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鸡坨土陶技艺的变迁与当代传承

2019-01-06 06:37孙海洋
艺海 2019年11期

孙海洋

〔摘要〕位于重庆黔江濯水镇东北部的石鸡坨在宋代便出现有土陶作坊和烧陶土窑,土陶产业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已于2016年被列入第五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本文主要探索石鸡坨传统土陶的文化起源、手艺发展及传承现状,通过文献梳理以及对生产环境的实地调查,更好地解析了它的艺术变迁与衰退原因,以寻求石鸡坨土陶技艺传承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石鸡坨土陶;技艺变迁;当代传承

石鸡坨传统土陶手工艺制作,历经数个世纪的历史变迁,全手工原生态的制陶方式、传统的作坊、烧制的阶梯窑等都残留着人类发展的印记。其土陶产品造型简洁,古朴,色彩单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渝东南地区更是独树一帜,被当作一个地区的文化遗产而被认可,并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对该地区的人们持续产生影响。

一、石鸡坨土陶艺术资源的形成

黔江石鸡坨村,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丰富而又特色鲜明的村落,距县城约18公里。毗邻濯水古镇和冯家街道,阿蓬江穿境而过,以峡谷峰丛地貌为主。境内交通便利,与国道319线、渝怀铁路和渝湘高速纵横交错,地势较为复杂。据《黔江县志》记载,虽在此处未发现窑床,但在第一层与第四层出土有宋代特征的陶片,残陶为夹砂灰陶,陶片外底平内底尖、鼓腹、身布粗弦纹,施半青釉和未施釉的内、外底平的高腹罐残片等特征,具有宋代陶器的特点[1]。从文化遗存上确认濯水石鸡坨土陶器始于宋朝末年,是阿蓬江流域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宋代土陶文化遗址(见图1)。遗址地处一个陡坡台地,东临高山,南北为浅丘台地,四周有粘土和高岭土分布,面积约两千平方米,距阿蓬江约三百米,地表有陶渣裸露。历史上,石鸡坨土陶产业是带动黔江石鸡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在陶土原料、自然燃料、市场需求、交通与商贸往来等要素的影响下自成一体[2],有相对完整的体系,有较高的保护和开发价值。“任何个体或群体都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由此被归纳入某种文化类型。[3]”石鸡坨传统土陶技艺是随着人们社会实践的发展,顺应于历史、文化、信仰和习俗,才逐渐汇聚形成了特殊的陶文化类型和生产空间。

二、石鸡坨传统制陶的市场化变迁

石鸡坨土陶文化兴起的早期,其产品、功能、技艺、售卖、传承等,均为解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因土陶价格低廉,很多人选择土陶作为生活用具,本地及其周边市场的土陶需求量大。据《黔江县志》记载,黔江境内的陶瓷生产地域为犁弯、濯水、冯家、蓬东、水田、中塘6个乡镇,而濯水石鸡坨土陶产生时间最早,且销售区域广泛。截止民国35年,黔江县境内有13户,四十多人从事制陶业,生产规模扩大。1950年,成立了县陶瓷生产合作社,厂址在冯家坝。[3]在20世纪70、80年代,当地制陶业实行公有制,创办集体国营厂、社办企业或村办企业等制陶厂,组织烧制陶器及相关产业的人达三百余人,年产陶器四千多万件。陶器制品畅销到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外的大中小城镇(或旅游热点城市)。在21世纪初,随着现代陶瓷产品、塑料制品等外来商品的涌入,几十家土陶作坊相继倒闭。如今,只有少数几家制陶企业在经营生产,产销量都不大(见图2)。

