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开封菊茶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9-01-06 17:25李坤鹏
福建茶叶 2019年7期
关键词:茶品菊花茶文化

李坤鹏

(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系,河南开封 475000)

1 开封菊茶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开封市委市政府提出深入挖掘宋都文化,着力打造新宋风的战略思想。宋茶文化是宋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开封市成立了宋茶文化研究中心,充分发掘宋茶资源,着力打造特色茶文化品牌。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研制出以菊花红、菊花白、菊花黄等为代表的“菊花+”系列茶品,实现了本地菊花产业链条的延伸,为开封菊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 开封菊茶产业的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丰富的菊花资源

开封地处平原,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5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非常适宜菊花的生长繁殖。开封菊花种类繁多,不仅有可供观赏的珍贵品种,还精心培育和引进了适合食用和饮用的新品种。截止至2018年初,开封菊花种植面积达3200亩,种植户400余户,菊花企业20余家,年产值达1.8亿元,为开封菊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2.1.2 厚重的宋茶底蕴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宋代达到鼎盛。宋徽宗赵佶就曾著《大观茶论》一书,对北宋团茶的采择、制作工艺、鉴辩、点茶等方面做了详细描述,可见宋茶文化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开封更把宋茶文化演绎的淋漓尽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都描述了当时古汴河两岸茶庄、茶肆的繁荣景象,为开封人爱茶、制茶之传统提供了清晰的历史依据。

2.1.3 区位优势

开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近年来,开封更加注重交通设施建设,积极实施融入郑州策略,打造“半小时出行交通圈”,借助郑州交通优势助力开封经济发展。至2018年底,开封已经形成辐射北京、上海、武汉等中心城市的3小时高铁圈,区域优势明显。

2.2 劣势

2.2.1 品牌效应差

开封菊茶产业是市政府倾力打造的特色项目,融合了开封菊花和宋茶文化两大产业的优势资源,市场潜力巨大。但品牌创建缺乏统一规划,市场推广力度小,现有的市场关注度与应有的市场地位明显不相适应,品牌辐射面窄,市场占有率低,菊茶品牌建设任重而道远。

2.2.2 茶品价格高

开封菊茶传承宋茶的手工制作工艺,以西湖龙井、云南普洱、福建白茶、信阳毛尖等为原料,经三至五年陈化,自然发酵而成。流程繁杂、耗时费力,成茶价格相对较高,市场投放主要为满足高端需求,中低档茶品较少,很难“飞入寻常百姓家”。

2.2.3 规模经济较小

开封缺少能带动菊茶产业快速发展的龙头企业,除少数几家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具有自行加工能力外,大多茶企委托外地小茶厂加工,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

2.2.4 经营交易方式落后

开封没有专业的茶叶交易市场,一般在景区或旅游产品店销售,其较高的价格、低档的购物环境让消费者不敢放心购买。另外,菊茶企业主要以传统营销为主,对推广营销、病毒营销等新兴营销手段的运用不足,产品销路单一,辐射力不强,市场拓展度不够。

2.3 机会

2.3.1 政府扶植力度大

开封菊茶产业发展提速明显,得益于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从国家层面看,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为包括开封在内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从省级层面看,河南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从市级层面看,开封市把着力打造菊茶产业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已经成功举办2016年第十四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弘扬开封菊茶,提升茶品国际影响力。

2.3.2 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茶叶特别是养生茶消费呈刚性增长,开封菊茶正是顺应了市场的需求。《本草纲目》记载,“菊茶有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菊茶内还添加了红茶、绿茶或白茶等原料,其养生保健功能更加凸显,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2.4 威胁

一是“菊花+”茶品以其独特的养生功效逐渐被国人认知,各地纷纷加入生产行列。二是随着“南茶北移”,河南本土茶叶呈爆炸式增长,除传统的信阳毛尖、桐柏玉叶外,信阳红、开封菊茶、桐柏红、洛阳牡丹红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茶品不断涌现。由于个体的消费习惯和偏好不同,导致消费群体的分散,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程度。

3 开封菊茶产业发展的思考

3.1 政府应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3.1.1 开设菊茶产业发展专项财政扶持资金

开封市每年应安排一定财政资金作为菊茶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用于菊茶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完善、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推广和培训、创新奖励以及市场建设等方面。同时,还要给予龙头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发挥带动和引领效应。

3.1.2 完善菊茶产业信贷担保体系

政府应主动搭建金融与菊茶产业之间的桥梁,帮助茶企获得更多信贷支持,创新出适合菊茶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让茶农获得手续简捷、费用低廉的信贷服务。此外,财政部门可注资成立贷款担保基金,为发展潜力大、实力强的菊茶企业提供信贷担保。

