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珍,付晨晨
(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 261053)
当前国内外的思想形势依然错综复杂,落实“两个维护”的任务依然艰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教育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学生身上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是高等教育平稳发展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前提。中国共产党自建立至今,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从未停止。在近百年的革命斗争、建设历程和改革创新过程中,形成了带有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精神气质的红色文化。这种红色文化体现了共产党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和奋斗精神,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缅怀革命英烈,号召我们传承革命精神,“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1]
红色文化教育主要是指教育主体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涌现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纪念物、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传承的革命历史、先进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教育客体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2]。在理论上,国家、社会、家庭和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同的实施主体,只有四方面发挥协同作用才能取得最优的育人效果。但是,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四个实施主体中,国家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相关部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主要制定者;高校则承担着解读、细化和落实国家相关部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责任;社会和家庭的职能是缺位的。因此,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还是由高校肩负。具体来讲,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其实就是高校充分运用红色文化对大学生进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教育[3]。
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已经是各高校提升思政育人效果的重要方式。自2007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被列入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以后,高校对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开展更加系统和规范。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红色精神氛围相对浓厚,所在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相对较早,理论研究成果和教育形式的探索也相对较多。以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红船精神等为例,这些地区所在省(市)的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形成了较大的品牌影响力。但是以评价机制的不健全为主线,在教学方式与内容、校园活动融入性、校内外资源整合、新媒体依托方面也暴露出一些共性方面的问题。
目前高校对红色文化教育效果的评价机制不健全。一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思政课或者选修课一般以闭卷考试形式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理论知识的识记性考核。对学生红色文化历史观和正确审美观的评价,红色文化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引导、坚强意志的磨练、投身国家和社会建设的“中国梦”的价值观引导等方面的评价则体现不足。导致出现学历史寻根红色文化停留在“学”和“考”的应试教育层面,对学生的品性养成关注较少。二是在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外实践方面,一般以学生参观红色文化基地、参与红色文化演出、品读红色文化经典等的数量为考评依据,进行综合素质测评的加分。没有利用好红色文化教育对学生干部选拔、使用和培养,学生评优评先、学生党员发展等体现学生品质等个体性差异的形成性评价和推优性鉴定。
一般还是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授课方式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理论和知识的灌输。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大学生规范地认知和掌握红色文化历史,避免娱乐化庸俗化解读红色文化历史是必然性要求,这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单靠这种教学方式,必然会降低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热情,达不到思政育人的效果。教学内容上,高校尚未充分挖掘地方性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未将体现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学生无法感同身受身边历史的厚重、体会身边改革成果的不易,学习身边红色先锋的奋进。
校园活动作为高校育人的第二课堂,对学生思想引领的作用已得到各高校的充分重视。品牌性活动已成为各高校展示学生风采和育人成果的名片。但是如何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红色文化名片,还处于探索阶段。现在高校开展的红色文化校园活动,一般都以革命战争发生或者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建国和建党的周年庆祝等大事件的重要历史节点为契机,这确实能起到铭记历史的警示作用,但是如何将丰富的红色文化融入到日常的校园活动中,并形成体现地域性红色文化的品牌活动,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探索。此外,在校园活动的组织和参与度方面,红色文化校园活动如同其他校园活动一样,一般是团组织或者学生会组织负责倡导,参与学生的覆盖面相对较窄,不能体现红色文化活动对全体学生的教育效果。
目前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大多还是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等学生工作人员负责为主,专业育人、管理育人的跟进不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机制大多体现在口号层面。校内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人才资源、设备资源,课程资源等尚未形成系统性开发和利用。对红色文化作为思政育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就被弱化。另一方面是对校外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现有的利用方式集中体现在瞻仰红色文化遗址、参观红色文化纪念馆等感观层面,而对校外红色文化的人才资源、实践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程度较低。
在新媒体融合时代,虽然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部分高校早已率先通过建立红色网站的形式占领校园红色文化宣传的主阵地,并取得了较好地舆论导向效果。但是大部分高校的红色文化宣传并未打通“报、网、端、微、屏”等各种资源、实现全媒体传播情况,进而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4]在传播形式上还是传统的单项传播,缺乏对青年学生等受众群体的接受方式和互动形式的把握,不能很好地调动该群体的积极性,进而降低了宣传效果。
3.1 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中红色历史讲授为普及点,规范学生的红色历史认知。在教学内容上,思政课教师除了按照国家和学校教育教学要求,系统规范地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基本内容,纠正学生对基本历史事件掌握不准,对红色文化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还要突出地域性,补充教材之外的省、市、县的红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身边历史、身边人物的感受性,增强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在教学方式上,除了教师讲授之外,还要增加情景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主题式教学等形式,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课程的开设方式上,以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人物专题等角度开设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选修课,让不同需求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3.2 丰富校园文化主题和形式,创建党团活动红色文化品牌。一是在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中可以加入一些红色文化景观,特别是体现学校发展与当地的革命和建设精神相融合的红色文化元素,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校园文化的开展除了以专业为依托,体现时代风貌,还要结合学校党建、团建的最新开展要求,深度挖掘我党最新理论精神与红色文化历史的契合点,通过演绎旧历史贯彻新精神。三是引导和规范学校红色文化社团的发展。既要规范社团名称、活动方式,更要对红色文化社团开展的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使其名副其实。
3.3 创新实践模式,加大开放教育力度,增强红色文化的实践育人效果。针对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大多局限在校内,在“走出去和引进来”方面有待改进。在“走出去”方面,在培养学生思想骨干、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党章党史和理论培训之外,还要引入红色文化实践,增强实践育人效果。这些实践活动,除了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新生军训教育,也要将寒暑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重点地向革命老区倾斜。实践内容除了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也可通过红色文化调研、红色文化地区科教文卫发展帮扶等形式进行。在“引进来”方面,拓展校外红色文化教育的专家资源、景观资源对校内育人的渗透作用。
3.4 结合互联网发展和自媒体普及的新形势,创新红色文化教育的依托载体。在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的今天,要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红色文化的宣传形式。学校可以尝试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宣传专题网站、红色文化公众号等,发挥新媒体的传播效果。及时更新和补充新媒体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还要了解学生群体对红色文化的兴趣点,采用适合他们的接受方式,增强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
“四位一体”式红色文化教育模式构建有效性体现在学校的育人效果上,最终要通过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实现。高校要将红色文化教育的育人效果通过学生学业考核、综合素质鉴定、学生干部培养、学生党员发展、学生毕业鉴定等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方面进行检验。改变目前单纯以闭卷考试、分数高低评价学生对红色文历史化掌握程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