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阳
六集通俗理论节目“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第二季《乡村振兴战略大家谈》是中宣部理论局、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广电集团联合推出的年度巨作,六集节目通过以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主线,全国顶尖“三农”专家齐聚一堂,通过互动问答、典型展示等方式,来展现浙江以及全国农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生动实践。尽管主题宏大,但是每集二十多分钟的节目通篇鲜活有味,让人看了不觉枯燥。
在播出的六集节目中,每一集的开场都让人印象深刻,淳安下姜村选择了板凳龙表演、龙泉溪头村选择了富有当地山区特色的龙鼓表演、嘉善缪家村选择了民俗串烧表演、安吉鲁家村选择了竹叶龙表演……可以说每个录制地都拿出了当地最好的项目,很多都是国家级或者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鼓号声声响起之后,板凳龙、竹叶龙游走在青山绿水和庭院古宅间的时候,当十多条板凳顶在非遗传承人头上的时候,观众很容易就被吸引,就有看下去的欲望,而这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大家谈》六集节目的成功打响了头炮。
因为这六集节目站位高,所以要求也高,因此在选择录制地时我们团队也是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海选,可以说每个最终选定的录制地都是契合主题的“网红村”,因此通过录制地的鲜活案例来展开节目成了一个重要又不可或缺的环节。
为此,我们团队在前期策划的基础上就做了详尽的方案,每个录制地都由三到四位编导来提前踩点和收集案例,并最终敲定了录制时的呈现形式,整个过程也始终围绕着鲜活二字展开。如诸暨市栎桥村录制时,我们就邀请了当地枫源村的村委会主任骆根土,通过两块展板来展示他们前后两个版本的《村规民约》的不同,条款里往河道乱扔垃圾由“罚款”到“生态补偿”字眼的变化,折射的就是乡村治理有效的一个转变,让观众很直观地就看懂了。
应该说,录制现场的群众是我们“大家谈”中的关键要谈的人,他们谈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节目录制的成败,从最后播出的情况看,我们现场群众的表现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不仅问得切题,而且还非常接地气。
“以前国家鼓励我们进城务工,现在又让我们留在农村振兴,那我们应该是进城务工呢,还是留在农村?”“在我们老家那边的话没有大企业也没有大项目,那么该怎么致富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全部都是有感而发的大白话。就是在“治理有效”这个相对深奥的主题上,当地群众的提问也是十分不俗,“我们村子里绝大多数的人是姓刘的,我们姓陈的比较少。如果说姓刘的人家跟姓陈的人家产生了矛盾,那我们姓陈的往往会比较吃亏。现在是法治社会,请问专家我们要怎么样保护自己的权益?”就一个小问题,不仅高度契合“治理有效”的主题,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农村社会问题,给很多人带来了共鸣。
正是有了现场群众的这些接地气的提问,真真切切地将基层农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困惑给原汁原味地展现了出来,给人以启迪的同时,也说明我们这个节目做对了。
我们这次六集节目邀请了十多名专家,每一位专家都是行业内的大咖,更有像陈锡文、顾益康、叶兴庆等三农领域的知名学者。观众提问接地气,他们的回答也是很接地气,妙语频出。
在淳安下姜村的录制过程中,当地村民提到什么是乡村振兴和一个小农民有什么关系时,顾益康老师的回答让全场掌声不断,他的答案是“你可以搞农家乐,原来你家的房子养老鼠,到乡村振兴以后,你原来的那个房子就给城里人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