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强,樊青峰,李 龙,刘 飞,王 靖,周忠新,孔令国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临沂 276012)
临麦9号(参试代号临091)系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以临044190为母本、泰山23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系谱选育、水旱轮回选择而育成的免疫小麦白粉病、条锈病、高产稳产、抗冻耐寒、抗倒广适小麦新品种。2018年1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审麦 20180012。
临麦9号为半冬性、中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越冬抗寒性好。起身后生长迅速,植株健壮,分蘖力较强,成熟率中等,成穗多。株高75 cm左右,株型紧凑,茎秆蜡质明显,弹性较好,抗倒伏性较强。旗叶上冲,夹角较小,后期叶片、根系活力强,高抗干热风,熟相较好。穗长方形,穗下节间较长,穗层整齐,小穗排列紧密,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饱满度较好,种子商品性较好。成穗585万~675万·hm-2, 穗粒数34.0粒~36.2粒,千粒重42.3~45.6 g,生育期230~236 d,旱地麦区与对照品种鲁麦 21 熟期相当,水浇地麦区比济麦22早熟1d。
2012—2014年参加山东省高肥区域试验,14点均增产,两年平均产量8 915.6 kg·hm-2,比对照济麦22增产4.3%;2014—2016 年参加山东省小麦品种旱地组区域试验,12点均增产,两年平均产量6 979.5 kg·hm-2,比对照品种鲁麦21增产5.2%;2016—2017年参加山东省旱地组生产试验,12点均增产,平均产量7 299.0 kg·hm-2,比对照品种鲁麦21增产 5.7%。经过2017、2018两年的适应性栽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在临沂、济南、滨州等地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中高肥力麦区产量一般在8 250 kg·hm-2左右,高产栽培产量均超过9 000 kg·hm-2。在历经严重倒春寒和干热风危害的双重考验下,2018年6月在临沂市兰陵县百亩高产攻关田实打验收产量达10 092 kg·hm-2,表现出超强的丰产、稳产性和广适性。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接种鉴定:免疫条锈病和白粉病,高感叶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连续4年小区与大田均高抗小麦黄花叶病。在山东省田间自然发病的叶锈病、纹枯病、赤霉病均较轻。连续6年参加山东省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没有出现大幅度倒伏、严重冻害和倒春寒危害,高抗干热风,综合抗逆性表现突出。
2015 年、2016年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检测,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5.0%,湿面筋含量38.1%,沉淀值 32.5 mL,吸水率 64.2%,稳定时间4.9 min,面粉白度72.9,达到中筋优质小麦标准。
适宜在山东省中高肥水地、旱肥地麦区旱作或者节水种植。山东省适宜播期10月5日—20日,最佳播期10月10日—15日,适播期内基本苗225万~270万·hm-2。晚播超过10月20日后,每晚播1 d,增加基本苗15万·hm-2,最多不宜超过375万·hm-2。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9 000 kg·hm-2产量水平建议施肥量一般为纯N 225 kg·hm-2、P2O5112.5 kg·hm-2、K2O 112.5 kg·hm-2、硫 酸 锌 15 kg·hm-2,其中纯N 50%做基肥,50%拔节后追施。均匀播种,播种深度3~5 cm,播后需镇压。11月中下旬做好化学除草,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越冬水。春季在拔节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旱地小麦一般在起身期至拔节期结合降雨追施。根据土壤墒情酌情浇扬花水,不建议浇灌浆水,灌浆后期禁止浇水。孕穗至扬花期,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用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 12.5%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雾,及时防治小麦蚜虫、锈病和白粉病。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适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