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2019-01-06 07:22刘兰兰李武孙思张莉张涛吕纯芳陈忠伟罗珍冑陈祥生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分型杂交

刘兰兰 李武 孙思 张莉 张涛 吕纯芳 陈忠伟 罗珍冑 陈祥生

1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皮肤性病防治科518000;2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检验科518000;3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皮肤病研究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控制中心,南京210042

在许多国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的病例数已超过淋球菌感染,占性病之首。Ct可感染各年龄人群,但主要集中于15~29岁的性活跃人群[1]。Ct感染泌尿生殖道后,约50%的男性和70%(亦有研究显示80%)的女性无症状,或临床症状隐匿,为Ct的防控带来很大的挑战[2]。尽管很多国家开展Ct防治项目(涉及免费筛查、检测,治疗、咨询,性伴通知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收效甚微,Ct发病率仍持续上升。菌株变异、致病机制及传播动力学等有关Ct分子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对于Ct的防治至关重要。

一、分子流行病学

(一)病原学特征:Ct是一类严格胞内寄生、菌体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可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Ct基因组全长1 042 kb(是大肠杆菌基因长度的1/4),还包含一个隐匿性质粒,基因长度7.5 kb[3]。Ct的主要外膜蛋白(MOMP)由ompA基因编码,该基因长度1.2 kb,由4个可变区1~4和5个保守区组成。可变区基因片段的长度为40~100 bp,其中可变区2是高度变异区,这些可变区穿插在保守区中间。根据可变区序列氨基酸序列的不同,可将Ct分为19种血清型(A、B、Ba、C、D、Da、E、F、G、Ga、H、I、Ia、J和K型,以及L1、L2、L2a和L3)[4]。

(二)分子流行病学技术:宏观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可分析Ct在时间、地区及人群中的分布,若了解Ct血清型别的分布、识别基因序列的变异与进化、传播动力学、鉴别治疗失败与再感染等的微观信息,则需通过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分子流行病学方法主要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ompA基因测序分型等(表1)。

1.RFLP:是基于ompA基因的PCR-RFLP分析而对Ct菌株进行分型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首先用特定的引物扩增ompA基因,然后用限制性内切酶对PCR扩增的ompA基因产物进行酶切。酶切的顺序为:先用内切酶AluⅠ进行酶切,然后用其他内切酶(HinfⅠ、EcoRⅠ、DdeⅠ、CfoⅠ或BstUⅠ)进行酶切,根据酶切片段的长度不同,通过凝胶电泳对Ct菌株进行分型。研究发现,该方法与血型分型结果的一致率达95.0%[5]。PCR-RFLP既不需要对Ct菌株进行细胞培养,也不需要对Ct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纯化,且操作简单,耗时短,因而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然而,RFLP也有局限性,若多种型别同时感染或重组菌株感染,酶切之后,则会产生非典型性、模糊不清的片段。对于这些非典型性条带,需反复酶切鉴定,工作繁重且耗时。此外,RFLP是单位点分型方法,分辨率低,加之ompA基因具有一定程度的变异,因此,RFLP不能鉴别单个核酸的变化。

2.ompA基因测序分型:与其他分型方法相比,ompA基因测序分型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发现Ct序列中微小的变异,是目前研究Ct分子流行病学的主要方法。随着技术的改进,在ompA基因测序分型的技术上,衍生出两种方法,包括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locus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s analysis,MLVA),这两种方法可识别种群的遗传结构,发现物种的多样性及评估基因型别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MLST是基于对5个Ct管家基因(hctB、CT058、CT144、CT172、pbpB)进行巢式扩增,然后测序分析,从而对菌株的等位基因进行多样性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与ompA基因分型相比,MLST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Klint等[6]用MLST和ompA基因分型方法对47个临床分离的菌株进行分型,结果显示,MLST可发现32种变异型菌株,ompA基因分型仅发现12种变异型菌株。MLVA是基于分析Ct基因组ompA和不同位点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的特征,然后采用聚类分析对Ct进行分型。MLVA分型能更准确揭示Ct聚集特征、菌株起源与变异等流行病学信息。同样,与MLST类似,MLVA的分辨率亦高于ompA分型法。

3.杂交法:虽然MLST及MLVA的分辨率较高,但不能区分混合感染菌株的型别,而杂交法可区分混合感染。目前杂交法有3种,反向线性杂交技术(reverse line blot hybridization)、反向点杂交技术(reverse dot blot hybridization)和微球悬浮芯片杂交技术(microsphere suspension array hybridization)。反向线性杂交技术是将扩增的基因产物与已标记探针的尼龙膜杂交,再与化学发光检测试剂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会在膜上出现斑点,通过对杂交斑点分析,可进行分型,并可鉴别混合感染,其主要缺点是耗时(1.5 d)。有学者用反向线性杂交技术对Ct进行分型,发现Ct混合感染率为8%~25%[7]。反向点杂交技术与反向线性杂交技术类似,相较于后者,其操作简单且耗时短,不需要特殊机器,结果肉眼可读,还可根据待测标本的数量准备杂交膜的数量,且标本的排放顺序比较灵活。微球悬浮芯片杂交技术也是基于杂交技术,但与反向点杂交技术和反向线性杂交技术相比,不需将探针或DNA产物固定在膜上。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且结果易理解,对多重感染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杂交技术的主要缺点是分辨率低于ompA分型,且依赖于固定的探针,对于变异的菌株很难鉴别。

