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李林*,李小薇,尤晓苗,刘毅毅,袁旭, 张楠,武云鹏
(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
过敏性鼻炎(AR)又称变异性鼻炎它的典型症状为鼻塞、鼻痒、打喷嚏,同时伴有眼睛发红,流泪的现象其他表现包括上颚发痒、流鼻涕和咳嗽[1]。随着近几年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重,患病的人数逐年增加,这种生理性疾病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最近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病率在最初低发病率的国家显著增加。其全球患病率已高达10%~20%[2]。目前西医对此疾病治疗效果并不乐观,而传统中医方法治疗具有优势。
AR的病因大致分为三类:变应原、遗传、环境因素,以变应原为主要原因。其常见的变应原主要为吸入物,其次为食物[3]。AR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仍未十分明确。现代医学认为,AR属于人体接触过敏原后,与IgE抗体结合,产生免疫复合物作用于靶细胞膜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某些非特异性刺激也会诱发临床症状[4]。
中医学称过敏性鼻炎为“鼻鼽”,鼻鼽之称首载《素问·脉解篇》[5]。该病外因大多为感受风寒;内因则是脏腑功能失司[6],多为本虚标实之证[7],有学者主张本病为肺气虚寒[8],也有学者责之脾肺肾虚损[9],更有学者验证疾病的病机是寒邪侵袭肺肾所致[10],也有学者认为瘀血理论在过敏性鼻炎的发病过程中影响重大[11],发病机制和证状上类似痰饮病[12]。
收集近十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发现中医药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经验丰富,并且疗效显著。朱小勇[13]用截敏祛风汤联合氯雷他定治疗60例患者,有效率达96.7%;费聿旭[14]联合玉屏风散结合咪唑斯汀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率高达98.1%;胡丹霞[15]自拟清热祛湿方治疗162例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0.12%;唐洪[16]用益气温阳汤加味治疗65例病患,有效率达94.92%;何红宇[17]鼻鼽饮治疗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87%,但远期复发率却仅为氯雷他定的一半;张永政[18]署方益气脱敏汤治疗患儿有效率高于西药组;蔡纪堂等[19]应用补阳疗嚏汤治疗,与对照组左西替利胶囊治疗对比,发现两组VAS评分差异显著(P<0.05);黄平等[20]人在干祖望的截敏汤基础上通过临床试验加减而成。远期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替利嗪;孙路路等[21]人利用桂枝加桂汤治疗过敏性鼻炎其改善生活质量方面较枸地氯雷他定更为优秀。结论: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在各方面均有显著疗效,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西医给患者带来的副作用,医者应系统研究,以求给患者的治疗带来利处。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简、便、廉、效,不易复发,注重未病先防等优点、患者接受度较高,因此,针灸现在被列在美国的AR指南中[22]。
2.2.1 针刺治疗
常用穴位是指在临床上对疾病的有效率较高的腧穴,全都为主穴。
迎香[23-24]: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甲乙经》曰:“鼻塞不利,窒洞气塞,迎香主之。”迎香穴有宣利鼻窍的作用。
合谷:此穴为大肠经的原穴。通过经络表里关系,可治肺系疾病。其次,“面口合谷收”,合谷是治疗颜面五官顽疾的要穴。
足三里[23-24]:又名胃管穴,为补益要穴,有固卫祛邪的功效。且此穴不但能增强免疫作用;而且对于抗衰老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上星[23-24]:又名鬼堂,此为督脉的穴位,可通利鼻窍。《针灸甲乙经腧穴重辑》:“鼻鼽衄,上星主之。”督脉为阳脉之海,统一身之阳气。此穴有助于升提人体之阳气至鼻腔以防御外邪,同时此穴能温阳通络,疏风散寒。
2.2.1.1 局部选穴
蝶腭神经节:针刺蝶腭神经节是李新吾首创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用于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病人取坐位,医生站于患者一侧,行针刺向内上方,约指向对侧额角[25]。进针深度约50~55 mm。一般情况下每周针1次,每次针一侧,6次1疗程。此法融合传统中医针灸疗法和现代解剖学,刺激蝶腭神经节(SPG)和其他鼻神经[26]。JiaopingMi等[27]临床试验观察此法治疗AR症状鼻评分影响显著。
独刺曲眉:陈德成[28]首创。方法:取穴曲眉,针行补法,使针感通达病所,以患者鼻感酸胀为度,亦至流泪,留针20 min,10~20次后,在34例病患中有效率达94%。
2.2.1.2 整体取穴
刘芳琴[29]选AR患者60例进行针刺,以胃管、迎香、百会及合谷四穴为主,并配合高盖穴及肺俞穴,发现临床总有效率为95%。张明波等[30]针灸治疗30例AR病人,选择头维、合谷、曲眉、鬼堂等穴,20~30 min为宜。10天为1疗程,3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3.33%。朱秀兰等[31]将56例患者选用鬼堂、曲眉、迎香、鼻通、合谷、热府、肺俞等穴进行针灸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1.07%。
