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师·好》为例浅谈国产青春类型片的突破和转折

2019-01-06 02:16王焜
戏剧之家 2019年32期

王焜

【摘 要】国产青春类型电影大规模注入中国电影市场,其剧情“套路化”已经被受众诟病,国产青春类型电影如何面对日渐多元化的电影市场,中国青春类型电影该如何发展和突破现有制作模式。

【关键词】类型电影;突破创新;受众需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2-0071-02

在青春片泛滥的中国电影市场,一部部“别人”的青春刷新着受众的“三观”。国产青春片中,有相当一部分影片总是散发着“不可思议”的剧情。相比之下,由于谦主演的《老师·好》好评不断。这部电影使我们重新体会到了久违的师生之情。没有“死去活来”的虐恋爱情,没有刻意去表现毕业时的依依不舍、各奔东西的离别之情,反而是唤醒内心深处对学生时代情感的追溯。这部电影,是中国学生的集体记忆。

一、人物的塑造

制作团队在演员的选用上费了一番心血。相声界元老于谦老师扮演的苗宛秋,在影片上映之前观众对此就抱有期待,一位德高望重的喜剧大师是如何诠释“人民教师”这个职业?果不其然,于谦老师角色反转的戏剧化效果打破观众对角色属性的认知,“苗宛秋”就是“苗宛秋”,没有贴上“于谦”的标志。于谦老师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在表演中不留痕迹,除掉了本身的人物属性化,不再是我们熟悉的“相声大师于谦”。不论是《战狼2》中的奸商,还是《老师·好》中的苗老师,他都将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细致入微,让观众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于谦”。

苗宛秋这个偏女性化的名字,很容易让观众放松警惕,但实际在影片中,苗宛秋老师是位刚正不阿、富有正义感、脾气火爆却又关爱学生的严师。安静,人物本身和她的名字一样安静,是一位温文尔雅、楚楚可人的少女,漂亮,骨子里却沸腾着无限热烈。她风华正茂,青春激昂,一心想考北大中文系,是被老师偏爱的“优等生”,是注定拥有灿烂未来的天之骄女。呆板的学生打扮,却掩饰不住清澈的少女感。安静总是穿着衬衫长裤,什么时候都是低着头,纵使有一张漂亮干净的面庞、被老师看作北大的好苗子,也难以掩饰她的自卑,家境的贫寒和艰难都写在脸上,时刻都想把自己隐藏起来。桀骜不驯的洛小乙,他一出场就散发着强烈的青春“痞”气,他的脾气无一不表现在脸上,腰后的砍斧印证了他“街头小混混”的标识。他是烈士的儿子,与多病的爷爷相依为命,生活虽然无忧,但实际上洛小乙的内心是存在缺陷、缺少被关爱的。在最需要陪伴的年纪却只有孤独一人,在最需要被呵护的时候却不得不承担起一份责任,他去“混社会”,在“九龙一凤”里寻找家的亲切感。关婷婷的泼辣,是剧情的调味剂,让原本枯燥的校园生活增添了许多味道。也许是最早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的那拨家庭,父母娇惯,养尊处优,但她是整部影片中最真实的一个,想要什么就去做了,不瞻前顾后,无所顾忌甚至不择手段,爱就表达了,恨就报复了,错就承认了,敢爱敢恨。在记忆深处,也许我们每个人的中学时代,都有这么一个性格豪爽、让人爱恨交加的同学;也许每个班里都有一个让我们印象深刻、“鬼点子”多的“王海”,除了学习,什么事都能想得明明白白,即使被罚站、罚蹲、罚趴、罚俯卧撑,都没有阻止“脑袋”的天马行空。

《老师·好》中没有流量小生,这些富有少年感的青年演员把观众一下带回到每个人的中学时代,他们没有个人属性标签,这就让受众看着他们,仿佛看见了曾经的那个年少轻狂、懵懂无知又满怀理想的自己。我们都能在影片中找到曾经的自己,他们演绎的是千千万万个银幕前的“我们”,让受众在影片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這是影片人物塑造最出彩之处。

二、戏剧结构及叙事手段在影片中被情绪化

群像式的戏剧结构设置将影片展开叙事。影片没有采用传统俗套的校园爱情,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重新使我们体会到了久违的师生之情。炙手可热的青春片中很难得有一部能够让我们真正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一下自己的过往,回忆一下当时的我们是怎么和老师“勾心斗角”的。那些年,我们不曾来得及回忆的时光,全都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涌上心头,最后有的人笑了,有的人哭了。虽然本片的剧情略有夸张,大部分人的中学时代没有学生敢明目张胆拿着“斧头”牛气哄哄走进教室,在“高压”的规章制度面前也很少有“洗剪吹”的潮流发型,甚至课外小说和“伪成熟化”的化妆品早在进校门前就被老师没收了。这些夸张的事情搬上银幕,也算是补偿了大多数人那时敢想而不敢做的叛逆的心。

苗老师说:“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才遇到了你们,而是因为遇到了你们之后有了这段最美好的时光。”在经历大学的时光,在被社会打磨后,看完这部电影后的你,是否想起那些年奋笔疾书的日子,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当年你也是这样备战高考的。

