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纯迅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湖南常德 41500)
常德擂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擂茶由其独特的制作形式和丰富的养生价值受到常德人民的喜爱和推崇,对这一地区的饮食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作用不可小觑。
研究从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历时二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深入常德桃源县、鼎城区花岩溪、黄土店、益阳安化县等地,对34户家庭53人进行随机访谈、电话访谈。访谈对象中老人24人,中年人16人,青年人8人,学生儿童5人,其中女性37人,男性16人。访谈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常德擂茶文化的历史是怎样形成的?饮用擂茶有何功能和作用?擂茶的制作方法和原料等。通过与益阳擂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对比研究,分析常德擂茶文化产业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常德擂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在对常德擂茶文化的历史进行探究中,各地的说法不一,都认为擂茶的发源地就是自己的家乡,但大家都一致认为擂茶的渊源与西汉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五溪蛮”有关。在桃源县的普通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西汉伏波将军马援带兵平定“五溪蛮”,驻兵于乌头村(今桃源县内),不想军中发生瘟疫,一夜间将士病倒一大批,马将军派人四处求医却效果不佳,这时村中一老妇自称能医治疫病,老妇一不开方,二不把脉,而是取一岩钵,将一些杂七杂八的食物放入岩钵中捣碎擂成糊状,用剽瓢子调匀盛给病倒的士兵喝,次日这些生病的士兵全都好了。西汉伏波将军马援带兵平定“五溪蛮”在桃源县志中却有记载,这与益阳安化擂茶源自梅山蛮的说法相异。但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擂茶其实在西汉以前就已出现,不然也就不会出现老妇献茶救治士兵的传说。擂茶中茶叶是必不可少的原料,因此擂茶与茶叶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常德距今7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采茶种茶的历史距今也有4500年,又由于擂茶确有养生保健、祛湿避瘴的作用,所以我更相信常德擂茶应来自4500年前的上古时代。
道家文化是道教的精髓,有人把道教说成是一种追求青春的宗教,道家文化讲求内外兼修,确实追求长生和注重养生。根据调查常德食用擂茶的主要集中地为桃源县、鼎城区花岩溪等地都是道家文化的中心,道家讲求阴阳风水、洞天福地,桃源县的桃花源就是道家所讲的洞天福地之一,而与鼎城区相连的德山就是道家所说的七十二福地第五十三福地所在,在调查人群中有85%的人群或家庭信奉道教,可见道家文化对这一地区的影响。道家文化中的内外兼修,除了加强外在的锻炼,饮食的健康是其主要内容之一,擂茶作为一种饮食确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擂茶中的食材一般有生姜、大米、花生、芝麻、茶叶等物资,其中生姜具有暧胃去湿的作用;生米具有清热消暑的作用;生的花生具有润肺平喘的作用;芝麻则具有通便润肠的作用;而作为擂茶中必不可少的茶叶则具有提神解毒、清肝明目的作用,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擂茶的养生作用可见确实不一般。当注重养生的道家文化传播至此时,常德的擂茶文化与道家文化自此相辅相存,德山善德观的道长就有午时擂茶的习惯,可以这样说,道家文化的养生之道对这一地区的擂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擂茶也为道家文化的养生提供了实物佐证。