长期以来,石鸡坨土陶市场是当地赖以谋生的基本条件之一。石鸡坨传统土陶艺术产业变化经历了迅速发展、衰退、复苏等阶段,导致其产业变化的原因诸多,既有来自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据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土陶产品创新问题。由于石鸡坨一带土陶所需的陶泥自给率不足,制陶技艺落后,产品创新不够,柴烧耗时费力、影响效率等,是导致产业衰退的直接原因。从土陶种类而言,其生活用品为主的器物在于实用功能,较为广泛的使用且时间较长,传统形制得到全面继承,但总体呈逐渐衰退之势。相较于手工制作为主的工艺流程,逐步被半机械制作替换,生产效率提高与否以及质量的提高需要历史检验。从土陶装饰而言,现成图案模型已不见使用,现代设计得到了发挥,将土家族苗族传统的图案、纹样尽可能运用在土陶上,使土陶纹饰图案更为丰富,这本是一种进步,但过分追求装饰效果,逐渐失去土陶本身个性和特色。同时,由于大批量生产,工匠们按预先确定的器型,运用机械装饰、刻意求工和重复制作,产品显得雷同呆板。甚至为了追求商业利润,呈现大众化生产趋势,部分产品粗制滥造,独具特色的精品难以再生。

其次是市场原因。无论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年代,还是现代社会,市场依然是实现跨文化商业交流的重要场所。近、现代工业产品对石鸡坨土陶市场与土陶文化的冲击是产业衰退的最根本原因。田野调查中,了解到当地家庭日常生活中使用土陶产品的占比只有10%-30%,大多數家庭只是小部分使用土陶用具;至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土陶类装饰品的家庭是很少的,特别是有色彩的,质量较好的,精品的艺术品更是少用。同样的生活用品,出售价格却是工业制品的2-3倍,尽管特色鲜明,且质量较好,美观耐用;但懂得欣赏这样的产品,又愿意出较高价格购买的人在减少,市场逐渐变小。以至于20世纪初期石鸡坨土陶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第三为审美观念的变化。在不断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必然会促进审美观念的变化。这种变化仅从当地人在选择土陶产品上就能体现出来。过去,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关系到当地家庭的生计问题,以此来解决人们的生活用具问题,手工技艺制作是被人们普遍认同的,并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如今,引入了新工艺、新材料和新工具,为土陶商品生产和参与市场提供了新的条件,土陶的商品化生产是一个显著的特征,这是市场规律所决定的。从古至今,人们价值观、审美追求的变化,石鸡坨土陶经历了从传统手工制陶一商品化一市场化一个性化的发展和扬弃。但是其手工技艺制作在本土市场上并未减弱,这与石鸡坨土陶总量相比,形成一定的反差。由此可见,人类的技艺必然与其“需要、兴趣、素养、性情、习惯以及操作能力和水平紧密关联”[4]。

三、石鸡坨手工土陶技艺的当代传承

石鸡坨土陶通过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的发展把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经验和思维创造总结成一种造物精华,用文化活动所提供的产品、技艺以及服务等形式进行教育传播和传承。关于石鸡坨土陶技艺的起源,现在尚无直接的资料,只能根据间接的传承人口述和调查资料分析。

(一)立足产地,发扬家族式传承

据土陶技艺传承人刘沛良介绍,“在宋代,石鸡坨地区即有烧陶土窑、土陶作坊和制陶艺人,其生产历史悠久。石鸡坨<刘氏家族>原为刘邦的后代。王莽篡位后,刘氏祖先流落到民间,从中原往南迁来到黔江定居,发现了石鸡坨优质耐高温的陶土,制陶成为维持生计、重振家业的手段。由此,石鸡坨便有了土陶制品作坊,刘氏的制陶技艺才得以流传至今。”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由于土陶生产主要是作为一种家庭副业,土陶技艺以个体作坊家族式传承为主要特点(见图3),反映了基于社会需求的连续性,以及当地人对传统技艺价值的一种自觉。目前,刘氏土陶制作已代代相传至29代(刘沛良)和30代(刘海龙)在继续烧制,代表性传承人刘沛良多年从事土陶制作和设计,形成了较有个性的艺术风格,多件作品参加国内外展出并获奖,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塔壶》《提梁壶》《龙头壶》《蝴蝶壶》《松竹兰梅茶壶》等,被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称号。同时也看到,随着时代变迁,大多数刘氏子孙后代不再继续从事土陶制作,后继乏人,工艺传承面临失传的局面已经显现。一直以来,石鸡坨土陶艺术产业的不断发展是依靠大批鲜活而富有创造力的传承人,我们要正确认识土陶技艺传承与传承人共生共荣的一体关系[5],才能打开土陶活态传承的新局面。

