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玲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畜牧兽医站,743022)
羊瓣胃阻塞也被称之为瓣胃秘结,患病羊的瓣胃收缩力明显下降,导致其内容物长时间滞留于胃小叶间无法及时的排出最终形成阻塞。
羊瓣胃阻塞主要是由于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当中饲喂了一些麸皮、秕糠等饲料,由于这些饲料缺乏刺激性,久而久之就会降低羊瓣胃的兴奋性,同时其收缩力也会明显下降,进而导致发病。与此同时,长时间喂食一些粗硬、难以消化的饲料,会导致羊的瓣胃排空缓慢,水分被吸收后会导致内容物逐渐干涸,在这个时候,如果羊没有及时的饮水就极易诱发瓣胃阻塞。除此之外,饲料当中以及饮水当中含有大量的泥沙、羊在误食这些泥沙之后会沉积于瓣胃瓣叶之间进而导致该病的发生。
健康羊一旦患瓣胃阻塞,在发病初期其精神状态会出现迟钝现象,食欲明显降低,部分病羊存在胃痛现象导致卧立难安,驱赶时会发现呻吟声。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病羊头低耳耷,眼窝下陷,拱背现象明显,日渐消瘦。到了发病后期,患病羊体力逐渐衰竭导致无法站立,呼吸异常困难,心律不齐,最终导致脱水、中毒诱发全身衰竭死亡[1]。
患有瓣胃阻塞的病羊在发病初期,其症状类似于前胃弛缓症状,食欲不振、嗳气反刍频率明显降低,其瓣胃蠕动次数减少甚至消失,用手触摸病羊的右侧第七到第九肋之间会发现疼痛及呻吟声,大便干结为暗黑色,在这个时候如不及时的进行治疗极易导致其瓣胃小叶出现发炎以及坏死等现象,严重的会导致败血症的发生,高烧不退,呼吸加快,无法站立,最终导致死亡。结合患病羊的病史、饲养状况以及临床症状即可做出诊断。
2018年12月5日,我村张某家饲养的12只羊中有2只出现异常,养殖户诉:病羊食欲降低、精神状态不佳,卧立难安,驱赶其放牧不愿起身行走,大便干结,反刍次数减少,两天后出现胃痛等现象,养殖户及使用青霉素及头孢噻肟钠等药物治疗后无效,随即前来求诊,通过对患病羊进行实际观察,并结合饲料喂食状况及临床症状,最终诊断为瓣胃阻塞,随即采用下述方法进行治疗。
西药治疗羊瓣胃阻塞,可使用80g硫酸钠+1500ml水,混合后灌服给患病羊,并注射促反刍药物。针对患有顽固性瓣胃阻塞的羊,可使用瓣胃注射法进行治疗,在患病羊右侧第9肋间和肩关节水平线交界处,注射20ml盐水,然后注射30ml硫酸镁溶液和100ml石蜡油,连续注射2天。在完成注射之后,使用10ml氯化钙+80ml氯化钠+200ml葡萄糖生理盐水,将上述药物混合之后静脉注射给患病羊,待到病羊瓣胃内容物松软之后,皮下注射0.25~0.5mg氨甲酰胆碱,加快排出内容物,进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辅以中草药治疗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可使用藜芦汤进行治疗,其配方为:藜芦、二丑、常山、当归、川芎各60g,滑石90g,蜂蜜250g,石蜡油1000ml,将上述药物加入适量水煎熬成汤去渣后灌服给患病羊即可[2]。
为了降低羊瓣胃阻塞的发病几率,养殖户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首先要合理搭配饲料,确保营养均衡,在寒冷的冬天要控制粗硬饲料比例,由于新鲜草料缺乏,因此可使用干粉草料代替;其次要确保饲料健康卫生,禁止喂食腐烂发霉变质的饲料,禁止喂食过量精饲料,降低发病几率。最后,要确保羊群饮水充足,合理控制好饮用水温度,并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保障羊群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