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勇 乔贵宾
近年来,肺癌成为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第1位的恶性肿瘤,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1],中国肺癌每年发病约78.1万,死亡约62.6万。Ⅱ~ⅢA期患者为潜在可根治人群,但经过局部联合全身治疗,5年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仅为36%~60%[2]。围手术期治疗可在术前缩小肿瘤,降低手术难度,清除微小转移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液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及生存质量。本文就EGFR敏感突变Ⅱ~ⅢA期NSCLC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08年的LACE 荟萃分析显示[3],辅助化疗可将患者的5年OS提高5%,从43.5%至48.8%。2014年1项包含了15项研究2 385例ⅠB~ⅢA期患者的Meta分析数据显示[4],新辅助化疗对比无新辅助化疗的患者5年OS增加5%(45%vs.40%);生存获益主要体现在无复发生存率和至远处转移时间。多项Ⅲ期临床研究证实[5-7],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获益相似。CSLC0501 研究[8]比较了中国人群中ⅠB~ⅢA 期NSCLC 患者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结果显示术后辅助化疗组在3、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5年OS 均显著优于术前新辅助化疗组(53.4%vs.40.2%、47.9%vs.29.9%、57.8%vs.42.1%,P<0.05);但两组的5年中位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相近(7.1年vs.4.2年,P=0.104)。
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NCDB)显示[9],2006年至2012年间35 134例NSCLC患者的大样本中Ⅱ~Ⅲ期NSCLC患者约50%仅接受手术治疗,40%以上患者接受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比例不足5%。其中Ⅱ期NSCLC辅助化疗OS为80.8个月,新辅助化疗的OS为67 个月,显著优于仅手术治疗患者的51 个月;Ⅲ期NSCLC 辅助化疗的OS 为49 个月,新辅助化疗的OS为42个月,亦显著优于仅手术治疗的24.3个月;辅助化疗用于Ⅱ期或Ⅲ期NSCLC均优于新辅助化疗。上述研究提示,无论是新辅助化疗还是辅助化疗,均能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临床实践中Ⅱ~Ⅲ期患者更多是接受辅助化疗,可能辅助化疗较新辅助化疗更优。
对于Ⅰ、Ⅱ期NSCLC患者,手术切除为治愈的最佳选择[10],通常不接受围手术期放疗,患者不可耐受手术除外。25%~40%NSCLC患者属于局部晚期(Ⅲ期)[11],其中ⅢA期NSCLC可分为“可切除”和“不可切除”,确定哪些患者适合接受手术治疗很复杂,潜在可切除肿瘤需要经过多学科团队协作(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小组评估[12]。若纵隔广泛受侵犯,多站N2 或N2 淋巴结直径≥3 cm[10],则一般考虑为不可切除[13]。对于可切除的ⅢA 期患者需考虑新辅助放疗或辅助放疗,而不可切除的ⅢA期患者同步放化疗是标准方案。
SAKKⅢ期研究[14],对比新辅助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在ⅢA/N2期NSCLC患者中的效果。结果显示,无论是无事件生存时间还是总生存时间,新辅助放化疗组比新辅助化疗组均无获益(12.8 mvs.11.6 m、37.1 mvs.26.2 m),提示对于这部分患者,单纯新辅助化疗已足够。一项Meta分析显示[15],新辅助放化疗较新辅助化疗,可提高纵隔淋巴结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但OS和DFS无显著性差异。一项Meta分析显示[16],12项研究中8项随机性研究、4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2 724例患者,比较新辅助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在ⅢA/N2期NSCLC患者中的效果。结果显示,新辅助放化疗能显著增加肿瘤降期率(P=0.01)、纵隔淋巴结的完全缓解率(P=0.028)及局部控制率(P=0.002),但不能改善OS。亦有一系列的数据支持对ⅢA/N2期患者开展术后辅助放疗(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PORT)。Robinson等[17]对NCDB 中2006年至2010年间接受化疗的4 483例pN2期NSCLC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ORT显著提高了mOS(45.2个月vs.40.7个月,P=0.014)和5年OS(39.3%vs.34.8%,P=0.014),且多因素分析也提示PORT为独立的预后因素(HR=0.888,P=0.029)。2010年Lancet发表的荟萃分析[18]进一步奠定了术后辅助放疗的地位,并重复生存改善结果,即5年OS绝对获益为4%。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NSCLC术后辅助治疗指南[19]对于ⅢA(N2)期的患者,不推荐常规行辅助放疗。术后需要的多学科评估,权衡N2期患者进行辅助放疗的利弊。
