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产品为例谈传统产品出口贸易翻译应注意的问题

2019-01-06 17:25赵宝莹
福建茶叶 2019年7期
关键词:命名茶文化茶叶

赵宝莹

(洛阳理工学院,河南洛阳 471000)

我国是茶的主要发源地,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每一个商品都需要拥有简洁、响亮的名称,以及详细、准确的介绍,这样更容易让消费者了解和购买,所以茶产品的出口贸易翻译工作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茶产品的对外销量和茶文化的传播效果。由于茶产品命名的复杂性和语言系统的差异性,对茶产品的出口贸易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1 以茶产品为例谈传统产品出口贸易翻译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规范统一标准

茶叶是我国典型的传统产品,在对外贸易、文化交流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很早之前中国茶叶便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流通商品。我国的茶叶种植已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出种类繁多的茶叶类型,几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独特品牌,有的是依据原产地来命名的,比如普洱茶、祁门红茶,有的是依据茶叶形状命名的,比如六安瓜片、君山银针、碧螺春,有的是根据神话传说命名的,比如铁观音、大红袍。在中国境内,这些茶叶品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验证了中国灿烂的种茶历史和饮茶文明,但是正是由于中国茶产品的丰富性以及名称由来的包容性,导致了对外贸易的翻译问题。同时,茶产品的出口贸易翻译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导致很多企业的品牌和名字管理非常混乱,严重影响了出口市场秩序,有些企业缺乏长远发展目光,不注重查产品出口贸易翻译问题,使很多问题迟迟没有解决[1]。

1.2 翻译方法过于单一

以茶产品的英译名为例,出口贸易翻译方法主要包括音译、直译、意译、音义兼译等。其中音译法占据了主要地位,比其他翻译方法都要多,成为茶叶种类翻译命名的首选策略,比如大红袍的英译名为Da Hongpao、信阳毛尖的英译名为Xinyang Maojian、六安瓜片的英译名为lu'an guapian,诸如此类,这种翻译方式在茶产品销售成熟区域应用还可以接受,毕竟广大消费者已经了解该产品的主要特点,但是对于一些非著名产品或小众茶叶产品则容易产生理解误差,不利于消费市场的开拓。而且音译的命名方式不能表现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大大降低了茶产品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中国语言博大精深,简单的翻译并不能全面展现出口产品现实价值,不利于茶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1.3 品名翻译存在误解

1.3.1 同音不同义

同音字在中国语言系统中比较常见,很多文字读音相同但是蕴含的意义却大不相同。比如功夫茶和工夫茶,功夫茶是一种传统的泡茶工艺,而工夫茶指的是一种上等的红茶,如果这时候采用音译则会使外国消费者混淆不清,出现理解错误。另外,很多花茶也被翻译成茶,但花茶并不含有茶的成分,所以在翻译时要将花的含义表达出来,并且与茶的功效进行区分。

1.3.2 直译的困惑

直译在茶产品出口贸易翻译中应用的也比较多,但是有些茶的名称与茶的种类和特点没有丝毫关系,这也容易产生歧义。比如福建水仙茶,这一茶名是从传说中得来的,因其在桃仙洞外发现的,故名桃仙茶,由于口音问题桃仙茶变成了水仙茶,然后被一直沿用下来,如果用英文直译将水仙茶翻译成narcissus tea,那么就会引起消费误解,殊不知这种茶与水仙花没有任何关系[2]。

1.3.3 名字不含茶

有很多茶的名字中不含茶字,比如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碧螺春、铁观音等等,如果仅仅根据汉字构成进行翻译,有些国外消费者就不知道这是什么产品,所以在翻译时要加上茶字。以西湖龙井为例,它是以地名来命名的,龙井是西湖边上一个村庄的名字,跟龙和井没有任何关系,有些人采用直译法将其翻译为Dragon Well,这会产生严重的误解,使消费者不能正确辨别和购买茶产品。

1.4 产品说明语法错误

茶产品是中国的传统产品,有些国外地区并不明白茶的使用方法和实用价值,而且随着茶产品的不断研发,需要企业附加详细的产品说明,为外国消费者提供使用指导服务,让他们明白不同茶产品的独特内涵。由于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很多企业在翻译产品说明时,没有配置专业的翻译人员,这很容易出现语法错误,导致产品信息传达不明确。比如,茶叶需要放在阴凉处密封保存,这是一个基本常识,但是如果不加以说明会导致外国消费者存储不当,影响茶叶品质,有些企业将其翻译为Please put tea in the cool place to sealing save,这从中文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实际英语应用中却不是这样表达的,而应该调整为Please put tea in the cool place sealed to save。所以,茶产品说明翻译的语法问题不容忽视,应该请专业翻译人员进行翻译和检查工作[3]。