常德擂茶虽然四季都可以饮用,但一般主要食用在夏季,这一季节天气湿热,山地丘陵瘴气肆意横行,容易造成中暑,所以擂茶中的食材多以能清热消火、去湿排毒功效的食材为主。其实常德擂茶,包括益阳安化擂茶其实材并不固定,往往根据当季物产随意调节。大部分研究者认为擂茶食材只有茶叶的变化,春夏宜用绿茶,秋冬则换成红茶,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更多的是利于食材的获得,如安化擂茶有用黑茶的,山苍子、山胡椒等加入擂茶中的也不乏其人,据说还有在擂茶中加药材的。还有一个就是擂茶中各种食材的配比也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往往根据客人喜好,主人的主观判断而定,或稠或淡,或甜或咸。但无论哪里的擂茶,生姜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有句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擂茶中的这种食材在这一时间食用更能发挥其特有的功效,我想这也是擂茶主要在夏季食用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常德擂茶中的茶叶往往都是现采的新鲜茶叶,由于时至夏季,茶叶都比较老,所以味涩,比不上清明、谷雨茶的清香,自然要加入其它物资且进行捣碎用水冲泡才更有味,但不能否认,新鲜的大叶茶富含大量的茶多芬与膳食纤维,对人体更有益,从中不难看出此地先人的智慧。
2.3.1 擂茶的制作过程就是一种沟通的过程
擂茶制作需将食材放入岩钵(为土制烧造的陶器,钵内布满纵向划痕,施釉)中,用茶树棍来捣或擂,一般需要擂上半个小时才能将擂茶擂好,在擂的过程中手不断在运动,其实也是一件较辛苦的工作,所以一般是围坐来喝擂茶的人,你擂一会儿,我擂一会儿,大家谈天说地,聊一些家长俚短,加强了邻俚间的沟通与交流,许多的矛盾也在这一碗香浓的擂茶中淡去。在农村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务工,难得清闲的和家人聚在一起,大家坐在围炉边,亲手接过一碗母亲打的擂茶,这才是人间真正的幸福。
2.3.2 擂茶宴形式的出现更好的保持了家庭的和谐
随着时代的发展,擂茶的饮用方式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常德黄土店,擂茶宴成为了一种时尚,早年间常德地区喝擂茶,只是在擂茶里放入一些炒米,佐以一些花生或红薯片,大家围在火堂边喝喝茶、聊聊天,现在的擂茶已出现了一种新的宴饮形式。所谓宴也有很多的形式:家宴、婚宴、丧宴等等,而擂茶宴则是典型的家宴。常德自古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儒家的修身、齐家的思想根深蒂固,家庭观念浓厚,宴饮亲朋、家庭聚会则是十分平常之事,喝擂茶也是不错的选择。所谓擂茶宴,其实就是将擂茶放上餐桌,配以其它的食物构成满满一桌达到宴请的规格,常德擂茶宴上,一般二三十个碗碟不等,大多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小食,主要有发糕、酱板鸭、毛豆、糖由粑粑、腌菜,再加上炒米、花生、红薯片、麻糖糕等,这此小食往往都是主人现做,既营养又美味。亲友们围上一桌,拉家长、评时事、嘘寒问暖其乐融融,家庭、家族关系在这浓浓的擂茶中更加和谐。
常德市擂茶产业的定位模糊是制约其发展的首要问题,擂茶作为一种食品既可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来发展,又可作为一种茶饮品来发展。然而目前大多数的擂茶生产或经营者大部分都未考虑过将擂茶产业进行精确定位的问题,部分经营者将擂茶作为一种小吃对待,认为作为地方特色的小吃其发展门槛底,发展起来比较容易,却忽视了地方小吃产业链发展不长,容易被复制的风险。在对常德桃源县的2家擂茶企业及桃源、黄土店的7家擂茶经营店铺进行调查时,均未考虑过将擂茶产业进行精确定位,都只考虑如何扩宽擂茶销量。当问及“你如何对常德擂茶产业进行定位”时,大部分人都没有明确定位,有的只是以微笑应对,有的甚至疑问“擂茶还需要定位吗?”。在对常德市区黄婆擂茶、壹德壹餐饮有限公司、鼎城区莫姐擂茶、黄土店擂茶等经营者进行调查时,大部分经营者也未考虑过对擂茶进行定位的问题,有些经营者则将擂茶定位为一种小吃。常德茶文化历史悠久,将擂茶作为茶文化的一个分支来对待,应该是常德擂茶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选择。
常德擂茶文化产业链不长,发展后劲不足是其主要特征。首先,常德擂茶文化产业主要打的是历史悠久牌,一直在挖掘常德擂茶的历史性,忽视了常德擂茶与常德人文的联系。对比益阳擂茶而言,益阳擂茶与历史文化名人陶澍紧紧相连,使益阳擂茶有了较深的文化底蕴,又和安化黑茶联系在一起,使得大多数人只知益阳有擂茶,而不知常德亦有擂茶。
其次,常德擂茶产品单一,目前市场上可见的常德擂茶只有“桃花源”牌的擂茶,其它擂茶经营主要以现作现卖为主,而且只的干粉冲泡一种形式的擂茶,擂茶饮料市场仍是空白。然而,擂茶干粉冲剂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干粉不能速溶、干粉冲泡需用开水冲泡而不能选用凉水冲泡等一系列问题,是目前市场上擂茶干粉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对于现作现卖的擂茶则存在着口味不一、储存时间短、不易携带的诸多问题,造成目前常德擂茶在社会上知名度不高,传播地域不广的现状。
