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婕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兽医局,730900)
羊传染性胸膜炎也被称之为烂肺病,其病原主要是肺炎支原体。该病传染性较强,传播较快,危害较大,因此养殖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传染性胸膜炎的主要传染源就是患病羊,其病肺组织以及胸腔渗出液当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在呼吸的过程当中会释放大量病菌。部分羊在耐过后依然会有长期带毒。羊传染性胸膜炎主要以地方性流行为主,通过空气、飞沫经过呼吸道传染,其传染性极强。该冰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其是在寒冷潮湿以及阴雨天气有着更高的发病几率。不仅如此,养殖户在饲养管理的过程当中,如果营养补充不足、羊群过于拥挤,均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
羊传染胸膜炎的潜伏期是不固定的,有的5-6 天,有的则3-4 周。结合该病的病程长短以及临床症状,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种:
2.1 最急性 患有最急性羊传染性胸膜炎的病羊,其体温高达42 摄氏度左右,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呼吸非常急促,并且会发出痛苦鸣叫。发病周期出现明显的肺炎症状,呼吸异常困难,咳嗽明显,鼻液中带血,叩诊肺部呈浊音,听诊肺泡可以发掘其呼吸音明显减弱,严重的消失。发病中后期,病肺内充满渗出液并进入胸腔当中,在这个时候患病羊会卧地不起,呼吸极度困难,最终导致窒息死亡[1]。
2.2 急性 患有急性传染性胸膜炎的病羊,发病初期其体温升高,食欲不振,不愿走动,出现短湿性咳嗽,鼻液黏连呈铁锈色,鼻孔周边干燥后会形成棕色痂垢。患病羊往往一侧出现胸膜肺炎变化,叩诊可以听到实音区,听诊可以发觉支气管呼吸音及摩擦音,按压患病羊的胸壁,会发出疼痛感。发病中期,食欲明显降低,呼吸较为困难,眼睑肿胀现象明显,眼屎增多,时常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口中留出泡沫状唾液,头颈伸直,腰、背拱起,腹肋紧缩,怀孕羊患病后会出现流产现象。除此之外,个别病羊出现腹泻现象,口腔溃烂。急性病例病期为7-15 天左右,部分耐过羊会转为慢性病例。
2.3 慢性 患有慢性传染性胸膜炎的病羊,其发病症状轻微,体温40 摄氏度左右,食欲精神一般,偶尔出现咳嗽、腹泻以及流鼻涕现象,生长发育速度减缓,被毛杂乱无光。在这一过程当中,如果养殖户饲养管理不到位,会严重增加死亡几率。慢性病例常见于夏季,其潜伏期为18-20 天左右。
养殖户一旦发现羊患病,应在第一时间内做好隔离治疗工作。可以将适量的红霉素溶于葡萄糖溶液当中,静脉注射给患病羊治疗,每天两次。针对卧地不起以及缺乏营养的患病羊,可以使用安钠咖10ml+ 林可霉素+ 葡萄糖酸钙20ml+ 维C100ml+葡萄糖500ml,混合后静脉注射给患病羊。此外,可以肌肉注射盐酸林可霉素治疗,按照每千克体重使用0.1ml 的剂量,并在饲料当中加入适量的黄芪多糖粉剂,连续治疗5 天即可。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辅以中草药治疗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可以使用麦冬、沙参、玄参、桑皮、黄芩、郁金、鱼腥草、黄芪各10g,生地、山药、石苇各15g,将上述中草药加入适量水煎熬成药液后灌服给患病羊,早中晚各一次。
除此之外,采用自家血疗法也能够起到良好效果。尤其是在采用西药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的病羊,采用该法效果明显。在实际治疗的过程当中,取颈静脉血10ml,注射于病羊的颈部皮下,每天注射1 次,连续注射2 天即可。
4.1 规范引种 养殖户应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如果必须要进行引种,应严格的做好对引种羊的检疫工作,避免引进带病羊。与此同时,应尽量避免在冬季引种,运输过程中要喂食适量的水和料。在完成引种后要隔离饲养一个月,并做好消毒工作,确保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
4.2 隔离病羊 养殖户要密切留意羊群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患病羊,应在第一时间内做好隔离治疗工作,避免疫情扩散。同时要使用消毒液对污染羊舍、场地以及槽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2]。
4.3 加强饲养管理 在羊养殖的过程当中养殖户要认真做好饲养管理工作,确保饲料营养均衡,可以在饲料当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及中草药,在满足羊群生长营养需求的同时,提高其免疫力,降低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