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河北 大名 056900)
鸡蛔虫病是鸡蛔虫寄生于鸡小肠引起的一种以消瘦、贫血、腹泻、小肠梗阻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寄生虫病。
1.1症状和病变 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贫血、消瘦、腹泻、生长缓慢,发病严重的剖检可见小肠内充满黄白色虫体。
1.2治疗 在饲料中以0.5%的比例均匀混入肠炎灵散和适量维生素A(自由采食),饮水中以0.01%混入丁胺卡那(2次/d),连用3 d。同时用左旋咪唑拌料(25 mg/kg体重)1次即可。
1.3预防 在按时清扫和及时无害化处理清除的粪便、杂物及其污染物品的基础上,每6个月连续驱虫两次,两次之间间隔5-7 d,常用的驱虫药有左旋咪唑、丙硫咪唑、阿苯达唑。
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白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以腹泻、鸡冠苍白、咳血为特征的一种寄生虫病。
2.1流行特点 病鸡和带虫鸡为主要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库蠓、蚊子等吸血昆虫的叮咬传播,以腹泻、贫血(白冠)、咳血为主要特征,病死率可达4%左右,产蛋鸡产蛋率下降约20%,次品蛋明显增多。
2.2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鸡冠和肉髯苍白,流涎,拉绿色稀便,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病重鸡咳血、呼吸困难、口流鲜血而死。
2.3病理变化 全身皮下出血,尤其是腿肌、胸肌和心肌有出血点,肾脏和肺脏出血严重,腿肌、胸肌、心肌及肝脏、脾脏可见针尖或粟粒大小的白色小结节。
2.4治疗 饲料中以1%的比例均匀混入肠炎灵散和适量的维生素K3、维生素A(自由采食),饮用磺胺二甲氧嘧啶水溶液(第1 d, 500 ppm以后300 ppm),连续5 d。
2.5预防 在搞好环境卫生、杀虫灭蚊的基础上,发现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鸡后应及时用相应的药物加以防治,病死鸡尸体、病鸡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应及时按GB-16548相应规定销毁或无害化处理。
鸡盲肠球虫病是由寄生于鸡盲肠的柔嫩艾美尔球虫引起的一种球虫病,临床上以贫血、血便和强应激死亡为主要特征。
3.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30日龄以上的鸡,易感鸡通过食入球虫卵囊而被感染,发病率30%-70%,病死率10%-30%,潜伏期约为2周。
3.2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贫血消瘦、羽毛脏乱、稀便带血,生长发育好的散养肉鸡有的惊叫上窜然后落地而死。
3.3剖检病变 病变主要在盲肠,盲肠充血变粗,外观红白相间,盲肠内充满“酱油色”血液或血凝块,肠粘膜脱落或坏死,肠壁变薄。
3.3治疗 以全天饮水量的0.1%的氨丙啉用量每天分早、晚2次兑水,饲料中以1%的比例均匀混入治疗大肠杆菌或鸡白痢的中草药,连续5 d。停药1周后饮用百球清(25 mg/L水),连续5 d。
3.4预防 在“全进全出”基础上,每次开始饲养前和出售后及时清扫并严格消毒鸡群活动场地和水槽、料槽、车辆等用具,清除的粪便、废弃物及病死鸡尸体应及时按照GB-16548相应规定销毁或无害化处理。
饲养期间在严格管控、消毒进场人员和车辆的基础上,要求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鸡舍,工作人员进入鸡舍应分工明确、操作熟练、各司其职、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并按防疫要求严格管理和调整环境指标。
根据相应日龄鸡的生理和生产需求提供具有相应营养结构和营养成分的饲料,饲料应营养丰富、结构合理、搭配平衡且清洁新鲜、适口性好、吸收率高,发现过期、发霉或变质饲料应停止饲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