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强 高 蕾 王 军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7
吴贞,字坤安,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生于清代乾隆时期。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是中医学里最重要的两大学术流派,吴贞的学术思想是清代中后期寒温融合学术思想中的代表,具有重要价值和研究意义。其著作《伤寒指掌》为其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将伤寒、温病以症贯通,明晰伤寒、温病之辨,并将伤寒分为正伤寒、类伤寒,结构明了,条理清晰,为后世中医学者提供了重要参考。
吴贞先生在自序中提到,其年幼多病,遂究心医学,以求卫生之道。精研仲景旁涉诸家,更亲炙于叶天士、薛生白两大名家,故深得伤寒、温病两大流派精要。对清以前之伤寒学著作都有颇深见解,《证治准绳》《伤寒条辨》《尚论篇》《绛雪园古方选注》《绛雪园得宜本草》《伤寒来苏集》《伤寒直格》《心印绛珠经》《医宗金鉴》《叶案》等著作在其书中皆有所体现。尤其推崇《证治准绳》《医宗金鉴》《绛雪园古方选注》《伤寒来苏集》《叶案》《温病全书》《伤寒第一书》等书,深得书中奥义,并有所发挥。
首先,他支持错简重订思想,认为方有执所著《伤寒条辨》[1]与喻嘉言所著之《尚论篇》[2],虽然内容体例不同,但都独出心裁,发明古训。扫除了王叔和错简之误。否定三纲鼎立之说,认同柯琴所论“仲景伤寒已兼六气,六经主病已该杂症,非专指伤寒立言”[3],并评价此为千古疑团一朝打破。其次,他强调因时制宜,如“霜降以后,天地寒沍,感之而病者,伤寒也”,又如“三月以后,八月以前,天道或有暴寒,感之而病者时行寒疫也”,此类论述比比皆是。最后,他强调因地制宜,在其著作中每遇到一些具有地域性的问题,都会强调其论断的适宜地区,更有一处明言其论断为浙地之特点。
3.1 清以前伤寒学著作评析:吴贞先生在其著作中对清以前的伤寒学注解著作进行了系统评析,其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指出了各部著作的优缺点,为初学者在伤寒注解等书籍的选择上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他认为《证治准绳》一书汇集诸贤之大成,可谓是“溯流穷源”。其余大部分著作都有一定程度的个人见解与古代诸贤之圣训相悖,使后学白白滋生心中之迷惑。《伤寒论条辨》和《尚论篇》虽然有所不同,但“独出心裁,发明古训”,并且将王叔和所集《伤寒论》版本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了合理调整。
3.2 伤寒温病辨析:吴先生认为:“世之伤寒正病绝少,类证殊多,寒症绝少,热病殊多。”在书中将伤寒以六经本病、变病、类病分类,认为伤寒为由表及里,温热为自内发外,温病为发于少阳,热病为发于阳明,言简意赅地将伤寒、温病、热病之机理明确的分辨开来。认为伤寒本为外感热病之总称,其中因寒邪侵袭而起的为伤寒正病,因暑、湿、燥、风及六淫兼气而得的为类伤寒。虽然都是外感热病,但致病因素不同,不可都用伤寒正治之法治疗。其书中直截了当地道破叶天士分治寒温之法,即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间温热,须究三焦,不可足经之药混治手经之病[4]。
3.3 舌诊:叶天士、薛生白在其著作和医案中都论及舌诊,并且强调其在温病诊疗中的重要性[5]。吴贞对于舌诊有其独到的见解,书中曾云:“辨证以舌为主,而以脉症兼参之,此法要也。”由此可见其对舌诊之重视,更可看出其深得温病学之真传。《伤寒指掌》一书中记载舌苔80种,症状舌苔同论,从舌苔判断病势,重视观察舌形。其于舌之部位有独到见解,认为“满舌属胃,中心亦属胃,舌尖属心,舌根属肾,两傍属肝胆,四畔属脾。又,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6]。在舌之形色方面亦有独特论述:“白苔肺经,绛色心经,黄苔胃经,鲜红胆经,黑苔脾经,紫色肾经,焦紫起刺肝经,青滑肝经。”现代多位学者在研究分析舌诊过程中皆取此论为依据[7-8],经临床观察此论切实符合临床实际,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9]。
