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

2019-01-06 17:25陈圣乐
福建茶叶 2019年7期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政治

陈圣乐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思想政治课程,一直是我国高校的必修课程之一。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视程度更是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等特点,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上存在一定难度。此外,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内容偏向理论,在与实践转化和结合上存在一定的瓶颈。因此,如何改进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方式,提升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成为当下高校老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之一。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凝聚了以儒释道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的学说精髓。数千年来,为我国人民的精神世界起到了指引和教化作用。时至今日,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依然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发挥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习近平同志,曾在多个场合之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所在。因此,站在茶文化的视角下,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将茶文化引入到思想政治教学实践当中,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效果有着现实且必要的意义。

1 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因素

思想政治课程偏理论的课程特点,使得其与实践的结合度不够紧密,因此也暴露出大学生的教育实践中的一些弊端,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的让思政理论内容充实当代大学生的头脑,将理论落实到实践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其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到的,“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自己,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然而,和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偏向理论,理解起来枯燥乏味,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缺乏地气儿。学生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有效激发。影响到学生思政教育效果的另外一个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践渠道,缺乏紧贴时代的教学案例,在内容上不够生动,感染力不强。

1.2 教学模式落后单一

尽管最近几年,高校也在积极的进行课程改革,一些新的教学手段被逐渐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但针对于思想政治课程,大多数教师还是以填鸭式的教学授课模式为主,教学模式落后单一,教学目的也很纯粹,就是为了能让大学生们考试及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围绕课程大纲来上课,学生也只能被动的接收,围绕着考试可能涉及的内容进行主要学习,考试不涉及的内容,则直接选择了忽略。考前辅导时,授课老师也只是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划重点”,学生针对所划重点进行死记硬背。长期以往,授课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思想政治教育更是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1.3 重视程度有所欠缺

前文提到,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开展的重视程度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在学校这个封闭的范围内,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受到三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高校扩招,每年有大批的学生走入高校,与此同时又有大批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为了更好的吸收生源,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毕业生就业机会,将更多的学科建设集中到优势学科及专业学科上,而对思想政治课程这样的非专业学科,大多数情况下是要求较低,能正常进行教学活动即可。

其次是来自任课老师的不重视。影响任课老师教学热情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的不重视,对学科建设、课程改革的投入力量较小,势必使任课老师产生心理落差,从而影响到教学积极性。另一方面,尽管思想政治课程都是以必修课存在的,但毕竟属于基础课程,当课程授完之后,与学生不在产生交集。因此和学生共处时间较短,很难产生和谐、长久的师生感情。所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课程教学改进的积极性,更影响为学生创建思想政治实践机会的积极性。

最后是来自学生对思政课程的认知不够。在我国,思想政治课程始终贯穿在一个人的受教育过程中,只不过在内容上是由浅至深,由点到全面。因此,大学生首先会对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似曾相识,学习兴趣自然也无法得到激发。此外,近些年来,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每到毕业季,“最难就业季”、“就业年”等字眼都会刺激到在校大学生的神经。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上,对思想政治课程在内的基础课程,所持的态度就是“及格万岁”。再加上思想政治课程本身枯燥乏味,缺乏有效的实践平台和机会,所以在校大学生无法给与思想政治课足够的重视程度。

2 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和利用茶的国家,茶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700多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和茶文化不断主动和被动吸收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其精神内涵也涵盖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

2.1 茶文化内容

柴米油盐酱醋茶,被誉为中国百姓的开门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被誉为文人七雅事。由此可见,茶在我国是一种雅俗共赏,具备高度普及的物质。茶文化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外在的物质文化方面,即包括茶叶的种植、生产、经营、种类等,还包括茶叶的流通方式、消费方式,以及历朝历代各种茶政等等。其二是精神文化层面,主要是指以茶物质为基础,所赋予茶的各种文化信息,重要包括与茶相关的各种知识、文化、历史、艺术形式、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等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的传统茶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亚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儒释道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学说,都在茶文化中有所体现,也都因为茶和茶文化的普及,得以推广和传承。茶能够有效的帮助人们净化心灵,放松身心,在喝茶的过程中,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社会,茶和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不仅得到都市精英人群的认可,在普通人群当中也会引发强烈的共鸣。

