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鑫,王云福
(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吉林 长春130000)
近年来,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迅猛,2018年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5%,年均增幅2~3个百分点,但山区、半山区机械化仍然发展缓慢,一些县的玉米机收、水稻机插和机收等关键环节进展缓慢,成为吉林省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的薄弱区域。对此,对推进全省山区、半山区耕地宜机化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此次调研,将吉林、辽源、通化、白山、延边5个市(州)及所辖的36个县(市、区)作为山区、半山区进行数据收集和调查,分析山区、半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2017年,全省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8328个,山区、半山区达到2011个,占24.1%,其中全省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3855个,山区、半山区844个,占21.8%。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5490个,山区、半山区1504个,占27.3%,其中全省拥有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的农机户5797个,山区、半山区1014个,占17.4%。
2017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3288.68万千瓦,山区、半山区950.21万千瓦,占28.9%。全省拖拉机120.34万台,山区、半山区45.01万台,占 37.4%,其中全省 50~80马力9.98万台,山区、半山区2.14万台,占21.5%。全省80马力以上3.45万台,山区、半山区0.43万台,占12.5%。
2017年,全省免耕播种机2.31万台,山区、半山区0.16万台,占6.9%,其中大型免耕播种机1.41万台,山区、半山区0.08万台,占6%。全省水稻插秧机7.95万台,山区、半山区2.16万台,占27.19%,其中乘坐式水稻插秧机1.12万台,山区、半山区0.36万台,占32.1%。全省水稻联合收割机2.75万台,山区、半山区0.73万台,占27.76%,其中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0.96万台,山区、半山区0.36万台,占38.09%。全省玉米联合收获机5.48万台,山区、半山区1.59万台,占28.97%,其中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4.44万台,山区、半山区1.42万台,占32.06%。
2017年,全省机耕面积4697.83千公顷,山区、半山区1506.53千公顷,占32.07%。全省机播面积5073.30千公顷,山区、半山区1305.30千公顷,占25.73%。全省植保面积3266.32千公顷,山区、半山区637.19千公顷,占19.50%。全省机收面积4065.77千公顷,山区、半山区559.327千公顷,占13.76%。全省水稻机耕面积812.44千公顷,山区、半山区277.87千公顷,占34.20%。全省水稻机插面积655.01千公顷,山区、半山区210.11千公顷,占32.08%。全省水稻机收面积725.49千公顷,山区、半山区132.79千公顷,占18.30%。全省玉米机耕面积3089.49千公顷,山区、半山区939.46千公顷,占30.41%。全省玉米机播面积3734.59千公顷,山区、半山区888.07千公顷,占23.78%。全省玉米机收面积2576.72千公顷,山区、半山区478.57千公顷,占18.57%。
东部山区、半山区地块细碎凌乱,坡多台多埂多,形状不规则,缺少机耕道,普遍存在机具进地难,大功率复式作业机组作业较为困难,作业效率低。
山区、半山区农民收入低,购买机具的能力弱。特别是受比较效益的影响,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留守的多是劳动能力弱的老弱病群体,对新产品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弱,小型农业机械价格相对便宜、操作简单,成为主流。
很多农民观念落后,没有意识到耕地集约化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进程的有效途径。即使进行了小规模的集约化经营,仍担心土地流转后失去土地所有权。
大中型机械在小田块内作业效率低、损耗大,因为缺乏规模作业量,作业成本比较高、收益比较低,投资回报率差,农机服务组织也不愿过多的投资,农机作业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在吉林省近几年扶持发展的山区、半山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装备建设项目中,优选发展基础好、经营规模大、农民参与热情高的农机合作社,通过项目扶持、社会资金引进等方式,开展试点,探索经验。
把耕地质量保护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基础和长期的工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和谋划。相关部门做好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搞好服务,保障各项措施落实。要将宜耕地改造与吉林省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结合起来,统筹推进。
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技术补贴、物化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多方合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按照各级财政补贴、社会资本融入、建设主体自筹等方式和先建后补的原则,对耕地宜机化改造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充分发挥农业部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指导组的作用,分区域、分土壤类型提出耕地宜机化改造技术方案,开展指导服务,落实关键措施。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开展协作,研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技术模式。
一是以水田耕地宜机化改造为突破口,建立水田耕地宜机化改造试点,在水田试点的基础上,由水田向旱田拓展;二是推进地块连通模式,通过填沟、消坎等措施,将小地块改造成大地块、沟坡地变成平地、短垄变长垄;三是以规模经营主体、村集体为单位,引领带动耕地宜机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