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农业农村大趋势 扭住农药行业牛鼻子

2019-01-06 02:20吴国强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生物农药农药农业

吴国强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北京 100125)

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是农药的最终“消费者”,农民是农药的购买者和使用者,农业是农药的服务对象,农药行业的发展同农业、农村、农民紧紧联系在一起。研究中国农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农药行业的国际国内市场,必须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关注国家的涉农战略和农业农村政策。

1 农业农村政策和现状

1.1 国家涉农战略 战略是关乎全局、需要长期坚持的总体方针、政策。关注政策首先必须关注策略,战略的实施不一定立竿见影,但是长期的累加效应必将对全局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农药行业的走势首先要从策略开始。

1.1.1 乡村振兴战略 中共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提出“完善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推进农产品生产投入品使用规范化”。这给予我们直接的启示:产业兴旺离不开农药,生态宜居要求管好用好农药,同农药行业有直接关系;生活富裕需要提高农业产业的收益,也同农药行业有间接关系。农药的残留限量要有标准依据,农药的使用品种、数量、次数、施用方式都要规范。

1.1.2 粮食安全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总书记说的“主要装中国粮”,有关部门作了进一步的说明:“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同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保证粮食安全,农药是必不可少的投入品,农药行业必须健康发展。

1.1.3 绿色发展战略 坚持绿色发展战略,不能为了现在的发展,牺牲后代的幸福。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们认为“环保风暴”不会仅仅是一阵狂风,而是将劲风常吹。企业“三废”处理、清洁生产、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等要严格管控,农药经营要严格管控,农药的使用也会严格管控。

1.1.4 质量兴农战略 2018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制定和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建立健全质量兴农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提升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要提升农产品质量,管住农业投入品是重要一环。对于农药使用技术规程(GAP)、农药残留标准(MRL)、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PHI)、农药施药人员安全防护(PPE)都将受到严格管控。

1.2 农业农村政策 农业农村政策很多,在此仅分析对农药行业有重大影响的政策。

1.2.1 土地政策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全国范围的确权颁证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归村集体,承包权归承包土地的农户,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过去农民外出打工无力种地,有的农户把土地流转给别人,担心会丧失承包权,宁愿撂荒也不愿流转。“三权分置”和确权颁证给农户吃了“定心丸”,不用担心土地承包权的丧失,可以放心大胆把土地流转出去。可以预计,农民承包地流转的速度会加快,土地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可以预见,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施药机械化、现代化,大型施药机械如无人机等以及统防统治组织大有用武之地。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扶持政策 201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政策的核心观点有 3 个,一是保持国家的粮食安全,这是基石,不能动;二是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三是由满足消费者量的需求向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质的需求转变。中国改革开放40年,高、中档消费人群大大提升。优质优价,对优质农产品溢价的追求将刺激生产者和农产品产区政府调整农产品结构,严格管控农业投入品和生产过程,生产优质的农产品。

启示:政府和企业将合力严格管控农业投入品,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广受欢迎,特色小宗农作物产品如水果蔬菜、中药材、小杂粮价格弹性大,相对效益高,种植面积扩大,登记可用药紧缺。

1.2.3 现代农业扶持政策 包括支持合作社、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机补贴政策,良种繁育补贴政策以及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等等。这些政策不仅是指导,还带有真金白银的项目支持。一系列政策组合,必将调整农药的用药需求,调整农药产品结构,调整农药使用的组织和施用方式,调整农药与肥、水、种的组合方式。

1.3 值得关注的“三农”现状 策略给我们长期的预期、政策给我们近期明确的预期,“三农”现状则给我们更直接的启示。

1.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发展,农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规模农户以及各类农业生产合作组织都有了较大的增长。据统计,全国纳入农业农村部门名录的家庭农场54.8万户,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17.3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约13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15万个。相对而言,传统农业经营的小农户的户数和经营面积都大幅度减少。农药的购买主体已从小农户为主悄悄地转变为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为中坚。购买主体变了,新的主体相对于小农户对农药有更多的了解,更乐于接受新农药,对农药的内在品质要求更高。

1.3.2 特色农业、农旅融合农业、农产品公共品牌生机勃勃,不仅企业在推动,各级政府也在强力推动。特别是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政府直接出手加强品牌的宣传与推广、农业投入品标准和农产品质量管控。

