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悦敏,宋玉红,许小丽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200)
中华传统文化是高职院校育人工作中重要的教育内容,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发挥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高职院校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互联网+时代虽然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其提供了多种教学模式的可能,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尤为突出,这是因为:第一,高职院校中传统文化的课程一般属于选修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主要是针对专业课程,并没有大范围开展针对选修课程的改革工作,因此传统文化教学模式依然采用原有的教学方式开展,模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比较枯燥,课堂气氛不够浓厚,无法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教学效果也无法得到快速提升;第二,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权威角色的存在,主导整个课堂授课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地位,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得到发挥,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无法得到体现。而且课堂中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不多,教师无法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不愿意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请教。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时,主要是采用传统的理论课堂教学模式,对传统文化的知识进行学习,例如:通过阅读经典名著了解过去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缺少实践课程相关的内容,主要原因有:第一,实践课程环节的安排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需要投入较多的资源,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高职院校将教学改革的精力和资源放到了专业课程方面,对选修课程的改革速度比较慢,因此并没有安排相关的实践课程环节;第二,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课程过于简单,例如:教师安排学生阅读传统名著,然后写下读后感,用来进行读书交流和分享。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向实践教学方向发展,但是离真正的实践教学还有不小的差距。
互联网+时代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促进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优化方面,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互联网+时代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也使得信息的传播途径变得更加丰富,因此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第一,教师需要熟练掌握互联网的操作,从网络中获得更多丰富的资源,并认真挑选合适的内容,加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丰富文学知识储备,进而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第二,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教学,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组合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将传统文化的知识传播出现,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更加集中注意力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推动作用。
学生和教师是传统文化课堂中的重要角色,两者的互动和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允许教师和学生通过多种实时通讯途径进行交流和互动,需要进一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第一,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首先,在进行教学改革时,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适应时间,教师可以将课堂的绝对控制权逐渐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按部就班地熟悉自身角色的转变;其次,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并且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更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有重要的作用;第二,引导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教师和学生除了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互动之外,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知识的分享。例如:教师将相关的知识共享到平台上,学生可以利用平台获取知识,并针对分享的内容进行互动讨论,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高职院校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需求,因此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条件。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对网络中常用的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和分析,寻找适合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将多种模式混合起来。例如: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互换,有助于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案例情境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内心深处认可并接受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第二,安排对应课时的实践课程,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过程中。而且通过实践,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产生背景及具体的应用,对于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非常有帮助。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例如: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加学生会相关组织等。
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氛围的依赖比较大,所以需要不断优化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中华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高职院校传统文化的教学也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中,需要从多个方面拓展传统文化的教学范围。例如:开展古诗词鉴赏大会,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并写下相应的读后感,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第二,高职院校需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也可以增加合理数量的必修课程,学生可以提高对课程的认识程度,能够认真对待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第三,学生的背诵和创作都需要特定的环境,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例如:将某些教室作为集中会议场所,可以允许学生进行分组交流,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改革提供条件。
综上所述,在当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学工作中,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实践教学开展程度有待提升等问题,都制约着传统文化教学成效以及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利用互联网搜集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创新教学模式并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学氛围,从而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学工作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