3.4 目诊:书中之察目法一篇,言简意赅,别开生面,每论目之一症多参脉、证,并附以治疗大法。其中赤色为火症;黄色为湿热内盛,欲发黄也;目眵多结为肝胆火盛;目睛微定,暂时转动为痰;眼胞上下黑为痰;目不识人,阳明实证可治,少阴虚证难治;目昏不知人、戴眼上视、瞪眼直视、眼胞陷下,皆属死症[10]。近代大家蒲辅周前辈在其医案和著作中亦有相似论断[11],由此可见其与临床实际联系之密切,为先辈经验之谈。
3.5 脉诊:吴氏虽详于舌诊而略于脉诊,但在多处论述中可以看出其在脉诊方面造诣颇深。其云:“六脉洪大有力,宜犀角、连翘等清透之。”又说:“六脉沉细,手足指冷此少阴虚火上冒,假热真寒也。六脉洪大,按之无力者亦是。”由此可以看出其脉诊重视虚实之辨,而虚实以沉取有力、无力辨别,沉取有力为实,沉取无力为虚,现代国医大师李士懋的脉诊要点与其颇为一致[12]。吴氏认为,“热病脉盛,中暑脉虚”“右关短滑,左脉和平者,伤食也”。这些论述皆一语中的,以精确的脉象差别明确鉴别诊断,可见其中功力。其对痰饮之脉象的论述尤为精彩,认为脉紧而不大者为痰邪致病,痰在上焦,则寸口脉沉滑,或沉浮;痰在中焦,则右关脉滑大。有气郁则沉而滑,夹食则短而滑。凡脉弦滑者,有痰饮,偏弦者主饮,沉弦者有悬饮内痛[13]。可见,其脉诊先以寸关尺分取上中下三焦,次分左右,以辨脏腑,再后脉象,以辨邪气,以浮沉定表里,最后有力与无力定虚实。
3.6 伤寒学贡献:吴氏明确伤寒为一切外感热病之总称,其中又分为正伤寒与类伤寒,其次又有温病与热病,并将这四种外感热症进行了明确鉴别,在“类伤寒辨”一篇分列常见的19个症状进行详细辨析。在“六经本病”篇中明确指出“六日传经”一说之谬误,认为《伤寒》断无日传一经之理,仲景既无明文,其说始于误解经义。先前对《伤寒论》进行疏注者以“六日为传经已尽,七日巨阳病衰”的解释传于后世,以致后人皆以日传一经为常例。认为三阳可以各自受邪,不是一定从太阳经传入。在“三阴总辨”一篇中一改前人于三阴经或寒或热之原因叙述模糊的弊病,将此处难点明确点破并进行深刻的辨析。吴氏指出三阴经之症或寒或热的根本原因为邪气传入过程不同。寒邪入太阳,郁而化热,传入阴经则为热症,尚未化热便传入少阴,则为寒症。又有邪气自太阳传入少阴,而太阳邪气未尽,则表现为先寒后热之症。这里病邪传变与否,传入何经,是否化热,都要视患者本身体质及正气强弱而定。若为风温之类温热性质的邪气,则不论传入何经,如何传入,都表现为热症。吴氏在其著作中别出心裁,将伤寒分为类证、本证、变症进行分述,又在其下分列《伤寒论》中所述诸症中的典型病症进行辨析,并于每症后附以方药及加减变化,更采用先以古法,再以新法,两法分立的形式行文,条理清晰,论述明确。论述每症糅以温病之法要,伤寒、温热两相对比。读之如在旁侍诊,先明主诉之症,次分寒热之邪,再辨所及之经、所涉脏腑,最后遣方、加减。一套完整的诊疗过程活灵活现地呈现。较之其他《伤寒》注解,免去了揣摩、整理作者深意的过程,更免去了其他《伤寒》注解理论过于空洞、难以联系实际的弊病。为后学提供了学习和研读《伤寒论》的思路与方法。
吴贞先生将毕生所学之精要呈现于《伤寒指掌》一书,其深得仲景深义,更深得温病学派之精髓。其学术思想兼容并包,立足伤寒,融合温病,言简意赅,条理清晰。正伤寒、类伤寒、温病、热病之辨析,可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更不避嫌疑,将伤寒学中诸多争议深刻剖析。吴氏与俞根初同一时代[14],正值伤寒、温病两大学派成熟之际,两人不约而同提出寒温融合之论,其取方有执、喻嘉言、柯琴、叶天士、薛生白等诸家之长,另辟蹊径,见解独到,创造性地将《伤寒论》分症而论。这对后世学者认识、学习仲景学说颇有启发,足见《伤寒指掌》不失为一部伤寒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