2.2.2 灸法治疗
现代研究表明,艾灸治疗后鼻腔内白细胞明显减少,对IgE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可快速改善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目的。近年来关于灸法治疗变异性鼻炎的研究报道[32]日益增多。贺诗峰[33]辨病辨证取穴,如胃管、曲眉、迎香、命门、百会、脖胦、热府、承命、涌泉及鬼堂等穴,每次约灸5~6个穴位,每穴10 min。7~10 d为1个疗程。矫承媛等[34]自制药饼(苍耳子散加减)隔灸百会穴治疗小儿肺虚感寒型AR62例,总有效率达95.16%。张晨光等[35]采用壮医药线点灸法治疗小儿AR 21例,穴取鬼信、绝阳、厉兑、至阴和百劳,可辨证配肺俞、脾俞、高盖。总有效率为90.5%。张喜娟等[36]对照穴位埋线疗法和壮医药线点灸法。结果灸法略优于埋线疗法,故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AR疗效明显,长期调治优势远胜于西医。
2.2.3 其他外治法
穴位贴敷指将药物贴于指定部位,通过两者共同作用于患者而治疗疾病。此法多广泛应用在“三伏贴”“三九贴”“天灸”。近几年临床治疗颇多。林振荣[37]利用穴位贴敷联合糠酸莫米松喷雾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0%;陈涛等[38]利用脐周穴位贴敷治疗有效率达94.1%;丁冰等[39]做了大量的文献总结,对所选腧穴和用药进行总结和分析,并肯定了其绝对的临床优势。
刮痧为古代传统疗法,在民间已有上千年之久。黄美、严道南等人[40]利用循经刮痧法治疗远期效果明显优于氯雷他定;陈华等人[41]刮拭肺经疗效胜于西替利嗪。而推拿、拔罐、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在临床上治疗效果同样显著。结论中医外治法在治疗AR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医认为全身肌肉及脏腑的濡养主要与饮食物的运化吸收有关。《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提出用尤为强烈的药去治疾病,病情去除60%即刻停药;用较为强烈的药物治疗,病去70%即应停药;用稍微强烈的药物,病去80%即要停药;用药性较为温和的药物,病去90%即停药。再通过饮食物调养直至邪气尽除。在用药和饮食时,切忌过犹不及损人正气。这更是进一步阐述了食疗养生的好处,同时也标志着是食疗养生思想的历史性跨步。
玉屏风粳米粥[42]的应用,适应症:肺气虚弱,感受风寒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在未发病时使用,可降低疾病的复发,同时达到巩固康复的成效。
人参黄芪粥[43]应用,适应症:过敏性鼻炎患者,肺脾气虚,湿邪侵鼻并伴心慌气短,体虚自汗,纳差食少,脘腹胀满的患者。
加味山药饼[44]应用,适应症:肾气不足,肺失温养,患者伴有身易感寒、腰酸膝软、健忘盗汗、夜尿频数等表现。
丝瓜藤煲猪瘦肉[45]应用,适应症:患者肺经郁热,易流黄涕,该药膳可清热消炎、解毒通窍。
此外患者平时亦可服用乌梅抗敏粥减少发作次数,本方具有抗敏作用,患者长期服用,可缓解病情、巩固疗效[42]。
养生,是中医尤为重要的部分。中医讲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顺时养生,是指按照四季阴阳变化和气候特点调理身体,而达到颐养身心和强健体魄的效果。四季气候的寒热转变也代表着一年中阴阳的变化。顺四时之变以养生,从而阴平阳秘、五脏调达、经脉通顺、情志欢畅的目的[46]。由于四季的变更与阳气的盛衰相关密切,人的四季养生要把握住一个总的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47]。而又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每个人的所要进行的调养也有所不同。在一年之中,养生的关键时刻在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8]。养生总则为顺应天时,天人合一,与大自然阴阳变化节律同步。宋代有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这同时也是《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的关键表述。
其他治疗方式仍有许多,无外乎减毒、调气、静神、修身、进补、固精,古人认为人有七情六欲,过之则伤五脏六腑;人之饮食喜好,久之易伤脾胃气血;人过劳或是过逸也都易引发病理变化,所以我们应该随时的调理自己的身体,从饮食、绪、养性并配合适时的运动,使人体的阴阳平衡,五脏六腑调和,心胸开阔。长久以往体质增加,疾病消除。
中医治疗AR方面效果显著、作用突出,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提高机体的抵御能力,减少机体的过敏状况,有较高的安全性、长远性和可靠性。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饮食、针刺、日常的身心调整,从而更好的防治疾病。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一是对AR病机的理论认识有待加强;二是对AR的中医证候特征有待深入研究;三是对中医内、外治疗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将临床与实验相结合,有利于中医走出国门迈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