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颜波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临沧 67700)
自我国共享经济出现以来,社会各界都给予了很高的希冀,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动力。共享经济已渗透到多个领域,其在交通行业发展最好,共享单车的发展就是共享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共享单车这样一种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一开始备受社会市民的青睐,提供了出勤时的良好体验,对城市交通拥挤及市民便捷出行起到疏解作用,但随后也出现一些乱象给社会造成极大困扰。据交通运输部统计,2018年我国共享单车企业先后有80余家,投入2300多万辆,不计成本的激烈竞争致使25%的企业已倒闭。共享单车的价格一直较低,但自2019年3月开始,小蓝单车、哈喽单车、摩拜单车等企业相继涨价,涨幅基本达到100%,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给出的涨价理由归纳起来都是为了可持续运营。的确,共享单车行业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基本伴随着高额的运营成本和维修费用,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等发展难题。共享经济整体面临着发展中的问题,共享单车的发展还处于初创阶段,本文从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笔下的外部性视角,对共享单车行业进行分析,试图揭示共享单车集体涨价现象背后的原因。
市场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行为给他人带来非自愿的损益,也不支付或获得相应的成本或补偿。换句话说,市场外部性与市场价格往往不一致,当产生正的外部性时,该行为会给社会或个人带来益处;当产生负的外部性时,该行为会给社会或个人带来更大的成本负担。
共享经济是知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经阶段,对社会有好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共享单车行业的外部性主要表现为正负两方面效应。正的外部性带来益处,共享单车有益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从市场角度,有效提高供求方资源的匹配,实现高效率交换,减少寻租机会,激励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动力;从消费者角度,市民便捷出行,减少出行的时间成本,而且是有益健康的低碳消费生活。负的外部性带来成本负担,共享单车行业中出现的消费者乱停乱放,市民蓄意损坏等乱象,引起了共享带来公共悲剧的片面认识,阻碍了知识经济的有序发展,损害了路人、共享单车运营方的利益,而消费者个人实际并没有为此承担损害他人利益所造成的成本支出;针对共享单车遭到破坏提前报废的情况,增加了共享单车运营方的成本,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大量共享单车企业的涌入,单车投放饱和之后,增大了占道、交通拥堵的社会成本等不良影响。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变化,共享单车行业顺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资源配置,消耗过剩产能来制造共享单车,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了供求匹配效率。共享单车行业一系列的优点,为什么过去只需要支付很少的价格,原因有三:一是作为新经济形势,吸引消费者的营销方式;二是连续的政府激励(比如可以很快募集到巨额资金),加深了共享单车运营方对该行业的看涨预期;三是“工具理想”思维,认为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产品或服务,不计成本的以最大化其市场份额为主要竞争手段。基于市场外部性对共享单车集体涨价现象分析背后的原因,主要有:
共享单车企业方对市场负的外部性预估不到位,致使收支失调,若不涨价难以继续维持支出高额的运营成本和维修费用。共享单车负的外部性,就如同保险市场以及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消费者个人缺乏诚信带来支出的增加。随着损坏单车数量的增加,再加上共享单车流动性强,信用制度不健全,共享单车运营方无法追究主要责任人、成本增加;共享单车运营方失信,消费使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维权、追责无门;再加上共享行业的行业特点,供给方与需求方无契约合同的约束,使得双方钻法律空子,逃避责任。共享单车运营方也很难区分高信用消费者和低信用消费者,而消费者对他们自己是否诚信使用共享单车比共享单车运营方知道得多。“逆向选择”问题又一次出现。共享单车运营方为争取低信用消费者带来的利润,又不愿承担由低信用消费者损坏造成的高成本,所以必须对所有消费者收取同样的、更高的市场价格。
“共享”概念自出现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采取包容、审视的态度对待,也就是置于其自我发展适应阶段,即便是有一些尚待解决的明显问题,政府也没有过多干预和管制其发展,所以短期内不可能给予共享单车直接快捷、立竿见影的资助。显然,如果政府对“微信”过早的干预,那可能因为“微信”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其已经被扼杀。在共享经济中,我国正处于摸索阶段,仅就实践来看,其正的外部效应远远大于负的外部效应。共享单车运营方因为环境及竞争压力,之前的低价运行模式,已投入大量的成本和补贴,有人将其概括为“烧钱”运作模式。共享单车发展到现在,已经吸引了很多消费者消费,并且消费群体有一定的黏性,消费者对共享单车品牌也有自己的消费体验经历,若没有创新服务的出现,在与竞争对手争抢客源、占领市场份额方面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很大波动。所以,共享单车运营方采取涨价,适当调整价格,保持企业财务可持续、避免长期亏损造成倒闭,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由于外部性会造成资源的低效配置,所以,在共享各行业逐渐规范向好发展的未来,共享企业方可持续运营的前提下,必须通过行业问题外部性的内部化来寻求解决方式。这也表现出,共享单车正在回归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理性。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和个人,国家应该通过征税和惩罚,至于效果取决于政府是否能获取充分的信息,来准确制定征税标准。企业也可以采取托管、承包的方式来解决消费者乱停乱放,不停放到规定专属区域。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也可以用技术引领,不停放到规定专属的区域就无法停止计费等方式进行监管,这势必又要大大增加技术创新成本。作为共享单车行业也可以称为需方规模经济,目前主要依赖抢占市场份额来运营,但这在共享行业发展初期,不计成本的得到更大市场份额,结果就是造成更大的利益损失。就如,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给出的理由,涨价是为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