1.5 文化差异考虑不周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我国茶产品的出口贸易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在翻译表达时,针对出口国的文化喜好进行调整,避免冒犯到其他国家和人民。在产品命名上,中国的红茶不是Red Tea而是Black Tea,由于传统西方文化习俗,红色在英语语境中代表证危险和暴力,如果将大红袍直译为Big Red Robe,那么会使外国消费者很反感,从而导致产品销售困难。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茶文化和饮食文化,荷兰人喜欢茶水中加牛奶,巴基斯坦人喜欢英式红茶,埃及人热衷浓厚的红茶却不喜欢加牛奶,所以在说明翻译时可以对茶产品的搭配进行建议,比如出口荷兰的茶叶类型,如果不宜与牛奶搭配饮用的需要进行重点说明,以免荷兰人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食用,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口感和营养,不利于后续消费市场拓展。

2 以茶产品为例谈传统产品出口贸易翻译优化策略

2.1 规范统一翻译标准

出口贸易翻译关系着我国茶产品的国际形象和市场推广,所以必须规范翻译标准。茶产品行业应该积极与文化翻译部门沟通合作,改变现有市场的翻译乱象,对茶产品出口贸易翻译进行科学系统的设计,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符号,提升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建设翻译资料库,使每个品种的茶产品翻译能够有所依据,有利于国外消费者更好的理解这些传统中国产品。同时,加强宣传推广,在国际范围内形成中国茶产品的共同认识,不断能够加深消费者的印象,而且能够及时纠正外销市场的翻译错误,减少一茶多译、多茶一译等问题的出现[4]。

2.2 积极探索最优翻译

我们上文中提到过,现有的翻译方法主要有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等,每种翻译方法都传递出茶产品的不同信息,在命名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最优翻译策略。《世界茶叶百科全书》中珠茶的翻译为Zhucha/Gunpowder,第1种采用的是音译法,简单直接,但缺失了茶产品特点描述和茶文化内涵解读,第2种采用的是意译法,但是该词语与茶关系甚少,而且会产生误解,如果将其译为Pearl Tea则更为贴切,不仅对其形状特征进行了描述,而且赋予了珠茶百不得一的珍贵形象。除了积极探索最优的翻译策略,也可以针对茶产品的主要特征及文化内涵进行补充说明,首先对产品名称进行直译或音译,然后在名称下面添加注释,这样尽可能清楚、准确的表达茶产品信息,让国外消费者更容易理解。

2.3 加强翻译质量管理

为了提升茶产品等传统产品出口贸易翻译质量,企业必须提高认识水平,全方位加强产品翻译质量管理。在翻译人员招聘上,应该选择专业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避免出现单词、时态、语法等低级错误。同时,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提升翻译人员的责任意识,学习相关茶产品的理论文化知识,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通过专业考核提升翻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避免翻译水平停滞不前,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另外,严格制定和落实翻译监督审查机制,在茶产品出口贸易翻译工作完成后,应该及时交由专业人员进行复核,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查找原因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避免产品流入国际市场后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2.4 充分了解外国习俗

翻译人员应该做到中西贯通。首先,对茶产品的基本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简明扼要的总结出茶产品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寻找查产品的核心卖点,在翻译时既讲究遵循事实,又能够适当升华,避免以偏概全引起消费误解。企业应该积极派遣工作考察团对外国文化进行实地考察,熟悉他们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不仅仅要在茶产品外包装元素上有所设计,也应该体现在产品翻译中,尽量降低沟通成本,有利于企业针对外国饮食习惯积极研发和调整茶产品生产,更好的符合当地的文化习俗,从而实现成本控制和市场推广的目的[5]。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茶产品出口贸易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统一标准、翻译方法单一、品名翻译误读、低级语法错误、忽视文化差异,然后从规范翻译标准、探索最优方法、加强翻译管理、了解外国习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有效解决茶产品出口贸易翻译的问题,积极推动中国传统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和文化魅力。

猜你喜欢
命名茶文化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香喷喷的茶叶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