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圭武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 兰州 730070
如何准确客观评价智库成果的价值,也是一件很难的事。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快速扩散性更彰显了评论的力量,当好一个评论员,责任重大,这既是一种个人权利,也是一种社会担当。
如何准确客观评价智库成果的价值,也是一件很难的事。这里笔者认为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评价应注意自然科学类智库成果与社会科学类智库成果所涉及逻辑的区别;二是要注意评价中的利益制约问题。
一般而言,逻辑有两种,一种是理论逻辑,一种是经验逻辑。理论逻辑主要有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等。理论逻辑是以人类的理论共识形式存在的,尽管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一些争议,但共识的成分更多。而经验逻辑主要是个人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所构建的对世界的解读方式。由于每个人的实践经验世界不同,所以,每个人的经验逻辑框架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可能对于同一个现象,由于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背景的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比如,对于决定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的讨论,可能有的人更强调文化的作用,也有的人会更强调经济的作用,还可能有的人更强调政治的作用。另外,由于经验逻辑总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一些人由于总有自己的经验逻辑做支撑,就决定了不同个体之间以经验逻辑为基础的观点,互相之间有时很难协调和沟通,会各说各理,各执一词,都认为自己对,很难形成共识。比如父母与子女的代沟问题,其实就是两个经验空间的碰撞问题。等到子女有了更多的人生阅历后,子女与父母的经验空间重叠成分就会更多,这时可能子女就会与父母的看法越来越靠近。总体而言,由于父母的社会经验空间更大,所以,在社会问题上(对自然科学问题不一定),父母的看法总体会比子女更全面。我们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
一般而言,对于自然科学类成果和社会科学类成果的评价,两类逻辑所占比重成分会有所区别。对于自然科学类成果而言,人们对其评价,会更多依赖于理论逻辑,经验逻辑所占成分会很少,这种情况会导致关于自然科学类的智库成果,在价值评估上会有较多的认知统一性。但对于社会科学类成果的评价,虽然也需要理论逻辑做支撑,但人们的经验逻辑所起的作用要比自然科学类成果占更大比重。由于不同的经验世界,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评估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社会科学类的智库成果,研究者的观点会被评估者所认同的概率要比自然科学类智库成果就可能要低或低很多。实际很可能研究者的观点要比评估者的深刻,或者你的观点实际是更正确的,但评估者会认为研究者的不深刻或不正确。这就容易导致一个有价值的社会科学类智库成果存在有较大被否定或束之高阁的可能性。
另外,与自然科学类问题不同,社会科学类问题更多与社会利益问题密切关联。所以,社会学科类的智库成果总是会或多或少会涉及到不同群体的利益界定问题。由于有利益关联,这会影响到对智库成果的公正评价以及能否采纳的问题。因为若你的研究观点涉及评估者自身的利益或采纳者自身的利益,尽管你的成果对社会有利,但评估者未必能公正评价你的成果价值,采纳者也未必能采纳你成果所列出的正确建议。
