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痛风病的诊治及预防

2019-01-06 14:42:36陈录燕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内脏家禽痛风

陈录燕

(甘肃省泾川县畜牧兽医局城关工作站,744300)

家禽痛风是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致使血液、组织和器官中尿酸盐蓄积,以运动迟缓,腿、翅关节肿胀,厌食、衰弱和腹泻为特征的病程呈慢性经过的一种物质代谢障碍的疾病,其实质是一种高尿酸血症。主要发生于肉用仔鸡和小火鸡,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内脏型痛风、关节型痛风。

1 病因

有饲养方式、饲养环境、饲喂饲料种类以及家禽个体机体素质不同和真菌、病毒的感染危害等因素。

1.1 饲养管理不当

一是饲养环境恶劣。家禽长期在潮湿、阴暗的环境饲养,加之利用笼养方式,运动不足。

二是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由于在饲养过程中,为了提高家禽生产,大量饲动物内脏、核蛋白和鱼粉等含量大的蛋白质饲料。

三是微量元素含量过高。有的养殖专业户给家禽饲料中加入石灰石粉补充矿物质引起饲料含镁、含钙、含磷量过高,引发疾病。

四是维生素长期缺乏。在生产管理中,管理不精细,不注意补充维生素,导致维生素长期缺乏,尤其是VA。

五是肾功能不全。在饲养过程中大量使用药物治疗,导致家禽肾功损坏引起尿酸排泄障碍,发生痛风。

1.2 真菌、病毒的感染和危害

一是霉败饲料真菌毒素的作用。

二是传染病引起并发症。

2 临床症状

家禽痛风,在临床上表现为慢性经过,以病鸡不思食欲,日渐消瘦、贫血、拉白色黏液样稀粪,粪便中含有多量尿酸盐,产蛋减少或停止,有些病鸡关节肿大、变形、行走困难等为特征的物质代谢障碍。痛风可分为内脏痛风与关节痛风两种病型。

2.1 内脏型痛风比较多见,但临诊症状不明显,不易诊断,只有通过剖检心包、肝脏、肾脏、输尿管、胸膜、腹膜、肠黏膜等处出现不同程度的的白色尿酸盐沉积。

2.2 关节型痛风多侵家禽关节,以关节肿大、发热、皮肤灰白、行走困难为特征。

3 诊断

3.1 饲料分析诊断主要方法是收集、采样、分析饲料,找出致病原因,分析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和补充钙、磷、镁物质以及饲料是否霉变。对照家禽不同生理阶段和生产性能的营养需要,和目前饲喂饲料分析对比诊断。

3.2 临床症状诊断主要通过观察家禽是否运动协调;关节是否变形、肿大;剖检心包、肝脏、肾脏、输尿管、胸膜、腹膜、肠黏膜等地方是否处出现白色沉积。

3.3 实验室尿酸盐含量的测定确诊主要方法是通过采集关节部位病料或者家禽血液,来监测尿酸盐含量而确诊。

4 治疗

4.1 治疗方法一:

①在饲料中加入沙丁鱼粉、维生素B2。

②在饲料中加入0.2~0.5g辛可芬,每天2次

③按体重每千克10mg用量,肌肉注射保泰松。

4.2 治疗方法二:

①水中加入水肿解毒药物和5%葡萄糖,3-5天。

②肌内注射10~30单位的促肾上皮质激素。

③给予秋水仙碱50~100mg,每日3次。

5 预防

一是改善饲养环境改善家禽养殖舍环境、安装通风设备,采光板,加强通风换气,减少笼养数量,扩展运动空间,增加家禽运动量。

二是减少家禽蛋白质饲料含量按家禽不同生理阶段和生产性能合理供应日粮。在饲养过程中,减少饲喂动物内脏、核蛋白和鱼粉等含量大的蛋白质饲料。

三是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在饲养过程中,养殖户不能过量饲喂石灰石粉等含镁、含钙、含磷量较高矿物质饲料。

四是定期补充维生素在生产管理中,加精细化管理,定期补充维生素。

五是减少药物用量在饲养过程中禁止超大量使用药物治疗,或者导致家禽肾功损坏的药物。

六是禁止饲喂霉变饲料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玉米等饲料保存不好,导致霉变,饲喂家禽后,由于真菌毒素的作用而发病。

七是预防传染病引起并发症加强其他疾病的预防,减少传染病引起并发症。

八是定期抽血检测抽取家禽血液,监测尿酸盐含量,及时找出患病家禽,及时处理,防止感染健康集群。

九是定期投药预防在饲养过程中,按照药物使用说明和饲养阶段合理投入药物预防。

猜你喜欢
内脏家禽痛风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湖南饲料(2021年4期)2021-10-13 07:32:42
痛风的治疗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1:52
痛风了,怎么办?
基层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7-31 07:58:16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36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8
空心猪
散文诗世界(2019年6期)2019-09-10 07:22:44
多发内脏动脉瘤合并右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1例
好吃的内脏
夏天,从第一次痛风开始预防
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 0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