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松
(河北省隆化县农业农村局 068150)
引起猪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很多,主要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性强,在养殖密度较大的猪场尤为明显。目前猪传染病大多为多种病原共同引起如猪瘟和蓝耳病,呼吸综合征和猪丹毒等,因此也呈多病症状,给病情判断和诊断带来较大难度,死亡率也较高[1]。
现在很多传染病的发病不分生猪年龄、品种,各种季节均可发病,一旦发病如果控制不当很容易造成大面积感染,给防控和治疗带来很大阻碍。
现在很多猪传染病都属于免疫抑制性疾病,如猪瘟、蓝耳病等,这些病极大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同时还容易继发其他疾病,治疗困难危害极大。
猪瘟、猪流感、蓝耳病等都可导致猪繁殖障碍,引起母猪早产、流产、死胎等,减少优良种猪的数目,对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2]。
养殖场在引进种猪时未进行疾病检测或检测不严格,导致引进弱猪或病猪,有的检测过后直接将新猪与猪群混合,但有些疾病存在潜伏期,引起大面积感染。同时有的养殖场到国外盲目引种,或疾病检测技术滞后、消毒不规范、设备陈旧等都可引起疾病感染。
有的养殖户免疫意识较差,未及时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导致疾病爆发。技术人员操作不当、使用剂量不标准、责任心不强可能会使免疫效果打折;另一方面,疫苗质量低下不符合国家标准、不仅不规范甚至用过期疫苗、疫苗种类不齐全等,也可使免疫效果减弱。有的在第一次免疫过后,效果不明显或体质原因还要进行二次免疫,这些都是导致猪传染病流行的重要原因。
机体主要获取能量和营养、抵抗病毒、繁殖生育的途径就是食用饲料,因此,如果猪群使用的饲料质量低下,营养不均衡,或者霉变等,容易使机体免疫能力低下,从而引起传染病。有的甚至为了利益在饲料中添加激素,导致猪群过快成长性成熟,免疫功能下降。另外,有的养殖户缺乏经验,对病猪观察不仔细,未对病猪及时治疗,或给药不合理也可导致猪传染病流行。
很多中小型猪场和农村养殖户管理意识较差,养殖密度过大,加粪便、污水未及时清理,未按要求对养猪舍消毒,通风换气不良等各种因素,导致饲养环境差,病原微生物和有害气体滋生,容易引发细菌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猪蓝耳病等。设施简陋,缺乏单独的消毒室、隔离室、疫苗接种室等,各种检测设备陈旧。在农村养殖人员教育程度较低,缺乏专业知识的培训,发现病猪后未及时隔离,死后未进行无害化处理,导致病菌快速传播。同时,有的盲目使用抗菌类药物,导致疾病耐药性频发,病情难以控制,从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养殖户要培养“防大于治,预防为首”的思想,及时为猪群接种疫苗以增强猪群抗病能力。一是要选择合理的疫苗。疫苗质量要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保存、运输得当,避免用过期疫苗。在正规厂家采购,避免免疫失败。二是免疫程序要得当,免疫器具要消毒,很多养殖户认为一次免疫就可以,其实不然,很多时候根据疫苗效果和机体自身情况要进行二次免疫。三要选择合适时间进行免疫。免疫效果根据免疫时间不同也会有所不同,要综合猪群对抗原敏感度及传染病高发季等因素来进行免疫,免疫时间合适,免疫效果会事半功倍。四是在猪场引种时要注重对外来猪群的病原检测,避免引进弱猪或病猪,检测后要进行隔离饲养一段时间,因为有些疾病有潜伏期,确定安全无误后再混养[3]。
猪舍管理质量与猪群健康有直接关系。第一,确保温湿度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食欲变化和应激反应,从而影响猪群生长发育。由此,夏季要注意降温防暑,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猪舍湿度不宜太大,要保证定时通风,环境干燥,以免滋生病原微生物或有害气体。第二,猪舍要定期消毒,包括地面、墙面、常用器具等,及时清理粪便和排泄物。三是养殖密度要合理。不宜密度过大,要留有一定空间给猪只活动,以保证其健康发展。对于仔猪和妊娠猪,免疫力较差,要隔离饲养。第三,饲喂要营养均衡,饲料新鲜营养全面,注意夏季多补充水分。努力为猪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机体机能,避免疾病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