影片讲述的是改革开放后的年轻一代的成长,在绝对化权威渐渐削弱的年代,那个时代的孩子都有了自己的个性,叛逆、极具生命力、敢于挑战权威。苗老师像极了我们身边焦虑的老一辈,自信得仿佛早已看穿了孩子们的命运,在这样的小城,除了考上名校才有前途,什么爱好、个性、自由都帮不上忙,在他们这里统统被抹杀,这里面或许还有这些老一辈人不可言说的痛,影片后段,苗老师从抽屉里拿出那张珍藏的北大录取通知书,我们便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让观众感到惊喜的是,整部电影并没有想象中的跌宕起伏,甚至没有意料之中的“亮点”,影片全程就是在记录一段回忆,回忆录一般朴实的故事脉络。在这部青春校园电影中,没有出现早恋,虽然没有爱情,但是有最真挚的友谊,最感动的陪伴,以及让我们咬牙切齿又难以忘怀的师生情。

三、影片元素符号化后的指意

影片中,抢尽苗老师风头的恰恰是那辆区里奖励给他的28杠自行车了。1985年的南宿一中,在那个物质资源匮乏的年代,苗宛秋老师神气地推着自行车昂首走在校园里,接受着周围师生羡慕的目光和纷纷而至的恭维。而在影片中,28杠自行车有着不可替代的符号化指意,代表着那个时代,也代表着苗老师。自行车作为优秀教师的奖品,作为体制内的人,苗老师对于这种荣誉十分珍惜,然而就是这种珍惜,成了学生们报复的对象。果然,好景不长,这辆无辜的自行车就成了洛小乙撒气的替代品,洛小乙心想“收拾不了苗霸天还收拾不了你?”这辆自行车无意于指向苗宛秋,被洛小乙几番摧残之后,黑色的漆皮被刮掉,还缠上了绿色胶带。为了入团、为了消除自己的处分,洛小乙不惜把苗老师的自行车挂到路灯杆上,以一招调虎离山计从办公室顺利拿到了处分单。最后,苗老师看完生病的学生后,发现自行车丢失。同学们自发为苗老师寻找并成功找到归还苗老师。

自行车作为很好的借物喻情的介质,自行车的面貌从新到旧,学生的态度又从破坏到寻找守护,从侧面反映了师生关系,从水火不容到冰释前嫌和好如初,自行车是影片情节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情感变化的载体。

四、影视美术设置的优与劣

安德烈·巴赞曾提出的电影现实主义美学,其中对电影影像本体论的叙述:核心观点是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体统一,也就是真实还原现实。看得出来,为了还原20世纪80年代的真实场景,制作团队还是费了很大的心血。从场景设置到人物造型,都较为真实地还原了当时的风格。教室的布置、发旧的课桌、硕大的录音机,甚至是写有“报效祖国”的短袖上衣,等等,让观众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自己曾经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特有标识。场景的真实还原让不少观众连连赞叹:“我们那时就是这样。”但再细致的还原也难免出现纰漏,80年代却出现了90年代才有的服装款式成了影片的一个诟病,而且还用着当下才出现的商品,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东西,却关乎基本的历史事实,不仅直接影响着观众对剧情的情感投入,也可能在无形之中误导观众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五、《老师·好》背后所反映的市场需求

《老师·好》没有选择作为春节贺岁片上映,从而避开了同《流浪地球》和《疯狂外星人》的排片对抗,在被誉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后的余热期,《老师·好》为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一丝情怀,稍微平复了《流浪地球》“劫后余生”的兴奋骚动。在观众感受中国科幻里程碑似的电影的兴奋和狂热中,《老师·好》的出现如同温柔的镇定剂,让躁动的中国电影市场渐渐恢复平静。青春题材的类型电影在近些年已经见多不怪了,看多了反而越来越“腻”。受众对于《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夏有乔木,雅望天堂》这类的校园爱情电影已经变得麻木,《小时代》再也调不动观众的口味。受众不会再为这些空洞乏味的青春爱情故事买单。市场更需要不同的情感诉求和新鲜的故事。《老师·好》成功的一大因素就在于题材新颖,满足了受众的需求。早些年火热的中国青春类型电影无非就是同学情、兄弟情、闺蜜情,而对师生情的叙述在中国电影市場是较为少见的。虽然在《青春派》中也曾出现过对师生情的诠释,但和《老师·好》相比,不过只是蜻蜓点水般的抒情模式。《老师·好》的成功,在于不走“寻常路”,满足市场大众新的感情需要。但《老师·好》过于浓厚的商业元素也影响着受众的观影体验,容易降低受众对影片的“好感度”。

六、结语

真正打动人心的青春片,不仅仅是遗憾和怀旧,也不单纯是轰轰烈烈的青涩恋情,可以表现“青春”的元素有很多,但电影所传达的更应该是受众观看之后,对人生、对世界的理解,产生一种全新的感悟和心理共鸣,引导并寻找到人生中新的可能。《老师·好》对现实生活中师生情恰如其时的深刻反思,直击人心,它没有去刻意迎合观众,而是用最大的诚意尊重观众。

中国电影是动态发展的过程,类型电影并不固化在某一个点的,电影叙事的多元化、包容化、开拓化要逐渐增强,通过不断的创新意识和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青春题材电影的进步和发展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2017.

[2]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3]王志敏,陈晓云.理论与批评:电影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4]吉尔·尼克尔斯.电影研究导论[M].北京:世界图书馆出版公司,2013.

[5]让·米特里.电影美学与心理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6]姬政鹏.当我们谈论青春片时,我们在谈论什么?[N].中国电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