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定
[摘 要] 为了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中职教育教学方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中职生核心竞争和就业能力。备课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和环节,应该在备课系统设计过程中,从中职生自主学习的实际需要以及教师的备课需求和专业成长出发,立足课堂实际,吸收传统手写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借鉴优秀网络备课平台的先进设计理念,依据软件设计的标准和规范,设计一款实用的、多媒体的、导学性的、交互性的智能导学备课软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关 键 词] 中職生;导学;纸质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网络备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022-02
笔者在中职学校从教二十多年,教授过许多门课程,备写过许多本教案,但如今还是感觉没有一本教案是完整的、系统的、最具实用价值的。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的教学内容、目标、要求、手段、方法、环境以及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求在变,即教与学是动态变化的,承载教学内容、目标、方法等教学环节的备课工作也应该是动态变化的。尤其是对我们职业教育,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不断涌现,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标准也在变化,迫使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基于现实需要,我们必须从备课环节做起,下面谈一下“中职教师信息化导学备课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几点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一)针对中职教师的需要开发
当前,中职学校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得不开设许多专业,各专业又开设好多课程,由于师资配备不足,实训场地和器材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各专业班级班额不能太大,从而导致班级数量多,往往一位教师要带三个以上班级、两门以上的课程;再加上职业技术更新快,教材版本更换频繁,现成的教学资源匮乏;教师的其他事务也多,留给教师的备课时间自然就少;还有大部分学校还在使用手写教案等原因,造成教师授课任务繁重,从而难以保证备写教案的质量,致使教案使用价值不高。通过本系统的开发和利用,让教师精心设计的教案便于更新,重复利用,从繁重的手写教案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研究和学生辅导上。
(二)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开发
中职生大多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自信心不足,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欠缺,好动贪玩,很难通过一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本系统在设计上以课前导学、课中解惑、课后巩固拓展的方式吸引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学习体验和自学习惯、能力的培养。
二、信息化原则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主要包括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手段两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利用本系统备课时,以信息化的观念和思考方式考虑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增强体验和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取有用的知识。信息化在本系统中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一)备课系统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处理软件系统
完整地包含备课的各个环节,把备课内容、备课素材资料集成于系统中,根据导学的需要依次呈现给学生。
(二)充分利用好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
在本系统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点的理解,了解知识点的应用,把与知识点相关的网络链接、文档、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资料集成于知识点资料库中,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资料并加深理解,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它作为本系统学习的素材
多媒体课件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将图片、文字、视频、音频、动画等媒体有机组合在一起,传递教学内容,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课件。该课件充分发挥了不同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多感官地学习知识,大大地提高学习效果;有利于学习情境创设、情景再现、化抽象为形象、突破时空限制、展现宏观和微观世界,还有利于模拟仿真、加大知识容量、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提供想象空间等作用。虽然教师不能制作每一课程每一课时的多媒体课件,但是老师可以在网上下载或共享别人制作的课件,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
三、导学性原则
“成长的最佳方式是自觉,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自学”。“自学”就是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状态;是一种自我激励、自主成长、自我发展的状态;是一种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学习状态;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种承认学生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能力。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习是时代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人适应社会、行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导学性原则要求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化
本系统把教师所任教的几门课程,分别按学期、课时、知识点、详细内容的层次结构方式进行组织,即每门课程分学期有教学计划,每学期分课时有教学内容、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练习、教学反思等教学环节,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又分为多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设有多种媒体形式的学习素材,每课时也设有多种媒体形式的选择、判断、填空等题型的练习题,还对练习题设置了自动评价功能,评价结果还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提示信息等。这样设计的好处,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层次,便于学生梳理知识。
(二)注重教学内容导学化
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相当于导学案,教师可打印出来或借助网络传送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记录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同教师和其他同学一同解决问题,课后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和知识拓展,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释疑解惑的作用。
(三)注重习题的多样化
对每一课时的练习题,设有单项、多项、判断和填空等题型。每一种题型,按难易程度分为3到4个难度等级,每一个练习题在学生解答后都会给出已答答案、正确答案、提示讲解。这样的设计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特征和自学需要。
四、人性化设计原则
人性化设计就是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人的行为习惯、心理情况、思维方式等,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使体验者使用起来方便、舒适。即在设计过程中要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在需求,让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美好的体验感觉。本系统是一款应用软件,适用于教师和学生的软件。因此,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除了要完成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基本需求以外,还要考虑人性化和人文精神的因素,让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方便快捷和人文关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软件各界面设计风格上,兼顾统一风格与个性差异的关系
從界面颜色搭配、窗口大小比例、控件大小和位置以及文字字体、字号、文字颜色上考虑统一与个性的关系,使设计出的界面能够引发师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一种美好的心理感受,做到人性化与个性化、人文精神的统一。
(二)要注意礼貌用语
从软件名称、窗体名称、控件标题、操作提示、错误提示等文字用语上,要关注人的情感、注意礼貌用语,借助语言词汇的妙用,取一个恰到好处的名称,往往会成为设计人性化的“点睛”之笔。如同写文章一样,一个绝妙的题目能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想,给主题以无言的升华。
(三)从软件使用的角度上考虑用户操作的方便和快捷
在菜单设计上把功能相关的命令设计在同一菜单中,把菜单中最常使用的命令以按钮或其他控件的形式放在工具栏中,还可给最常用的命令设计快捷键等。
五、规范化、标准化原则
本系统是一款软件,要依据我国颁布的《GB/T 8567-2006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进行设计和开发,该规范把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软件维护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具体的标准、要求和任务,每一阶段之间又是递进完成的过程,在此软件设计过程中,重点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可行性分析阶段,一定要弄清楚软件的开发目标,综合考虑选择的技术手段,包括设计语言、数据库、开发环境等方面。
2.在需求分析阶段,一定要根据师生的使用需求,确定软件的全部功能。一旦有了明确的功能目标,一切工作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然,在设计过程中就会出现混乱,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浪费。
3.在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一定要设计出软件的处理流程,它对软件结构设计、模块划分、功能分配等工作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也能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4.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数据的冗余度,降低数据表的个数。根据软件的复杂度和数据量大小,合理选择数据库;为了编码的需要,要对数据库、表、字段的名称做到“见名知意”的规范命名;还要考虑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合理设置主键、外键也很重要。
5.在代码编写阶段,有规范的命名规则,重视代码的重用和注释作用。规范的命名规则对软件程序编写显得非常重要,包括命名空间、类、变量、方法等的命名。代码的重用是指代码的重复利用,一般把对数据库的相关操作和对一些控件的设置、遍历等分别封装在不同的自定义类中,以便于编码时提高代码的重用性,减少程序量,降低占用存储空间,提高程序运行速度。注释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用户阅读程序,便于后期软件维护,对关键的语句、变量要进行必要注释。
总之,本软件的设计是一个系统性、逻辑性、实战性很强的系统工程,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只要我们本着为师生服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规范的设计理念进行精心设计和开发,相信能更好地服务于中职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刘芳民.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甘肃职业与成人教育,2016(3).
[2]陈生寿.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考[J].甘肃职业与成人教育,2016(3).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