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 陈笑冰 梁瑞青 林艳青
为实现现代渔业的发展,提升渔业养殖生产的管理水平和手段,解决传统的基层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依托“一张嘴,两条腿,凭经验,靠感觉”的服务方式。山东省积极探索采用信息化手段服务渔业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加快转变渔业增长方式,服务现代渔业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根据渔技服务过程中碰到的实际状况,山东省积极探索信息化技术与渔业生产和技术推广服务的融合应用,研发并建设适用于渔业生产服务的信息化系统,并通过与现代通信技术的融合,与手机终端相对接,将操作转换到智能手机上,实现无线化、便携化、智能化,从而真正实现了现代渔业发展的理念。山东省渔技推广服务信息化系统已建设市级平台10个,县级平台98个,企业平台用户220余家。渔业技术指导员手机用户2100余人,占全省总数70%以上,普通手机客户端用户16000余人,其中合计注册渔民用户近万户,发布各类信息5万余条,标注养殖场5000余个,信息化系统运转情况良好,基本覆盖全省渔业重点县市区,极大提升了山东省的渔业技术服务信息化水平。通过结合各类培训和科技下乡等活动大力开展渔业信息化应用培训,共培训技术人员和渔民用户15000余人次,为山东省信息化应用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山东省积极开展水产技术推广相关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以提升体系公共服务能力和渔业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以数字化和物联网技术为手段,提供安全、稳定、高效、可伸缩的软硬件运行环境和技术支撑,实现服务、管理与应用三者有机结合,为渔业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化管理手段和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应用平台和技术支撑,为广大渔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渔业信息化技术服务。
建立省、市、县三级管理平台,建立养殖企业应用平台。信息化的平台模式以养殖企业为中心,使不同层级的管理部门、渔业推广机构、专家以及渔民之间能够在信息资源共享的条件下,实现高效率的网络交流和协调配合,降低信息交流成本,优化渔业服务资源配置。建立覆盖全省的监管服务和追溯体系。可以同时满足政府主管部分、推广服务机构、产业用户三方需求,全面提升渔技推广服务水平和能力。
通过远程实时视频,实现安全防护;通过水质在线远程监测,实现养殖环境的精确感知和控制;通过渔业病害远程诊断、远程信息服务、养殖远程监管等实现了科学养殖与智能管理,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力和交通成本。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当前的生产状况,随时掌握养殖病害发生情况,适时监测传感器测量的水质数据状况,能够实时掌握水温、pH值、溶解氧等关键指标的变化,并可以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实时调整控制设备,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养殖生产效率,可以绘制出水质状况的实时曲线,根据曲线可以分析各水质参数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以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为基础,根据本地水产养殖业实际情况,依靠信息化平台,建立服务全产业链的渔业生产全过程信息化系统。渔业技术推广信息化的发展,在满足实际需求基础上,还应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可持续性,以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应具备以下特点:
创新性:围绕现代渔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集成创新,基于移动物联网技术,集成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视频压缩系统、智能控制技术、显微图像采集技术、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等多项成熟的物联网技术来进行研发,拓展信息化技术应用模式。
整体性:围绕用户真实需求,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信息化系统,建立省、市、县管理平台和专家服务平台;养殖企业应用平台;开发技术指导员、渔民和养殖企业的手机客户端,利用智能手机APP建立了技术员和养殖户两级服务平台。建立一套能同时实现实时视频监控、鱼病远程诊断、信息双向交流、水产养殖远程监管和项目管理等功能的信息化系统。由于各平台功能构架以产业流程布局,各平台间结构对应,真正实现各平台间的信息数据的共享。
实用性:不孤立于某一环节,而是从系统的稳定性、界面友好度、软硬件配置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实际和行业需求出发,提高信息化系统应用的便捷和操作性能。
积极对接有关地市信息化建设需求。根据有关地市信息化需求,做好信息化系统的升级改造,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推进信息技术与渔业技术推广信息服务深度融合,提高技术服务效率,做好与地方现有渔业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和数据资源整合,实现信息惠民。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展鱼病精准测报工作,加强渔情信息统计监测,创新信息采集方式方法,拓展数据采集渠道,提高测报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为全省渔业管理和生产提供信息支撑。
加强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力度,引导有关部门主动争取和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开展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省、市、县(区)全覆盖。推进互联网+现代渔业的融合,实现环境视频安全防护,推进养殖病害远程诊断,开展渔业信息服务,加强养殖过程控制管理,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全面提升水产养殖的信息化水平,推动渔业产业优化升级和绿色发展。
针对山东省现代渔业发展的现状及进程,通过多专业的集成创新,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现阶段的大数据研究开发与示范及产业发展的道路,实现大数据技术在渔业及相关领域的重大突破。通过系统整合渔业数据资源,推进各类业务信息化的协同发展。建立基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渔业生产信息分析应用平台,通过采集养殖环境、水质监测和质量追溯信息的各类数据,采用大数据的处理技术对水产品全过程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以数据开放共享和大数据应用为抓手,充分发挥渔技推广服务的社会价值。
渔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充分认识培养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性,把信息化和智能手机培训列为基层技术人员和新型渔民培训的重点内容,通过培训积极推动渔技人员和企业对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渔民的信息化意识和应用技术水平,扩大渔民手机用户量和使用效率,提升渔民综合素质,提高渔民群众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和使用能力,培养信息化意识强的新型职业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