所以,如何准确公正评价社会科学类的智库成果价值,由于有经验逻辑的因素以及利益制约的因素,客观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绝不能和自然科学类的智库成果在评估方法上有所混同,应按照各自的规律出牌。第一,建议尽可能选聘一些相关社会实践阅历比较丰富同时理论功底也比较厚实的人来参与社会科学类智库成果价值的评估。这里因尤其强调丰富的社会实践阅历条件。一般而言,社会实践阅历越丰富,看问题会更全面,评估会更具准确性。比如,关于农村发展的智库成果,就应选聘一些具有丰富农村实际工作或生活经验并对农村问题有深入理论研究的人当评估者,这样评估的准确度就会大大提高。第二,建议建立由第三方主导的评估体系。所谓第三方,就是利益中立方。利益中立,评估立场就会中立,就会更多从全局出发考虑成果的应用价值。但同时,对第三方评估中所可能产生的各种机会主义行为,需要有健全的预防措施,也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负责任的第三方评估以及相关责任人的违规违法行为,要进行严肃的责任追究,该行政处罚的就要行政处罚,该法律惩罚的,就要法律惩罚,绝不能姑息迁就。第三,建议探索建立由各方组成的智库成果评价研讨机制。所谓评价研讨,就是把评价过程转变成一个学术研讨过程,通过研讨进一步确定成果的价值。这里参加研讨的各方,应既有涉及利益的有关方,也有无利益关系的有关方,还应包括一些资深研究者等。通过各方对有关问题的进一步辩论和讨论,最终有助于形成采纳共识,同时也有利于对提交的智库成果进行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使其更具有现实可行性。
评论对社会舆论起着重要的风向标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快速扩散性更彰显了评论的力量。当好一个评论员,责任重大,这既是一种个人权利,也是一种社会担当。而共产党员评论员,在社会舆论的引导方面,更要发挥好先锋引领作用。如何成为一个优秀评论员,需要在如下六个方面下好功夫。
第一,立场要坚定。立场,就是站位,也是出发点。立场问题,是根本问题。立场错了,一切皆错。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大众为中心,人民大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是共产党员的基本立场,也是评论员必须要坚持的基本立场。
第二,眼界要开阔。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只知当前,不知未来和后果,不能只静止看,不动态看。分析不深刻,认识不到位,眼界不开阔,这样的评论不但起不到澄清是非的作用,反而只能是越评论让人们认识越糊涂,也让事情越搞越砸,帮忙不成,反倒添乱。如何眼界开阔,需要评论体现哲学品格。哲学本质是智慧。没有哲学思维的评论,本质是无智的,是肤浅的。当一个好评论员,一定学好哲学,用好哲学,尤其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要学好用好唯物辩证法这个锐利武器。
第三,出言要谨慎。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和扩散速度极快,阅读量极大,言语稍有不慎,就可能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产生大漩涡,酿成大错。作为评论员,一定更要出言谨慎。写出的评论,一定要反复掂量,一定要三思而后发,不要急于出手。饭做好了,不妨先放一放,凉一凉,等冷静下来,再看看有问题没有,然后再端出去,供大家品尝。因为有时饭太热了,人的眼睛往往会被热气所蒙蔽,苍蝇掉碗里,也发现不了,还吃得津津有味,等饭吃完了,才发现问题,但苍蝇已到肚里,后悔也来不及。
第四,品格要高尚。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求真是评论的本质。而求真的目的,是为了弘扬道义、弘扬正气、弘扬真理。另外,写评论,也需要评论员有厚实的积累,这需要评论员平时要注意多下功夫学习,要多下基层调研,还要多严格要求自己,这都是苦差事,若没有献身精神,就很难做到。
第五,思想要创新。创新是思想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评论的灵魂。没有创新的评论,是无味的,也是无力的。如何创新,一是选题要新,要在别人没有选过的地方选点,就容易发现新问题;二是角度要新,要多角度分析问题,比如社会问题,既可以从文化角度,也可以从经济角度或心理角度进行分析;三是方法要新,方法即工具,工具不同,解决同一问题会产生不同盲点,用新工具,有利于发现新盲点,解决新问题,产生新观点。
第六,表述要艺术。评论需要语言来表述,语言是评论的外包装。外包装应给人美感,应给人以愉悦的享受。一是表述应尽可能简洁大方。思想要深刻细致,但表述一定要简洁大方。华丽辞藻下的无病呻吟只能让人恶心。高手往往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一招致命。二是逻辑分析层次要清晰。分析不能一团乱麻,不能煮浆糊,各部分内容之间应形成有机联系。有逻辑,才有力量,才有美感。三是一个评论应自成一个完整世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世界,一沙一世界,评论文章虽短,也不能缺少基本要素,也应自成一个完整世界。麻雀虽小,五脏俱在,自身世界的东西一样都没有少,才会给人以鲜活的生命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