3.1.3 建立统一的茶叶交易市场

开封菊茶交易散、乱的局面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建立统一的交易市场势在必行。一是通过租金或税收减免,吸引茶商入驻,形成集聚效应,并不断向全省乃至全国辐射,增强影响力。二是要制定严格的交易市场准入与退出审查机制,设立商户诚信档案,规范交易行为,营造一个健康、有序、放心的市场环境。

3.2 加强品牌建设

3.2.1 实施整体品牌战略,共同打造开封菊茶知名度

开封应成立菊茶品牌推广及保护办公室,整合区域内的茶企资源,实施整体品牌战略,制定品牌建设的统一规划,借助新媒体或依托开封菊茶花会、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中国(开封)国际客家大会等活动,加大“开封菊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宣传推广和整体推介,培育“开封菊茶”公共品牌。

3.2.2 提升茶品质量,维护品牌声誉

菊茶企业应做好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市场投放等环节的质量控制,维护菊茶品牌声誉。一是要在政府引导下成立菊茶产业联盟,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促进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强行业自律,建立惩处机制,维持茶企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平衡。二是推动区域合作,加强与茶叶原产地的产业对接,建立稳固的战略同盟关系,互利互惠,畅通进货渠道,保证原料质量。三是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强化对农药残余的检验,切实保证茶品的安全和优质,牢筑菊茶最严质量安全防线。

3.2.3 注入文化内涵,培育品牌灵魂

品牌注入文化内涵,赋予了品牌活的灵魂,更为品牌的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开封菊茶是对宋茶的继承和创新,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茶企应以此为切入点,将文化融入品牌建设的进程,实现文化与品牌的有机结合,以文化促进品牌传播,以文化带动品牌提升。

3.3 推动交易方式变革

3.3.1 引入互联网思维,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互联网+”时代需要企业具有互联网思维。开封菊茶企业要转变观念,以互联网思维重塑营销模式。一是要发挥产业联盟的作用,整合企业的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微信等方式打造统一的菊茶销售平台,构建OTO、BTO营销模式,提高营销效果。二是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线上交易不受地域限制,方便快捷;线下交易可通过消费者的亲身体验,增强对产品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开封菊茶企业应在景区开设展示店、体验店,让消费者了解菊茶,选择菊茶,形成线上线下合力,共同壮大菊茶产业。

3.3.2 采用“菊茶+文化旅游”模式,实现产业融合

要把菊茶打造成文化旅游的载体之一,通过对古籍、民俗的挖掘和整理,开发出宋代的“绣茶”、“漏影春”等玩茶艺术和“斗茶”、“茶百戏”等冲泡技术,并编排出一批和菊茶有关的文化节目。借助景区内的菊茶体验店,将玩茶、冲泡、文化节目与体验充分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菊茶+文化旅游”相互促进的发展之路。

3.4 消费人群的培育

开封菊茶企业应深入挖掘市场潜力,提升创新能力,适时调整茶品结构,开发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新茶品,培育稳固的消费群体

3.4.1 加大对农村消费群体的培育力度

在我国的非产茶区,农村茶叶消费市场一直是茶叶市场开发的短板,消费总体规模小,且多以中、低档茶叶消费为主。但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市场开发潜力无穷。开封菊茶企业应主动介入农村市场,开展对农村茶叶市场的调研,了解茶品喜好和价格需求,开发出对应的茶品进行推广,促进农村菊茶消费习惯的养成。

3.4.2 加强引导,培养青年人饮用菊茶的兴趣

菊花具有消热去毒之功效,能有效抵抗放射性物质和缓解眼睛疲劳;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防止视力衰退和提高免疫力,对经常操作计算机的青年人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培养青年人饮用菊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一是要加强宣传引导,突出健康理念,让青年人了解菊茶的效用,培养兴趣。二是提升设计研发水平和深加工能力,从包装、茶味、销售等多方面打造出更符合青年人时代特征的产品,如冷溶袋泡茶就能满足喝茶和便捷的双重要求,颇受青年人欢迎。

3.4.3 畅通出口渠道,培育国外市场

一是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大力扶持出口型菊茶企业,积极应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竞争;二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菊茶质量标准,积极推进菊茶质量安全认证,破除国外对菊茶出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扩大消费市场,增加茶农的收益。

猜你喜欢
茶品菊花茶文化
菊花赞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心理契约视角下茶品企业员工忠诚提升研究
上万类茶品“飘香”第7届山西茶博会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雏菊花
赏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