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军
(甘肃省永昌县畜牧工作站,737200)
现阶段,随着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疾病的发病几率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积极的做好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传染性疾病作为畜牧养殖业的常见病,有着极强的危害性,严重威胁到牧区动物健康。由于传染性疾病有着较强的流行性以及传染性,预防必然重于治疗。
针对畜牧养殖业来说,定时定期的做好疾病检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这是降低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工作。在这一过程当中,应充分的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状况,制定一套完善的疾病检疫制度,并严格的按照检疫制度来展开各项工作,一旦发现动物患病,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治疗,避免出现大面积的传播。与此同时,要积极的做好消毒工作,尤其是墙面、地面、槽具以及进出入车辆,必须要进行彻底的消毒。除此之外,在疫病的高发期,应做好对通风工作、确保光照正常,合理的控制好温度,以此来有效抑制细菌以及病毒的传播[1]。
养殖户以及养殖场在动物养殖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确保饲养环境的健康,及时的将动物的粪便、尿液清理到,避免更多的动物接触,以此来确保环境卫生,降低动物的发病几率。与此同时,养殖场要进一步完善养殖设施设备,设置完善的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正常流通,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疫病的发生几率。同时也要设置完善的排污设施,避免排泄物被更多动物接触到,确保环境健康,避免感染疾病。
各个地区应充分的结合畜牧养殖业在不同阶段所极易发生的一些传染性疾病,必须要积极的做好预防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人的作用,起到良好的疾病防治效果。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喂养制度,充分的结合不同动物的需求,进而科学合理的配置饲料,最大限度的满足其生长营养需求,切实提高其抗病能力,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除此之外,要严格的保护好动物的生长环境,及时的进行通风、排污、确保光照正常,避免细菌的大量滋生,确保生长环境健康,避免传染性疾病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最后,养殖户还应坚持自繁自养的理念,尽量避免从外地引种。如必须要进行引种,需要做好隔离饲养工作,确保无异常之后才能够进行合群饲养[2]。
现阶段,我国在畜牧业传染性疾病的检测以及防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举个例子来说,禽流感的防控,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综合的预防措施,将疫区的种禽以及蛋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消毒工作,认真清洗防护用品,做好对疫情的综合性分析,进而研制相应的疫苗来提升防控效果。当前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动物种类数量越来越多,同时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现有的传染性疾病防控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时代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更好的防控传染性疾病,畜牧养殖业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进一步提升传染性疾病的检测准确率,避免出现遗漏等现象。其次,应加快新型传染性疾病疫苗的研制工作,使其具备更好的预防效果。最后,要进一步加大对技术以及药物的研发力度,帮助病畜更快恢复健康。
新形势下,各个地区应积极的做好对动物传染病疾病防控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得广大养殖户都能够充分的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所在,进而更加积极的配合完成疫病防控工作。同时要做好专业技术培训工作,使得广大养殖户能够掌握更加先进的动物疾病防控知识、技术,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几率,确保畜牧养殖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