自1990年,同步放化疗就成为不可切除Ⅲ期NSCLC 治疗的标准方案,但同步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较大,比序贯放化疗增加了20%的3级以上非血液学急性不良反应[20-21]。因此,对于同步放化疗因各种原因不可耐受的人群,指南推荐序贯放化疗[22]。针对EGFR 敏感突变人群,正在开展的随机Ⅱ期研究RTOG210/Alliance31101[23],针对不可切除的Ⅲ期NSCLC 患者,存在EGFR 敏感突变(19Del 或L858R)和(或)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间变淋巴瘤激酶(echinoderm microtubule associated-protein like 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EML4-ALK)融合重排,无EGFR T790M 突变,EGFR 突变组使用厄洛替尼12周,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重排组使用克唑替尼12 周,并且在靶向药物诱导治疗2周后开始同步放化疗,对照组为同步放化疗。
近年来,在局部晚期NSCLC 治疗领域最大的进展,非PACIFIC研究莫属。一项随机对照的国际Ⅲ期临床研究,针对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Ⅲ期NSCLC 患者,在至少完成2个周期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后,对比durvalumab 或安慰剂作为维持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durvalumab 对比安慰剂的中位PFS(median PFS,mPFS)获得显著延长(16.8 个月vs.5.6 个月,P<0.001)[24],治疗效果显著。2018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durvalumab 作为不可切除Ⅲ期NSCLC 同步放化疗后的维持治疗,也被写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成为局部晚期NSCLC维持治疗的新标准。LUN 14-179[25]为不可切除Ⅲ期NSCLC同步放化疗后pembrolizumab巩固治疗的Ⅱ期研究,研究终点为无转移生存。2018年ASCO报道了安全性,证实同步放化疗后抗PD-1免疫巩固治疗的可行性。NICOLAS[26]研究为nivolumab联合放疗在局部晚期不可切除Ⅲ期NSCLC 的Ⅱ期研究,主要终点为放疗后6 个月内无3 度以上肺炎(CTCAE v4.0)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1年无进展生存率等,该研究提供了抗PD-1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安全性数据,58例患者的安全性分析显示,89.7%患者出现不良反应,41.4%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以,对于可切除的ⅢA(N2)期NSCLC 患者,新辅助放疗不能改善患者OS,辅助放疗可将5年OS 提高约4%,尚需多学科评估;对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Durvalumab维持治疗成为新标准。
围手术期的靶向治疗曾开展过部分研究,但结果均为失败。早在2011年,MSKCC 就报道了一项回顾性研究[27],发现在完全切除的Ⅰ~Ⅲ期EGFR突变阳性的肺腺癌患者中,EGFR-TKI 辅助治疗有延长DFS和OS的趋势,2年DFS(89%vs.72%,P=0.060),2年OS(96%vs.90%,P=0.296);BR19为首个前瞻性考察吉非替尼辅助治疗对NSCLC 患者OS 影响的研究[28],在mOS 为4.7年的随访期间,未发现两组间在OS 或DFS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于2015年终止研究;RADIANT[29]研究旨在探索厄洛替尼辅助治疗联合化疗,能否延长完全切除的ⅠB 期~ⅢA 期EGFR阳性NSCLC 患者的DFS,同样为阴性结果。上述研究存在人群选择的问题,Ⅰ~Ⅱ期人群比例过高,此部分患者自然生存期长,2年DFS 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更重要的是两个前瞻性的研究设计时未认识到EGFR-TKIs 的疗效与EGFR 基因突变有关,RADI⁃ANT 研究仅选择了EGFR IHC/FISH 阳性患者,所以,会出现阴性结果。国内的相关性研究则充分的考虑了敏感人群的选择,获得阳性结果。
新辅助治疗方面,CTONG1103[30]为比较厄洛替尼与GP方案新辅助治疗ⅢA(N2)期EGFR突变阳性NSCLC的随机Ⅱ期研究。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新辅助靶向治疗改善ⅢA~N2期EGFR阳性NSCL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54.1%vs.34.3%,尽管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但可明显改善显著病理缓解率(major pathologic response,MPR),为10.7%vs.0,手术切除率(83.8%vs.68.6%),R0切除率(73.0%vs.62.9%)及淋巴结降期率(10.8%vs.2.9%);延长PFS(21.5个月vs.11.9个月,P=0.003)。
