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日娜,S.Seesregdorj,J.Baigalmaa
(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
我国自周代时期,政府部门就专门设立“食医”,食医的主要责任是研究与饮食相关的医药治疗问题。在后代陆陆续续出现关于以饮食作为治疗手段的材料和书籍,但无论是从健康人的立场出发或是饮食营养和强身健体的目的出发,是以《饮食正要》为最早。
《饮膳正要》包含药膳、食疗内容较为齐全,包括了医疗卫生、历代名医药方、名医治疗秘方以及蒙古族饮食特点和各种肉食和乳食品,成为我国古代食疗研究领域内容最为齐全的书籍。李时珍在编订《本草纲目》的时候,就曾引用《饮膳正要》内容,由此可见,《饮膳正要》在医药史和蒙古族医药科技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1]。
《饮膳正要》全书总共分为三卷,第一卷讲述的内容是人的健康养生,对养生避忌、乳母食忌、妊娠食忌、饮酒避忌以及各种食材进行表述,特别是讲述了各种饭食和菜肴。第二卷讲述的内容是药材以及食疗,阐述用于保健医疗的药材以及食品制作方法和配料,将治疗疾病与日常饮食相结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三卷讲述的内容是每种食物的性味与作用,对食物的加工成品均有描述[2]。
《饮膳正要》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本书是记录食疗的著作之一,不仅是注重烹调各种饮馔,更注重各种饮馔的补益作用和性味,换言之是书中凸显饮食与营养卫生,这个特点是其他饮馔类书籍所不具有的。第二,因为作者是蒙古人,书中兼顾汉人饮食好蒙古族人饮食。全书以汉字发行,但是内含有大量的蒙语音译词语。
《饮膳正要》编撰于元代,书中记录了元代以前的营养学研究成果,搜集的范围极为广阔,无论是皇朝宫廷专用的烹鲤、鹿肉、烧雁等等山珍海味,亦或者是民间百姓进行身体补给鸡鸭、牛羊等民间特产。从荔枝膏和桂沉浆等专制饮膳食品到荆芥粥和马齿菜粥等大众食品,无不详尽讲述。“虽饮食百味、要其精髓,审其补益助养之宜,新陈之异,温凉寒热之性。”《饮膳正要》研究的内容不拘泥于食材烹饪,更注重将食材作为药材进行食补,对丰富现代食谱,开发药膳资源和改善饮食治疗具有指导意义[3]。
学习国内和国外不同民族的特长,将蒙医与汉医相结合,汇聚了十个民族和地区的饮食膳食,这是在其他医学典籍中所不具备的,本书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古代进行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书籍中有回族饮食的“秃秃麻食”、蒙古族的“颇儿必汤”、维吾尔的搠罗脱因等等。另外,书中还记录了西夏民族的“河西米汤粥”、南国的“乞囊麻鱼”、西番的“咱夫兰”、古印度的八儿不汤、撒速汤。与此同时,在《四部医典》中的“官桂、干姜、砂仁、石榴”等也在《饮膳正要》中提及并使用[4]。
人类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粮食,米、面、豆、麻等23中米谷类即是食物,又是药材。比如最为常见的粟米,其主要性征是味道微咸、性微寒,人类在食用之后具有益气养肾、去除脾胃中热的作用,陈者良,治疗胃中热,解渴和消除烦躁,利尿止痢。大豆,其主要性征是味道略甘,性平,无毒,服用后可起到解其他药物毒素的作用,制作成豆腐则会因为性寒而动气。39种果品也可以发挥药理作用,如枣子,其主要性征是味道甘甜,能够缓和人心腹当中的邪气,起到养脾脏,舒活静脉和生津液的作用。桃子,其主要性征是味道甘甜,能够起到利肺气、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积,除卒暴击血,通月水、止痛,桃仁还能够发挥止心痛的作用[5]。46种类的菜品能够辅佐谷气,疏通壅滞。比如冬瓜,其性征是味道略感,微寒,主下气,消谷,祛除咳痰,解渴,治面毒。28种辅佐药物也具有医疗作用,干姜和胡椒能够促进人的食欲,强化分泌消化液和促进肠胃蠕动,进而加快营养物质吸收和消化。
《饮膳正要》一书中应用血肉制品较多,牛、熊、鹿、羊、鸡、猪、驴等。在早期本草著作中就有较多的食物药的主治功效作出较为全面的阐述,很少的涉及到性味。《饮膳正要》中便将其他医学典籍中缺乏的内容进行补充。在本书中,最大的特色是注重运用羊,对《金匮要略》当归生姜羊肉汤做好了更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俗语常说“人参补气、羊肉补形”,在《饮膳正要》中有51则方子是与羊肉有关的。羊肉性温、补中益气最有益,可以起到暖胃益肾的作用,若是脾胃虚弱,则可以多加食用羊肉,比如马思答吉汤和河西米汤粥等[6]。另外,羊的其他部位也有很好的调养作用,全身是宝。《饮膳正要》对于羊的运用范围之广、方法之多,是在此之前所有医学典籍所不具备的,更是烹饪书籍中所不具备的。《饮膳正要》也反应出了蒙古族人的饮食习惯,带有浓浓的地域特色,对后世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饮膳正要》书中包含有237种药方,只有乌头、矾石藜芦以及回回青有毒,其它的内服药物几乎不含有有毒物质或者是矿石物质,本书对于药材的选择和使用本着“可者行之、不可者忌之”原则。
《饮膳正要》书中有25种延年益寿材料,这些选材具有乌须黑发、返老还童、健脑益智、聪慧耳目、坚骨填精等功效,按照方子进行制作食疗。比如利用黄精膏、天门冬膏、牛骨油、地黄膏调制而成的牛髓膏[7]。书中食疗材料大多数以平和补益为主,莲子、莲藕、牛奶、山药、茯苓、人参、何首乌、枸杞等食材。经过现代医学手段证明,这些材料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对人体起到助益作用。能够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另外,还有杏仁、栗子和松子、槐实等坚果,内含丰富的VE,起到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多糖类以及有机微量元素能够促使人的身体进行新陈代谢和提高免疫力以及延缓衰老的作用。
《饮食正要》书中有61则食疗诸病的记录,对主要治疗的病症进行记录,同时标注原料和烹饪方法。从治疗疾病的角度而言,治疗中风的食谱有羊头脍、荆芥粥、乌鸡酒、乌驴皮汤等。消渴的食谱有萝卜粥、鹌鸽羹、生小麦粥等。治疗腰痛的食谱有鹿蹄粥、苦豆汤、生地黄鸡。治疗肺部疾病的有山药汤、杏霜汤、渴忒饼儿等。治疗脾胃的食谱有鲫鱼羹、四和汤、炒黄面[8]。
中国人自古以来注重食物养生,历经千年流传发展下来诸多优秀典籍医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完善,为传统医学研究丰盈羽翼。医学典籍种类繁多,研究观点各不相同,《饮膳正要》则从饮食角度研究身体补益方法,成为我国古代食疗研究领域内容最为齐全的书籍。《饮膳正要》的含药情况时当时范围最为广泛的著作,在书中,以食当药,注重对羊制品的使用,通过合理的食物调补方法以脏补脏。本文通过对《饮膳正要》全文进行阅读,得知在运用药材的时候注重选材,食谱的材料具有温和的特性,强化养生和食疗,多种使用方法提高了食用灵活性,以补益为主,治疗为辅,药性分类详细,调和五味,顺应四时,三因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