再次,常德擂茶文化产业只停留在擂茶产品的开发,擂茶文化与其它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没有进行有效的对接,如常德擂茶文化题材故事与地方曲艺常德丝弦就可以很好的融合,在传承常德曲艺文化的同时推动常德擂茶产业的发展。在对益阳擂茶文化与常德擂茶文化进行比较中,我们发现益阳擂茶与地方戏曲折子戏融合发展,在益阳折子戏中《陶澍省亲》是其传统曲目,在该戏曲中就有陶澍回乡省亲,乡邻献擂茶的场景,陶澍喝家乡擂茶大加赞赏,并将擂茶敬献皇帝的故事。使得益阳擂茶能够以多形式进行传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标准化建设。中国的餐饮产业品牌之所以拼不过国外的快餐品牌“肯德基”就在于我国的餐饮产业很难形成标准。我国的茶叶产业之所以在全球具有较大份额,主要在于我国是最早建立茶叶产业化标准的国家之一。擂茶产业标准化建设是将擂茶产业做强做大的关键,我国擂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尚在起步阶段,常德擂茶产业标准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擂茶加工工艺、擂茶原料的配比、擂茶营养指标体系等一系列标准都未见相关的行业标准,使得常德擂茶无法在市场上进行普遍推广,许多擂茶加工企业和经营者还未认识到擂茶产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仍停留在自然经济时代那种封闭的状态中,有些甚至认为制定相应标准会使商业机密泄露,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常德擂茶产业应顺势而为,提前完成擂茶产业标准化建设,成为行业的标杆。
作为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实现最根本、最直接的手段,营销在产业生存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采用何种方式的营销,影响到企业目标利润的实现,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常德市擂茶生产及经营企业在制定其营销策略时,主要停留在产品营销的层面,尚未过渡到文化营销的高度。在对常德12家擂茶生产及经营企业进行调查的过程中,9家企业关心的主要是产品的销路和销量,无文化营销的概念,3家企业虽然已有一定的企业文化理念,但仍存在较大局限,较多的建设能在制度的层面,对外部的影响力有待提高,对公众的影响还未达到预期效果。在营销手段方面,虽然有部分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产品宣传,实行网上经营,但力度不够,大部分商家只有擂茶产品的基本图片,产品介绍均是三言两语,无企业文化历史背景介绍,对常德擂茶历史挖掘不够,很难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其网站内容更新的速度也慢得惊人,部分网站内容已3年都未更新过,严重影响到了产品的销售。
常德旅游资源丰富,桃花源、柳叶湖、花岩溪、德山乾明寺、善德观等都是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再加上常德周边的张家界、凤凰古城等旅游景区,构成了大湘西生态景区群。常德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将旅游产业作为本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擂茶文化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特色进行挖掘和探索。近两年来,关注和研究常德擂茶文化的学者越来越多,在挖掘常德擂茶文化的过程中也看到了传承和发展擂茶文化及产业困难重重。擂茶产业存在着先天的不足:首先,常德擂茶作为一种茶饮,主要是现做现卖,不能贮存;其次,擂茶的制作没有统一的标准,原料、制作工艺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不能形成规模;再次,擂茶文化与其它地方文化水乳交融,离开这片土地很难发展,所以常德擂茶文化产业至今都未能做强做大。针对常德擂茶文化产业的现状,笔者认为,常德擂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常德擂茶文化的宣传,将常德擂茶文化作为常德茶文化的一个分支进行推广。第二,建造专门擂茶纪念馆,再现远古擂茶加入工艺,同时加入艺术的成份创作以擂茶为主题的常德丝弦,让旅客可看、可听、可偿,更好的对常德擂茶文化进行挖掘与弘扬。第三,加强擂茶产业标准化的建设,制订出擂茶产业标准,从口味、营养价值等方面不断开发擂茶新产品。第四,常德擂茶文化与其它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相融合,共同发展。
擂茶发源已无从考证,但湖南擂茶历史悠久是不争的事实,常德擂茶做为湖南擂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健功效和养生价值、经济与文化价值,是研究常德民俗、宗教、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在新的发展时期,常德擂茶文化在传承传统的同时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我相信,未来常德擂茶会以全新的面貌福祉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