这类农业价值增长空间大,价格弹性高,对农药投入成本计算较少,但对农药的品质要求高。

1.3.3 农业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农民越来越精于算账,过去农民自己劳动不考虑劳动力成本,现在对劳动力成本越来越关注,农民自己做的农业生产环节交由社会化服务组织来做。企业应敏锐感知,尽可能节省施药劳动成本将成为农药产品创新的重要关注点;农药的买主可能不再是真正的付款人,而是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药的了解和价格议价能力大大提升了。

1.3.4 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支持的着眼点已经调整。由主要支持粮食作物转变为支持农产品结构调整、品牌建立、标准化监管体系、农业投入品体系建设。如通过推荐农药使用目录,适当的价格补贴等方式,加大对环境友好型农药和高效施用器械的支持力度。政府对环境友好型农药和高效施药机械提供直接支持,理性的企业自然要跟着这种导向走。

2 农药管理总体思路

国家政府管理体制是网格化的。农药管理工作,从“条条”上看,以农业农村管理部门为主,同时也要接受发改、工信、环保、安监等部门的管理;从“块块”上看,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也都负有相应的管理责任,各地的产业政策对农药行业有重大影响。因此,这里谈农药管理的总体思路,不是某一个部门的思路,而是结合各方面情况包括中央的政策、相关部门和地方的管理思路,综合分析得出的一点思考。

2.1 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 目前来看,农药企业的总体特征还是小、散、乱,创新能力弱。要想把我国从农药大国打造成农药强国,必须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做精。总的原则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并用。通过新增企业进工业园区、抬高门槛、增加环保设施及各种产业政策倒逼企业进行产业转移和兼并重组;通过市场竞争引导产业转移和企业兼并重组。

2.2 切实严加监管 一是强化农业执法队伍和执法能力建设,特别是市、县级,这是这次机构改革的重点。二是着力推进农药监管信息化建设,以产品追溯为切入,实施全系统、全流程、全要素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农药,打造农药行业的“听诊器”,及时发现农药行业转型升级的“病灶”和痛点。三是依法依规加重对违规违法者的处罚,通过严加监管,驱逐劣币,保护市场的良性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

2.3 着力强化登记准入关 一是严格调控同质化产品。鼓励优化配方、剂型,淘汰落后产能,压低产品数量,目标是到2020年新登记同质化产品数量减少30%。二是加强登记分类指导。支持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登记、小作物用药登记、生物农药登记“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小宗特色作物用药登记政策和工作机制,全力服务“特色小品种”迈向增收“大产业”。三是进一步研究应用毒理、环境和残留等领域的高风险评估技术,落实安全与有效并重的管理目标。

2.4 着力强化农药使用减量行动 一是以小宗作物为重点,大力推进农药科学合理使用。小宗作物是地方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进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小宗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小宗作物上农药残留标准制定,着力提升特色产品质量,为创建特色品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深入开展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加快推广低毒生物农药,总结绿色农药补贴试点经验,遴选先进经验,提炼管用模式,扩大补贴试点范围,建立健全科学选药、合理用药制度。三是完善农药退出机制,重点对已登记15年以上农药品种开展周期性评价,对发现存在较大风险的农药及时采取管理措施。加快实施高毒农药替代计划,对剩余的10种高毒农药,本着“成熟一个、禁用一个”的原则,有序淘汰。

2.5 支持企业走出去 一是进一步优化农药进出口管理,研究制定农药对外合作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仅境外使用农药登记政策,为出口企业松绑,推动化解产能过剩。二是充分发挥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主席国作用,深化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提高国际规则制定话语权,利用多边舞台拓展我国农药出口目标市场国家的合作渠道与范围。要立足于亚太区域,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与FAO亚太区域合作。三是建立国际交流成果与企业共享的通道,带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及标准制定,搭建企业与国外农药管理机构、行业协会的交流平台,引导农药行业更广泛参与农业合作战略实施。

2.6 支持农药施用的新组织、新方式、新业态 大力扶持植保专业服务组织,推广统防统治;支持高效施用机械如无人机飞防等发展,推进技药结合、精准施药,推动以植保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服务业发展。通过支持新组织、新方式、新业态,化解因小农户科技素质低、组织化程度低,造成的施药效率低,不环保,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