辅助治疗方面,ADJUVANT 研究[31]将完全性切除Ⅱ~ⅢA 期伴EGFR(+)NSCLC 患者被随机分配至标准铂类化疗组(顺铂第1天75 mg/m2+长春瑞滨第1和第8 天为25 mg/m2,21 天为1 个疗程,共4 个疗程)和吉非替尼组(250 mg/天,2年)。该研究结果提示,吉非替尼组DFS 明显优于传统化疗组(28.7 个月vs.18.0 个月,P=0.005 4)。虽然该研究中患者总体生存数据还未明确,但安全性和生存质量方面均有利于吉非替尼组。而吉非替尼组和传统化疗组总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8%和80%;对于两组3 级或3级以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中,吉非替尼组为高转氨酶血症(化疗组2%vs.0),传统化疗组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吉非替尼组34%vs.0),白细胞减少症(16%vs.0)和呕吐(9%vs.0)。因此,该研究者得出吉非替尼可作为EGFR(+)NSCLC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案。相似的随机Ⅱ期临床试验EVEN[32]进一步验证了AD⁃JUVANT 的结果。纳入高风险复发(ⅢA 期)亚洲人群,分为顺铂+长春瑞滨组和厄洛替尼组。与ADJU⁃VANT 结果相似,EGFR-TKI 组不仅DFS 优于化疗组(42.4个月vs.20.9个月,P<0.001),而且安全性更优。
由此可见,在选择人群中,新辅助或辅助靶向治疗均可带来PFS或DFS的获益,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选择,若最终能延长患者OS,则围手术期的靶向治疗将成为新标准。
尽管免疫治疗在早期NSCLC新辅助治疗上显示出较好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MPR及pCR,且无论是单药还是免疫联合化疗还是双免疫联合,但仅1 项研究报道了在EGFR 敏感突变患者中的效果。LCMC3研究[33],评估atezolizumab作为新辅助和辅助治疗用于可切除NSCLC患者的作用,2018年ASCO报道了其作为新辅助治疗的数据,3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32例疗效可评估患者,6例未携带EGFR/ALK驱动基因突变获得MPR,2例存在EGFR敏感突变,病理缓解率不足10%,在所有可评估患者中最低。基于免疫治疗单药在EGFR敏感突变患者中的疗效不佳。目前,尚无针对EGFR敏感突变患者应用免疫治疗作为新辅助或辅助治疗方面的研究。Impower150研究显示[34],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及化疗的四药联合方案,在EGFR或ALK基因突变阳性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另外,一项关于atezolizumab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Ⅰb期研究的长期安全性和临床结果显示[35],ORR为75%(95%CI:51%~91%),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edian duration of response,mDOR)为16.7(4~26+)个月,mOS为32.7(32.7~NE)个月,mPFS为15.4(95%CI:8.4~NE)个月。2018年ASCO会议一项SHR-1210联合阿帕替尼[36]用于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鳞NSCLC Ⅰb 期研究,纳入27 例患者,其中23 例为EGFR 突变型。该研究两组的阿帕替尼剂量不同,低剂量组的ORR为30.8%,DCR为92.8%;而高剂量组的ORR高达75%,DCR达到100%,但也有较多患者因不良反应停止治疗。经过多线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一般治疗效果不佳,SHR-1210联合阿帕替尼的ORR超过30%,mPFS达6个月。
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单药免疫治疗对于EGFR敏感突变的NSCLC 患者效果均不理想;但免疫联合化疗或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方案,可能带来临床获益,在中早期NSCLC 围手术期方面有所突破,尚需考虑联合方案。
不可手术切除的Ⅲ期NSCLC患者主要为同步放化疗治疗,贝伐珠单抗在晚期NSCLC 中已取得较好疗效。在新辅助治疗方面,GASTO1001[37]研究为评估对于不可切除的Ⅲ期肺腺癌患者,先使用贝伐珠单抗+化疗诱导治疗后再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入组42 例患者,31 例接受手术治疗,中位无事件生存期(median event free survival,mEFS)为15.4 个月,1年无事件生存期(event free survival,EFS)为56.1%,提示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卡铂新辅助化疗可提高不可切除Ⅲ期肺腺癌的手术切除率且安全性良好。辅助治疗方面,历时10年的E1505 研究[38]将1 501 例完全手术切除后ⅠB~ⅢA 期NSCLC患者按1∶1随机分为化疗加贝伐珠单抗组(n=752)和化疗不加贝伐珠单抗组(n=749)。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无论是DFS 还是OS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接受肺癌切除术的早期NSCLC患者在随后的辅助治疗中加入贝伐珠单抗并不能改善OS。
综上所述,EGFR敏感突变的Ⅱ~ⅢA期NSCLC,无论是新辅助化疗或辅助化疗,均能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仍是目前的标准治疗。对于ⅢA/N2 期可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新辅助放疗不能改善OS,术后辅助放疗可提高5年OS,但需多学科评估,权衡利弊;而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Ⅲ期患者,同步放化疗后durvalumab 维持治疗成为新标准。新辅助或辅助靶向治疗在选择人群中可能成为新的标准治疗。免疫治疗在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需慎重,可考虑联合治疗。抗血管生成作为术后辅助治疗已宣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