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9-01-06 02:41谭明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9期
关键词:偏瘫神经功能康复

谭明芳

脑卒中有着很高的发病率, 患者病情进展较快,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 就会对其神经功能造成极大的损伤,而且很容易致残, 甚至会导致人死亡[1]。本文选择本科收治的9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7 年1 月~2018 年6 月期间本科收治的9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均为第一次发生脑卒中, 排除具有精神障碍、先天运动功能障碍和肝肾功能不健全的患者。按照患者病例的单双号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 例。对照组中女18 例, 男27 例;年龄48~69 岁, 平均年龄为(59.7±4.8)岁;右侧偏瘫26 例, 左侧偏瘫19 例。观察组中女19 例, 男26 例;年龄48~70 岁, 平均年龄为(61.2±4.1)岁;右侧偏瘫28 例, 左侧偏瘫17 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如下。①心理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大多都是突然发病, 很多患者面对病情会发生恐惧、孤独、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十分不利, 所以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2]。护理人员要充分做好对患者的摸底工作, 从而最大限度的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 采用个性化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 提升其治疗依从性[3]。②运动功能训练:让患者躺在床上保持仰卧的姿势, 然后帮助其摆成合适的体位和患肢姿势, 比如健侧卧姿势、侧卧姿势或者仰卧姿势, 并且依据上述的体位帮助患者进行相应的肢体功能训练。在采取仰卧姿势时可以让患者将肩膀挺起或者抬起, 将上臂外展或者外旋, 将掌背朝下, 同时对腕部和肘部进行伸展。要定时帮助患者转换各种体位, 防止出现压疮[4]。③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早期康复护理中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属于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护理人员要尽可能地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同时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 针对患者进行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包括起床训练、穿衣训练、如厕训练、洗漱训练、就餐训练等方面的内容, 进行持续训练15~20 min/次,2 次/d[5]。④饮食护理:让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 食用低胆固醇、低糖、低脂和低盐的食物, 同时严禁患者酗酒和抽烟。按照患者的具体疾病恢复情况帮助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①神经功能缺损判定标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判定标准:依据修订的Barthel 指数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护理前, 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7.51±4.27)分,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7.33±4.46)分,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4, P>0.05)。护理后, 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85±4.11),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52±3.39)分,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9,P<0.05)。

2. 2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前, 对照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44.73±14.85)分, 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44.28±15.16)分,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1, P>0.05)。护理后, 对照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50.17±13.55)分, 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63.27±8.05)分,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5, P<0.05)。

3 讨论

现在我国的发病趋向年轻化及人口老龄化速度急剧上升, 因此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也不断升上。脑卒中的致残率很高, 而且很容易导致患者死亡, 就算脑卒中患者能够侥幸生存, 往往还会面临着较多的严重并发症[6,7]。在脑卒中患者中偏瘫属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很多脑卒中患者在得到治疗之后, 会伴随着偏瘫、意识不清和语言障碍等功能障碍。这些患者不仅自身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而且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会大大加重[8-10]。为此, 临床上除了要采取积极有效地治疗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治疗, 还要采取必要的康复护理措施, 将优质的康复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 尽可能地帮助患者恢复病情, 提升其自主生活能力, 保证其生活质量, 并且进一步减轻患者及其家庭面临的负担。在本次研究中, 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采用了心理康复护理、运动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方式,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护理效果[11-13]。早期康复护理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具有一系列的优势, 其能够在患者恢复期将更多的康复干预措施提供给患者, 有效减轻其肢体麻木和活动障碍等症状, 促进其机体功能的恢复。在本次研究中, 护理后,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52±3.39)分低于对照组的(13.85±4.1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9, 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63.27±8.05)分高于对照组的(50.17±13.5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5, P<0.05)。结果表明,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的方式具有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 将早期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加快了其肢体功能恢复, 值得在临床上予以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偏瘫神经功能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