4.DNA芯片技术:也称为DNA微阵列,是一种多位点分型DNA(multilocus typing DNA)芯片技术,多位点的选取与MLST的靶区域相同。与MLST相比,多位点分型DNA避免过度测序,快速(96个标本可同时检测)且灵敏度高。研究显示,多位点分型DNA的分辨率是ompA测序的2.4倍,且特异度高达100.0%[8]。多位点分型DNA结果的分析可在1 d内完成,耗时远低于MLST(3~4 d),且数据分析及分型可直接在多位点分型系统中分析。此外,多位点分型DNA设备及耗材的费用较DNA测序低。

5.全基因组测序:由于不同Ct菌株型别之间会发生大量重组,采用ompA测序研究这种重组菌株,其结果并不可靠。全基因组测序可深入了解Ct的进化、变异、多样性及流行状况。全基因组测序需依靠细胞培养,以提供足量Ct DNA,而细胞培养的阳性率较低且培养周期长,使其过程变得繁琐,限制了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免细胞培养技术的引入,可直接从临床标本中提取足量DN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其中一种免细胞培养技术是将MOMP结合抗体附着于磁珠,以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富集Ct感染的细胞[8]。对于一些商业标本采集管,由于管中的裂解缓冲液会破坏MOMP的结构,因此无法使用该方法。尽管全基因组测序可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Ct,但费用昂贵,且需要技术精湛的专业人员及特殊设备。

二、分子流行病学技术的应用

1.开展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与检测:全球Ct主要的流行型别为E(30.0%)和F(12.9%),是比较保守的型别,而高度变异的型别是L2和G[9]。Rodriguez等[10]发现,E型不但是主要的流行型别,而且非常稳定,地域间的差异较小。研究表明,大部分感染者是由少数血清型引起,型别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在社区、不孕不育、性病门诊及学生人群中,主要流行型别均是E型,次要流行型别则多种多样。女性性工作者的主要流行型别在不同的研究中不同,如泰国女性性工作者的主要流行型别是F,中国和韩国是E型,匈牙利则是D型。然而,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中常见的流行型别是G、D及J,且D型在无症状MSM的尿道和肛周阳性率较高[11]。若在一个地区发现了新型别,则可能是由于本地人与其他地区的人发生性行为,进而引进新的血清型别。

2.开展临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不同的Ct型别可引起不同临床症状[12]。其中A、B、Ba及C型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引起沙眼,经眼-眼或眼-手-眼传播,严重者可影响视力甚至致盲[13]。研究发现,泌尿生殖道标本中亦可检出A型和B型Ct,说明引起沙眼的菌株与引起生殖道感染的菌株之间可能存在重组,导致两组型别之间有交叉感染[14];C~K型主要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15];有过孕史的女性较易感染D型[16]。E型感染多无症状,易被感染者忽略,这也是E型是优势菌株的原因,但也有研究报道,E型与异位妊娠及阴道绿色分泌物有关[16-17]。此外,相较于其他型别,感染F/G型的女性较易出现下腹疼痛,但疼痛程度较其他型别引起的下腹疼痛轻[18]。

有报道,E型可引起新生儿结膜炎[14];L1~L3型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性病性淋巴肉芽肿(LGV)亚种[19]。LGV主要分布于MSM人群,但有研究显示,L2感染与女性盆腔炎有关[16]。

3.鉴别持续感染、再感染与治疗失败:持续感染与治疗失败为Ct的防治带来挑战。研究显示,Ct复发感染在性活跃人群中较常见。2002年,一项Meta分析表明,阿奇霉素1 g单剂口服和多西环素对Ct感染的治愈率分别是97%和98%[20]。另有研究显示,1 g单剂口服阿奇霉素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治愈率为71.6%,明显低于前者的治愈率[21]。复发的原因究竟是治疗期间的性行为导致的再次感染,还是治疗失败引起,仍然需通过对Ct菌株型别的分型进行鉴定。

4.协助LGV的临床诊断:近年来,LGV在欧洲、非洲、东南亚及北美等国家的报告病例数逐渐上升[22]。LGV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在MSM人群的肛门-直肠拭子标本中检出率较高,这与其组织嗜性及宿主特殊的性行为有关[8]。荷兰学者在MSM人群中发现新型LGV,将其命名为L2b[23]。随后,奥地利学者也是在MSM Ct阳性者中发现,MOMP的VS1、VS2及VS4区域发生变异的新型别,并将其命名为L2c、L2d及L2e[24]。肛门直肠的LGV感染症状常隐匿或无症状,易被患者忽视,且较难与其他Ct感染型别区分[8],因此,有必要在MSM人群中开展Ct筛查,并对阳性标本进行分型,以鉴别感染型别及发现LGV新型别。

5.发现变异菌株:2006年,在瑞典发现新型变异菌株(new variantChlamydia trachomatis,nwCT)。之所以将其称为nwCT,是由于该菌株的隐蔽性质粒缺失了377 bp长度的基因片段。当时核酸检测技术的目标引物恰好包含此缺失片段,因此漏检了nwCT,使其迅速在人群中扩散传播。研究显示,nwCT菌株是E型,且多分布于性活跃的年轻人群中[25]。nwCT在其他国家里亦有发现,如墨西哥、丹麦及法国等[26]。目前,尽管在我国尚未发现nwCT,但仍有必要用分子流行病学技术对类似的变异进行监测,以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三、结语

Ct发病率高、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引起全球公共卫生高度关注。为降低Ct感染的疾病负担,推广Ct感染筛查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显得愈加重要。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可阐明Ct的临床症状谱,发现变异菌株,识别优势菌株,评估传播动力学,探究菌株型别在不同人群间的分布,鉴别持续感染与新发感染等。这些分子流行病学信息可用于Ct筛查及优化临床治疗方案等,进而为Ct的防治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依据。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分型杂交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中医内科分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