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昆
(甘肃省民勤县大滩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733399)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牛的一种以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急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死亡率低,但是一旦发病,可导致严重的局部刺激,病情严重会导致病畜失明等,大幅度降低饲料转化率,严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一种多病原的疾病。牛摩勒氏杆菌是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主要病菌,是一种长1.5-2.0 微米,宽0.5-1.0 微米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多成双排列,也可成短链状,细菌有荚膜,但无芽孢,不能自主运动。只有在强烈的太阳紫外光照射下才产生典型症状。此细菌单独感染眼,或仅用紫外线照射,都不能引起此病,或仅产生轻微的症状。本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弱,一般浓度的消毒剂便可杀死,或者在加热59℃以上的水中经5 分钟均有杀菌作用。病菌离开病畜后,在外界环境中存活一般不超过24 小时。
患病牛和带毒牛为主要传染源,该病的病原细菌能在没有宿主的条件下存活数月。主要依靠机械传播。该病的发病不受年龄的影响,但2 岁以内的犊牛尤易感染,夏秋季节有较高的发病率。通常是健康牛和患病牛之间有直接接触而感染,或是由于健康牛接触到患病牛打喷嚏、咳嗽、吐沫时带有病毒的飞沫而染病。温度高、湿度大的季节发病率较高,其他季节发病率相对较低。青年牛群的发病率可达60%~90%。养殖密度过大、有病史的区域一旦发病,则易造成暴发流行。
潜伏期一般为5-7 天,初期患病牛眼流泪、眼睑红肿、疼痛,其后角膜向后凸出,角膜周围血管充血,结膜红肿,或在角膜上发生白色或灰色小点,部分患病牛的角膜破裂,晶状体脱落。多数病牛病初为一侧眼发病,后期双眼均被感染。病程通常为20~30 d,无全身性症状,如果眼球有脓性感染可导致体温升高。在放牧牛群中,病牛可因双目失明而采食困难、行动不便等。
4.1 对症状较轻的患病牛,可在1L 水中添加400万单位庆大霉素和5Omg 地塞米松混合制成冲洗液,每天对患眼进行冲洗,每天1~2 次,然后涂抹适里的红霉素眼药膏进行辅助治疗,注意要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用此方法3~5 天左右基本可以痊愈。
4.2 对病牛用2%-4%的硼酸液洗眼,拭干后在用3%-5%弱蛋白银溶液滴入结膜囊,每日2-3次。也可以使用四环素眼药膏和青霉素溶液。
4.3 如果患病牛角膜严重感染,滴加5%硝酸银溶液,并肌肉注射四环素20mg/kg 体重,每天1次,连续使用3d。
4.4 中草药疗法:硼砂5g、炉甘石15g、朱砂5g、梅片3g、番硇砂1g,研为细末,过绢罗,装瓷瓶密封备用(或用煅炉甘石9g、硼砂5g、冰片3g、黄连3g、青盐5g)。用时,每次取少许,吹于眼内,一日二次。本方效果良好。
4.5 中草药疗法:酒胡黄连30g、酒黄连20g、酒黄芩25g、酒黄柏25g、酒栀子25g、酒龙胆草20g、当归30g、荆芥20g、防风20g、桔梗20g、牡丹皮25g、生地20g、赤芍25g 青葙子25g、木通20g、红花15g、蛋清4 个,研末灌服。
5.1 在引进种牛时,要经过严格的检疫,不可从疫区引进,防止患病牛和带毒牛进入牛场。引进牛要单独饲养半个月,监测健康无病后才能混群饲养。
5.2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牛的日常营养充足,提高牛的抵抗力抗力。
5.3 对病牛要立即隔离观察,并进行及早的治疗,避免强烈阳光刺激牛眼。
5.4 平时要注意保持牛舍的卫生干净,及时清除牛粪,定期消毒,尤其在夏秋季节高温高湿,蚊虫多,要注意通风,定期消灭蚊虫,防止疾病通过虫介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