(二)校地融合,依托院校师生传承

当然,国家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以来,石鸡坨土陶技艺从高校乃至中小学的教育层面进行宣传和推广,围绕“非遗进校园”——土陶技艺项目传承活动的开展,改善院校师生艺术实践条件,加强传统文化“特色教育”的浸润作用和文化认同属性。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高校有着天然的传承优势,与石鸡坨土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按照“校地融合、资源互补、协同创新”的理念,推动石鸡坨土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功能。如重庆市文化委员会、重庆旅游职业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机构在石鸡坨建立“重庆市非遗扶贫工坊”“校外陶艺实习实训基地”“驻重庆黔江传统工艺工作站”“黔江陶瓷柴烧基地”的发展模式,将科学研究、教学改革、社会服务与土陶艺术传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开拓学生就业创业渠道都具有特殊作用。另一方面,借助地方中小学校教育平台,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传统土陶工艺文化,以新的视角、新的观念和新的表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对生长环境与精神世界的实驗和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质量,实现基于非校园素质的养成。如重庆市黔江中学校、黔江区民族小学校在石鸡坨开设“通用技术实践基地”“历史课程创新实践基地”“乐陶工作坊实践基地”等,进行主题活动、创意工作坊外训,致力石鸡坨土陶技艺的良性传承和社会普及宣传,产生了较大影响,传播效果明显。

(三)拓宽渠道,面向社会人群传承

在具体的制陶工艺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依靠内生力量的传统方式,联合外在力量的社会人群传承共同建构传承体系是关键。近年来,石鸡坨土陶文化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切实发挥资源优势,践行社会责任。此外在重庆市文化委引导下,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建立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石鸡坨土陶传统制作技艺传习点等传承平台,让石鸡坨成为了非遗传承与艺术教育的重要阵地和窗口。通过面向社会开展各类非遗项目的培训、社科普及教育等工作,完成了“渝鲁共建非遗扶贫培训重庆市黔江区贫困人群(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培训班”“黔江区‘三区人才文化服务活动”等研培计划,培训过程中,明确“‘用字引领,土陶为当代生产生活所用,为人们丰富生活、提高生活品质所用,既要有用,也要好用”[6]。为此,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工匠、民间艺人、从业者、贫困人员等传承人(群),扩大就业、带动创业,促进传统土陶产品走向市场,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综上,石鸡坨土陶工艺市场是一个自发形成的陶文化市场,与全国各大陶瓷文化市场相比规模尚小。但其土陶传统手工艺的“核心价值”经过长期积累,对它进行总结分析,为进一步整合资源、规范市场,赋予某种人性化特征对其进行精心提炼,或可成为产业发展后劲的重点考虑之一。新时代人们在价值观念、文化观念上的转变,新的陶艺种类、材料、工艺技术的传人,逐渐改变了石鸡坨传统土陶制品的价值。笔者认为:不论是工艺品企业还是作坊,都是以当地传统土陶制作技艺为基础,在文旅繁荣市场而进行土陶生产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是值得探索的。有了市场对传统土陶及其技艺价值的重新确认与强化,才能激发人们传承、创新和发展传统工艺的热情。另外,对石鸡坨土陶技艺传承方式、工艺作坊、生产规模、市场化等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利于振兴民间土窑陶瓷产业品牌,促进区域未来文化生态结构的建设,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四川省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黔江县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 P521、P321.

[2]吴海燕,肖泽平.石鸡坨土陶的文化旅游价值研究[J].民族论坛,2016(10):76-80.

[3]李劼,生计方式与生活方式之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45-51.

[4]谭超,谭宏.人类学视角中的荣昌陶艺——关于荣昌陶艺的田野调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05):14-24.

[5]余继平.基于传承人本体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初探——以武陵民族地区为例[J].四川戏剧,2012(06):102-105.

[6]赵罡,刘禹.固本浚源 传承创新——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非遗研培实践探索[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43-4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石鸡坨土陶艺术资源开发与创新性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SKGH287);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16-GX-078);2018年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校级课题(课题编号:XJKT-2018-0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