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牛翻胃吐草

2019-01-06 21:59:51尚国锋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散寒中兽医病牛

尚国锋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石泉畜牧兽医站,743000)

牛翻胃吐草多见于多胎母牛以及老弱牛。中医对于牛翻胃吐草的认识比较深刻,西医可以快速缓解牛的临床症状,所以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翻胃吐草。

1 发病原因

牛翻胃吐草在中兽医看来,多是因为饲料失调,久渴过饮,生存环境过于潮湿,饲料冷冻而饲喂造成的家畜外感风寒之病,同时如果畜体淋雨,寒天受贼风等,就会造成家畜的内伤阴冷,这样家畜就会脾衰胃弱,中气不足进而出现翻胃吐草的病症。牛等反刍动物一般很少发生吐草,受小刺激很难导致这一问题,所以牛翻胃吐草多是牛长期饲养管理失调,身体瘦弱,气血两亏,又受风寒、内伤,以致寒邪侵伤脾胃,阳气虚,脾胃弱,而致成患。

2 临床症状

翻胃吐草的家牛会出现精神不振、肷吊,粪球粗松等病症。如果不治,则会导致畜体瘦弱,口吐豁液。当该病重症时就会使病牛头低肷吊,四肢疼痛、无力、流涎、同时还会出现粪便带水、浮肿等症状。患病的病牛在早期症状很不明显,养殖户也很难发现牛已患病,病牛仅是食欲稍减,同时其饮水量增加。而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会出现吐草紧张,呕吐,呼吸、脉搏加快等显著的症状。同时如果病牛在呕吐后呼吸不当就极易导致吸入性肺炎这样病牛的救治就会更加的麻烦,当然也有病牛口腔、鼻腔喷涌出大量水草,特别是在夜间时更加的显著,这时养殖户就要严格注意牛是否患该病了。如果是幼牛患该病,那么就会出现换齿牙齿不正、吐草、舌疮、食道阻塞、炎症等症状,从而影响幼牛正常的生长发育[1]。

3 诊治方法

该病在早期可以通过中药的调理来及时的抑制该病的发展从而抑制病情使患病牛痊愈。以健脾暖胃、理气散寒、止吐为中兽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养殖户如果发现牛患该病就要限制病牛饮水量,直至病牛症状消失才可以正常喂水。

3.1 病初需暖胃温脾

病牛患病的初期主要是因为脾胃虚寒所致,所以养殖户可以使用益智散来针对性治疗,其配方主要是官桂、甘草、广木香、川朴、炒白芍各称取25g,青皮、当归、炒枳壳、益智仁、肉豆蔻、五味子、生姜、草果仁称30g,之后再加入川芎20g,细辛6g,同时配烧焦大枣10 个研成细末,温水冲服即可。

3.2 暖胃温脾,理气消积,补气止呕

面对这一病症的病牛我们可以使用木香、白术、厚朴、陈皮、枳壳、生姜、丁香、砂仁、茯苓、党参、香附、黄连、炒三仙各25g,温水煎服即可。如果病牛还有体瘦腰胯无力之证,那么我们还要添加补骨脂、菟丝子、巴戟天来进行针对性进补,而如果病牛是四肢疼痛那么我们就可以加秦艽、伸筋草、骨碎补来缓解该病。

3.3 补脾益气,和胃降逆

如果病牛病情较重那么使用六君子汤来进行补脾益气,和胃降逆,其配方主要是由苍术、生姜、益智仁、炙甘草、党参、炒白术、陈皮、茯苓、半夏、灶心土,每天水煎灌服两次。

3.4 对湿热型翻胃吐草

如果病牛是因为湿热而患该病,那么就需要用清热利湿之方,这样就可以对病牛降逆止呕。其配方主要是由竹茹、茵陈、黄芩、旋覆花、乌贼骨、藿香、滑石、木通、代赭石、甘草、白芷等中药构成,使用方法也是每天水煎灌服两次即可[2]。

3.5 其余中药药方

病牛还可以根据病情使用暖胃温脾散来进行治疗,在中药中,滑石、茵陈、木通具有清热利湿之效对该病作用显著,而黄芩清热燥湿,善除湿热邪火也是对症之药,我们在进行中药诸药的相关搭配时,主要是以清热利湿为主,佐以芳香化湿最好,同时止吐也是要考虑到的,从而主次分明,一丝不乱。

3.6 西药治疗

如果中兽医难以及时有效的治疗该病,养殖户首先可以使用葡萄糖盐水加5%氯化钙100 ml,10%维生素C 30 ml 静注来及时缓解病牛的症状。同时使用小苏打100 g、食盐50 g,水溶后灌服,以及樟脑磺酸钠肌注也都可以有效的抑制该病病情的发展。

牛患翻胃吐草时,多是因为牛脾胃虚寒,受外邪侵袭所致,所以养殖户可以首先使用西药缓解病牛的病情,之后使用中药和胃降逆,温胃和中,利用中药来健脾暖胃、理气散寒、止吐,从而温中驱寒,温胃散寒,这样就可以达到治疗牛翻胃吐草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散寒中兽医病牛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健脾暖胃、散寒止痛 试试桂花三红茶
解表散寒 苏性舒畅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7:48
手足偏凉 艾叶青蒿泡脚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兽医导刊(2019年8期)2019-02-12 16:38:43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兽医导刊(2019年8期)2019-02-12 16:38:43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中兽医分型治疗牛泄病的方法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8
中兽医“治未病”学说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