3 关于农药行业的几个基本判断

从农业农村战略和政策走向、农村的现状以及政府农药管理的思路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基本判断。

3.1 农药市场的严格监管成为常态 一是互联网生态下舆论迅速发酵,一个区域性的问题一夜之间可以演化成全国性的大事件,引起全国人民乃至中央高层的高度关注。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无法向人民交待,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受损。二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行坚决的问责机制。长春生物案件,除了对当事企业、当事人进行毫不手软的处罚外,还对管理层、监管层一下子处理几十个人。利剑高悬,问责机制必将倒逼执法机构、监管部门严加监管。

3.2 农药行业的进入门坎越来越高 以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为标志,以环保风暴和产业政策为助力,增加对环保、场地、工艺、人才等多方面的要求,不可逆转地抬高了农药行业的进入门槛。

3.3 产品的更新换代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越来越有市场 农业农村在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在调整,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代表的消费者消费偏好已完全不同于老农民,农药产品从内在品质到外部包装以及营销方式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些变化。一个产品畅销多年的情况难以为继。老产品的价格也越发透明,市场占有率越来越低,利润率越来越低,新产品才有卖点。

3.4 生物农药的春天真的来了 生物农药见效慢,对环境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积极效果,但长期以来生物农药叫好不叫座。分析“尴尬”背后的因素,生物农药叫好又叫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使用生物农药的农产品必须卖上较高价格,能够产生“产品溢价收益”。产出农产品价格上不去,经营者就没有动力使用生物农药,赔本赚吆喝的事一般人不会干。二是土地具有较长期的使用权。假如使用生物农药培植了土地,明年土地就归别人使用,很多农业经营者就不愿意使用生物农药了。三是农业经营者具有较高素质。能够认识生物农药的优势,能够慧眼“识货”。现在满足这三个基本条件已经有了基础。品牌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可以获得高于同类农产品的价格,“产品溢价收益”得到保证;农用地的确权颁证使承包户吃了“定心丸”,可以放心大胆把承包地流转出去,更利于新型经营主体获得稳定的土地经营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素质高,容易接受新科技、新理念,更易于采用生物农药。

3.5 服务做得越好,产品越有销路 发育成熟的市场不仅是产品内在品质的竞争,还在于外在服务的竞争。在产品内在品质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产品的外在服务成了决定性因素。农药的购买和使用技术要求高,服务尤其重要。特别是在农村劳动力价格日趋走高的情况下,产品自身价格占比在降低,服务价格的占比在升高,卖农药甚至成了卖服务,药品的价格包括在服务之中了。服务做的好,才能获得客户的信任,根扎得越深,叶才能更茂。根深叶茂才能屹立不倒。

4 对农药企业的几点建议

4.1 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 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广泛听取、吸收人民的要求,审时度势,综合平衡形成党的意志,党的意志经过一定程序会上升为国家法律规章和产业政策,转化为财政金融支持的重点。听党的话,踏踏实实干事,切实担负起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企业才能健康发展。贪图一时侥幸,企图另辟“蹊径”,只能害了企业。

4.2 放开心态,主动合纵连横 现代社会,企业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才能取得一定的规模效益。小家子气的“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要不得,自己做老板吃苦受累未见得能赚着钱,不如联合起来抱团当老板。

4.3 主动转移不仅是个策略,也许还是机会所在 国家很大,发达地区的“鸡肋”,可能是欠发达地区的“宝贝”,在不同地区间的转移是策略之一;还有产业链之间的转移,由上游产业转移到下游产业,甚至转移到直接做农业,现在搞乡村振兴,农药行业的许多老总与农业有着天然的联系,了解农业、熟悉农业,做农业有着很大的优势。

4.4 接地气,将服务进行到底 农民眼见为实的消费心理,病虫草害发生和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特征,农药选购和使用的复杂性决定了农药企业必须接地气,了解农业农民,能够赤脚下田,常闻泥土香的企业才能有勃勃生气。

4.5 抓研发,好产品将是综合性能高的产品 任何时候好产品都是基础,好产品不仅是内在效果好,还要能够满足减少劳动力成本,环境友好等农业农村的时代要求。好产品不一定是全新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新偏好、农业的新特点都是好产品,好产品主要是研发出来的,要加大研发投入。

猜你喜欢
生物农药农药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RNA生物农药的商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蔬菜病虫害的高效技术简析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