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焕 王 爽 郭玉芳 霍 健 郭池华 赵 妍
西安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陕西西安 71002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功能和代谢改变的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1]。病理生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课程内容不仅依托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医学各学科的知识,还涉及学生尚未接触的各种临床问题,因其理论性强、知识内容抽象、发病机制复杂,易给学生造成枯燥、难懂难学的印象[2]。近年来,尽管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多种教学模式如“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对分课堂”等应用于课堂,现行的教学模式仍然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3-5]。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足,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普遍缺乏参与感和主动性。因此,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成为每一位病理生理学教师亟需关注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明确指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6]。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移动终端设备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体系中正如火如荼地广泛开展[7]。一系列支持移动终端设备的移动教学平台应运而生,雨课堂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款智慧教学工具,通过手机与课堂的结合,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8-9]。
雨课堂是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开发的一款免费教学软件,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PowerPoint 和微信,通过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手机直接服务于教学[10-11]。雨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它通过采用课件推送、幻灯片同步、课堂测试、“弹幕式”课堂讨论及教学跟踪监测等新型教学手段,科学地覆盖了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讨论等多个教学环节,为师生教学提供了完整立体的数据支持。
①幻灯片同步与“不懂”反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幻灯片只能投放到教室前端的多媒体屏幕,幻灯片放映进度由授课教师控制。开启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讲授的每一张幻灯片都会实时同步到学生手机端,方便学生保存课件并回顾学习。因学生听懂每一个知识点的时间是不一致的,幻灯片同步方便学生个性化地调整听课节奏,不需要根据教师的节奏即时进行幻灯片翻页而影响听课思路。在听课过程中,如果有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可以点击幻灯片上的“不懂”按钮,教师收到匿名反馈后可以及时对授课节奏进行相应调整。②限时课堂测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师生互动不足,教师很难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雨课堂授课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幻灯片中添加选择题、填空题或主观题等题目,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进行限时课堂测验,学生通过微信提交答案,答题情况可以迅速投影到多媒体屏幕。③课件推送。与传统课堂相比,教师采用雨课堂授课可以更为快捷地将课程资料发送给学生。通过雨课堂PPT 插件,教师将编辑好的课件推送给学生,以便学生课前预习。另外,教师在课后也可以制作包含网络视频、习题甚至教师个人语音讲解的“手机课件”,实时推送给学生。④数据采集与分析。雨课堂在完成课件推送、“不懂”反馈、答题测试等互动模式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采集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预习情况、课堂掌握程度、是否完成作业等,并进行数据整合分析,课后分别发送给教师和学生。除此之外,针对普遍具有互联网思维的“00后”学生群体,雨课堂还引入了“弹幕式”课堂讨论。这种互动模式实现了全班学生的集体讨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通过手机端创建雨课堂班级,邀请学生加入。根据课程进度,首先将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课前自学、课堂教学和课后讨论互动的部分。上课之前,教师将学习资源如预习课件、教学计划、教学相关视频和网络资源链接等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学习。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课前学习,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报告老师”功能进行反馈。教师可以实时查看学生的课前反馈并掌握所有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包括预习的人数、知识点掌握程度,以此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调整。由于在病理生理学发病机制的讲授过程中通常会涉及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所以课前推送的学习资源通常还包括需要学生复习的内容,以便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时能有较为连贯的基础,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12-14]。
课堂教学前,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课堂,该步骤即完成了学生的签到过程。与传统课堂相比,雨课堂授课有效地提高了签到效率,节约了教学时间。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课程幻灯片也会逐页呈现在学生手机端,实现多媒体屏幕和手机端的幻灯同步。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控制自己手机幻灯片的翻页节奏,不再需要忙于抄写笔记和拍照,从而更加专注于听课和思考。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可以使用“不懂”按钮匿名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课堂进度和授课内容。为了解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一个知识点讲授完成后,教师通常出1~2道题目进行限时课堂测验,系统自动给出答题情况分布。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限时课堂测验可以督促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知识,迫于做题的压力,学生听课也会更加专注。
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在讲授休克的概念时,可以就“休克是否是晕过去了”这一问题进行“弹幕式”课堂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弹幕的引入增加了课堂的时尚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弹幕式”课堂讨论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也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程学习大多仅限于课堂授课时间,而雨课堂能有效地将课程学习延伸至课堂之外。一方面,教师向学生推送课后作业题或病例分析题,收集答题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情况,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正确率较低的题目,教师可以编辑包含视频、图片、文字或语音的答案解析以“手机课件”的形式推送给学生。另一方面,在课堂之外,教师及时了解病理生理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科研文献推送给学生。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学有余力的学生,这些内容有助于他们拓宽知识面、扩充知识深度。在“课程讨论区”,教师还鼓励学生对课程相关的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课程结束之后,笔者采用雨课堂的投票功能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94.7%的学生支持使用雨课堂授课,认为雨课堂促进了师生互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并且使学习资源的获取更为便捷,有利于随时随地的学习;有91.5%的学生认为通过雨课堂授课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90.8%的学生对教师评价满意,认为教师通过雨课堂授课讲授更为生动,能及时回应学生反馈的问题。
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允许使用手机,只能通过教材和PPT 获取知识,因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不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此外,学生通常不会主动地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学习积极性不高。使用雨课堂授课,学生在课前可以通过手机便捷地获取教师推送的学习资源,因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他们可以灵活利用学习资源,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开展课前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雨课堂将手机变为学习的工具,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雨课堂的随机点名功能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督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弹幕式”课堂讨论功能的植入,使课堂时尚感和趣味性增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在“弹幕”中表达出来,这有利于学生的思维碰撞及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除此之外,雨课堂方便教师开展随堂测验,测验结果计入平时成绩,这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数据,教师通常只能凭借经验观察学生上课时的反应、眼神或进行小测验获得对学生学习状态的了解,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15-17]。雨课堂在实现课件推送、限时课堂测验、“不懂”反馈、“弹幕式”课堂讨论及课后作业等功能时,可以自动采集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学习行为,这些数据被整合分析后可以量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通过数据可以动态、实时、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雨课堂的数据采集也为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了量化考核的标准,课程评价覆盖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多个教学环节。同时,这种全景式的教学大数据也有助于教师评估自己的教学过程,精细地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策略,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因此,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雨课堂促进了教学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型[18],促进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案,从而实现精准教学。
师生之间顺畅的沟通和交流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8,19]。在传统教学中,除了课堂时间,学生很少向老师提问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也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交流探讨[20]。雨课堂的功能设置,极大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课前,学生通过“报告老师”功能向教师提问或对教学过程提出建议;课堂上,师生之间可以通过“不懂”反馈、随机点名、“弹幕式”课堂讨论等进行互动;课后,学生有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在讨论区发起提问,教师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也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解答。另外,教师还经常在讨论区设置一些和授课内容相关的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形式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于传统课堂,雨课堂的使用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变得通畅,教师在任何环节都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一,基于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教师重新整合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内容、在线及时回答学生提问,这些都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教师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其二,雨课堂的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都需要学生在线完成,完成的独立性和真实性尚缺乏有效的监督。其三,雨课堂的使用,让手机正大光明地进入课堂,难免会给意志力较差的学生玩游戏、看视频或浏览与课程学习无关的信息提供机会,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然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使了“互联网+”教育在教学改革中的不断推进,作为时代前沿技术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被赋予了极大的期待。随着雨课堂功能的逐渐完善,其在教学改革中必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然而,雨课堂总归是教学的辅助工具,通过合理应用雨课堂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把控教学节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将使病理生理学课堂教学变得更有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