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龙,王彩霞
(1.蒲城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2.蒲城县设施农业服务局,陕西蒲城715500)
近年来,蒲城县休闲农业发展总体向好,截至目前,全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总数73个,从业人员1486人,其中农民1454人。全年共接待游客25.71万人次,营业额2279万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619万元,从业人员报酬6806元。
在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中,目前休闲农家(农家乐)44个,从业人员有211人,营业收入143万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为10万元;休闲观光农园(庄)25个,从业人员有1034人(包括农民1003人),全年接待游客22.426万人次,营业收入1900万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1382万元,休闲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物。
与其他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该县休闲农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发展定位不准,思想认识较片面,对休闲观光农业定位不够准确,有些纯粹等同于农家饭馆,缺乏品牌意识;二是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不配套,发展模式单一,休闲园区有的强化娱乐、餐饮功能,农业特色难以充分体现,有的又单纯就是采摘或者吃农家饭,功能不全,留不住顾客,休闲农业发展效益不明显。这些问题亟须采取有效措施,使用现代化的思维统筹规划,通过科学引导,准确定位,高点起步,形成品牌,积极推动蒲城休闲农业的发展[1]。
全县休闲农业的总体规划是“两大核心、三大廊道、四大板块”。一是以城区范围内旅游资源和县城近郊农业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为依托的城区休闲农业展示核心;二是以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为依托的卤阳湖现代农业休闲核心[2];三是以唐五陵为依托的“帝陵文化”农业休闲景观廊道;四是以洛河为依托的“水域农业”休闲度假景观廊道;五是以省道S201,渭蒲、西禹高速为依托的“都市田园”生态观光景观廊道;六是以北部山地、森林资源为依托的“山地农业”康体度假板块;七是以西部麦草工艺为依托的“麦草田园”生态观光板块;八是以南部西甜瓜为依托的“甜蜜农业”休闲观光板块;九是以东部温泉、生态资源为依托的“养生农业”休闲度假板块。依据县上对休闲农业的总体规划,各镇(街道)要按照自己的地理位置,结合各自的地域特色、旅游资源及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定位布局。
各镇(街道)通过结合实际,立足当地资源条件、区位特点和产业优势,积极组织编制本区域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农业局要对各镇(街道)的休闲农业规划编制进行指导,要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现代农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旅游业发展等规划相衔接,做到高点定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目标任务明确,切实发挥规划引领发展和规范建设的作用。
各镇(街道)、各部门通过充分发挥休闲农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大农业、大旅游、大文化、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休闲消费需求为重点,进一步挖掘丰富休闲农业发展内涵,开发建设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可以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构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增加观光度假体验功能;可以在现代农业园区、基地的基础上,培育创意休闲农业精品,增加农业观赏、教育研学、度假体验功能;可以在农产品加工、农村手工艺品加工等基础上,结合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建设休闲农业主题公园;可以在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古村落和新农村,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服务设施;还可以在条件具备的休闲农业园区,开展农业主题会展及节庆活动,增加观光体验、文化传承功能[3]。
积极实施县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示范镇创建活动,各镇(街道)要把休闲农业示范点建设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4]。除完成创建任务外,到2018年底每镇(街道)培育1~2个在全县乃至全省叫得响、传得开、有一定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到2020年,力争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
休闲农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管理等要素,而该县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经营理念,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该县休闲农业的发展。因此,要加强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各相关部门要把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训纳入各种政策性培训范畴,为蒲城休闲农业的发展培育出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