2.2 茶文化内涵概述

具体到茶文化内涵,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最为得到共识的传统茶道精神,是“和、静、怡、真”四个字。其中,“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我国茶文化的最高指导原则。儒家和谐中庸,天下大合的理论,释家的“茶禅一味”的哲学感悟,还包括道家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学说。都可以通过一杯茶水得以体现。“静”指的是习茶所需的内在心境和外在环境,只有心态平和,在幽静的环境中,才得以品出茶外之味。“怡”指的是喝茶之人,通过感知、想想、理解等多种心里活动,最终悟出茶文化的玄妙之处后,精神境界达到净化和升华的感受。“真”指的是返璞归真的意思,也是茶文化内涵的最高境界,指的是通过喝茶习茶,达到物我两忘,将自己完全融入到大自然之中的感受。

分析茶文化的内涵不难看出,茶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中,诸多哲学理论有着高度的锲合度,因此将茶文化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对大学生深刻的理解和应用思想政治理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茶文化当代价值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和朝代更迭,茶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所包含的精神元素和哲学内涵,被不断的加以完善和传承。反过来,茶和茶文化又反哺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外输的过程中,发挥出卓越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外来文化汹涌而至,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现状,也需要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下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来,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感。

将茶和茶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活动相结合,除了能借助茶这个看得见、尝的着的载体,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理念水平得以提升外,还可以有效的引导在校大学生,不出校门便可形成完善和全面的政治思维观念,从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效果。此外,传统茶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物质与精神元素,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传承茶文化的核心内涵,有助于更好的认识茶文化价值和作用,也有利于挖掘和发挥茶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

3 茶文化引入思政教育实践的路径

综上所述,合理的利用茶文化的当代价值,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掌握思想政治理论,以及树立文化自信。本文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将茶文化引入到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

3.1 教学内容引入茶文化

前文提到,缺乏直观生动的案例,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兴趣的原因之一。既然茶文化蕴含的诸多思想理论与思政课程内容存在想通之处,不妨通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教学内容中合理融入茶文化内容,即创新了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更形象的理解原本枯燥乏味的思政理论。

3.2 开设茶文化选修课程

尽管选修课程并不能影响到每一位学生,但通过“少数关键”学生的带动,同样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高校内开设茶文化选修课程,既能丰富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陶冶大学生情操,还能对其他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将茶文化选修课程与思政教育进行合理的结合,能够让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通过茶文化这个载体进行生动的表现,从而更容易为大学生所理解、掌握、应用。

3.3 充分利用茶文化社团

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及国学热的普及,在大多数高校内,都存在以兴趣作为支撑的茶文化社团。但这些茶文化社团的活动,无非是以举办各类茶的表演活动为主,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思想政治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利用茶文化社团的力量,即为大学生创造了思想政治实践平台和渠道,又丰富了茶文化社团的活动内容,提升了茶文化社团的存在价值,可谓是各取所需,两全其美。

3.4 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

我国产茶区幅员辽阔,有地理优势的高校,不妨与产茶区、茶厂进行积极的协商,寻求校企合作,为在校大学生争取深入茶山、茶厂、茶城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在进行社会实践的同时,将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内容加以融入,让枯燥的思政理论立起来、活起来、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出。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加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不具备地理优势的高校,可以与所在城市各大茶城合作,同样能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政理论实践渠道。

结语:思政课教学的本质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符合时代需要,具备创新性与创造力的人才。如何创造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平台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完善大学生思政理论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又系统且专业的命题。单靠茶文化的引入,肯定也不会完全实现。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茶文化在思想教育实践中的引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一种大胆有益尝试。对培养大学生开阔性视野,完善价值体系,必然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来。

猜你喜欢
茶文化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