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康,牛瑜琦,崔 磊,王长彪,赵兴华,刘 江,韩 斌,逯成芳,郭 庆,唐朝晖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遗传与分子改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31;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 030031)
太1305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2003年以外引优良材料920560为母本、本课题组选育的太6212(晋麦70)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18年5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80066。
太1305为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66 d,与对照品种长6878熟期相当。幼苗半匍匐,叶片深绿色,长相清秀,生长健壮,分蘖能力较弱。株高一般,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熟相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每公顷穗数469.5万,穗粒数40.3粒,千粒重46.3 g。
2014-2015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品种区域试验,10个试点均增产,平均产量5 971.5 kg·hm-2,比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4.8%,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015-2016年度继续参加区域试验,7个试点中有6点增产,平均产量4 890.0 kg·hm-2,比长6878增产4.9%,居参试品种第四位。2016-2017年度参加生产试验,6个试点中有5点增产,平均产量4 996.5 kg·hm-2,比对照长6878增产5.9%,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经田间鉴定,2014-2015、2015-2016年度抗旱指数分别为0.827、0.771,抗旱性均达4级,抗旱性较弱。2014-2015年度抗寒性级别3,抗寒性中等;2015-2016年度抗寒性级别2,抗寒性较好。2014-2015年度中感条绣病、高抗叶锈病,高感白粉病和黄矮病;2015-2016年度高抗条绣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和黄矮病。
经品质分析,2015、2016年籽粒容重分别为775和788 g·L-1,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3.76%和14.18%,湿面筋含量分别为29.7%和 31.3%,稳定时间分别为3.8和1.9 min。
该品种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山西省中部地区、甘肃陇东部分地区、宁夏固原地区旱地种植。适宜播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公顷适宜基本苗300万株。生育期注意防治蚜虫、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黄矮病等病虫害。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