医药理论研究不全、文献丢失、文化传承受到严峻挑战等问题。建议加强傣医药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建设,发掘整理和科学研究,加大傣医药资源引种种植和保护力度,加强傣族医药产业链建设,改善民族医药继承创新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傣医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